福师17秋《旅游学概论》在线作业12题目
福师《旅游学概论》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11道,总分:22分】
1.对应普劳格的个性心理模式,喜欢熟悉目的地旅游,活动项目较少的游客属于( )。 (满分:2)
A. 保守型 B. 中间型
C. 近保守型 D. 开放型
2.国内旅游研究最初阶段的切入点主要是( )。 (满分:2)
A. 经济视角
B. 文化视角
C. 心理学视角
D. 社会学视角
3.与今人相比,古人类休闲活动的突出特点是( )。 (满分:2)
A. 更贴近生产劳动
B. 只出于寻求体力刺激的目的
C. 只出于寻求精神享受的愿望
D. 追求精神享受和体力刺激的目的兼而有之
4.真正意义上的旅游消费等价于( )。 (满分:2)
A. 旅游者对核心旅游产品的消费
B. 旅游者对旅游用品的消费
C. 旅游者对旅游纪念物的消费
D. 旅游者对媒介产品的消费
5.旅游交往中,最高水平的交往是( )。 (满分:2)
A. 竞争
B. 隔离
C. 互助
D. 互动
6.旅游的目的是( )。 (满分:2)
A. 积累人际资本和知识资本
B. 追求愉悦
C. 受远方崇拜心理驱使
D. 寻求心理刺激
7.以下关于旅游的说法正确的是( )。 (满分:2)
A. 旅游是个人出自生存目的而移居异地的经历
B. 旅游可以出自一切非赚钱的目的
C. 旅游可以出自迁徙以外的任何目的
D. 旅游是个人以前往异地寻求愉悦为目的的短暂经历
8.狭义旅游业包括( )。 (满分:2)
A. 旅游观赏娱乐业
B. 旅行社业
C. 旅游购物品经营业
D. 餐饮住宿业
9.对现存环境系统进行描述适用的旅游环境评估方法是( )。 (满分:2)
A. 预测的方法
B. 辨识的方法
C. 估价的方法
D. 分析的方法
10.会引起较为严重的社会性问题的旅游交往是( )。 (满分:2)
A. 旅游者与旅游者间的交往
B. 旅游者与旅游企业间的交往
C. 旅游者与目的地居民间的交往
D. 以上三者均是
11.提出休闲旅行两种驱动力(追求漫游、追求阳光)的学者是( )。 (满分:2)
A. 格雷
B. 戴恩
C. 克罗姆顿
D. 艾泽欧-阿荷拉
二、多选题:【36道,总分:72分】
1.旅游饱和与超载对环境和设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满分:2)
A. 践踏后果
B. 对水体的影响
C. 噪声
D. 对设施的影响
2.不同社会状态下人生时间的结构性变化规律是( )。 (满分:2)
A. 生理时间不断延长
B. 劳动时间越来越短
C. 休闲时间越来越长
D. 社交时间越来越短
3.与其他经验相比,旅游体验的独特之处表现为( )。 (满分:2)
A. 旅游体验是一种综合体验
B. 旅游体验是一种单一体验
C. 旅游体验以超功利体验为主
D. 旅游体验以功利体验为主
4.旅游观赏的心理要素主要有( )。 (满分:2)
A. 感知
B. 联想
C. 理解
D. 情感
5.旅游观赏过程中审美体验要经历的三个主要阶段时( )。 (满分:2)
A. 准备阶段
B. 高潮阶段
C. 效应阶段
D. 评价阶段
6.旅游的基本属性包括( )。 (满分:2)
A. 生产属性
B. 消费属性
C. 社会属性
D. 休闲属性
7.影响旅游经济效应的因素有( )。 (满分:2)
A. 旅游目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
B. 旅游设施的性质及其吸引力
C. 外国(地)人对旅游设施的拥有程度
D. 对非本土劳动力的雇佣情况
8.影响旅游观赏效果的因素有( )。 (满分:2)
A. 观赏时机
B. 观赏位置
C. 观赏方式
D. 观赏对象
9.责任约束松弛的行为特征对应的具体表现是( )。 (满分:2)
A. 消费攀高
B. 文化干涉
C. 道德弱化
D. 物质摄取
10.测量某一地域的旅游流的特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满分:2)
A. 旅游流量
B. 旅游流向
C. 旅游流的持续时间
D. 旅游信息流
11.以下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的有( )。 (满分:2)
A. 冰川旅游资源
B. 社会风情
C. 园林类
D. 遗址类
E. 建筑与居落类
12.按照旅游效应的表现形式来划分,旅游效应可以分为( )。 (满分:2)
A. 即时效应
B. 滞后效应
C. 隐形效应
D. 显露效应
13.影响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的因素有( )。 (满分:2)
A. 需求因素
B. 供给因素
C. 效应因素
D. 环境因素
14.能够被旅游所利用的余暇包括( )。 (满分:2)
A. 每日余暇
B. 每周余暇
C. 公共假日
D. 带薪假期
15.个体旅游决策过程包括( )。 (满分:2)
A. 旅游需要识别
B. 旅游信息收集
C. 被选方案评估
D. 形成决策
16.要素论的旅游学研究对象,主要是指( )。 (满分:2)
A. 二要素
B. 三要素
C. 四要素
D. 六要素
17.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和旅游吸引物之间的关系可以描述为( )。 (满分:2)
A. 旅游吸引物是一个比较宽泛的范畴
B. 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没有根本的区别
C. 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D. 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有交叉关系
18.突破旅游容量的几种形式是( )。 (满分:2)
A. 饱和
B. 超载
C. 污染
D. 践踏
19.在讨论审美意识起源时,几个重要结论是( )。 (满分:2)
A. 自然审美先于社会审美
B. 社会审美先于自然审美
C. 艺术审美先于社会审美
D. 社会审美先于艺术审美
20.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宏观意义有( )。 (满分:2)
A. 改变人们对旅游资源可再生性的认识
B. 对于发展中国家加强宏观管理有意义
C. 引发技术、组织和观念上的变革
D. 对于改善企业管理的重要作用
21.在以下哪几个条件下,旅游业能快速发展( )。 (满分:2)
A. 资源禀赋丰富
B. 比较成本较高
C. 旅游需求旺盛
D. 旅游产品生命周期较长
22.影响旅游流运动的因素有( )。 (满分:2)
A. 空间距离
B. 国际关系
C. 旅游供给与旅游需求的关系
D. 旅游地经济条件
23.以下属于替代旅游主要目标的有( )。 (满分:2)
A. 提供可以取代大众旅游的剥削和破坏成分的变通旅游方式
B. 鼓励国内旅游的发展
C. 必须坚持一种对社区的文化和经济予以关注的发展态度
D. 支持人们在旅游政策方面为寻求自决所做出的努力
24.旅游学研究的具体方法包括( )。 (满分:2)
A. 田野工作
B. 模式研究
C. 科学试验
D. 统计分析
25.符合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几种旅游方式是( )。 (满分:2)
A. 绿色旅游
B. 生态旅游
C. 替代旅游
D. 负责任旅游
26.说中国的旅游现象是三位一体同时发展的,主要是指( )。 (满分:2)
A. 旅游教育
B. 旅游产业
C. 旅游供给
D. 旅游研究
27.旅游容量按照其规范性划分,可以分为( )。 (满分:2)
A. 生态容量
B. 心理容量
C. 期望容量
D. 极限容量
28.根据社会营销导向原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满分:2)
A. 良好的旅游资源一定具有开发价值
B.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经营的唯一决定性因素
C. 旅游资源不是旅游业经营的唯一因素
D. 应把旅游资源视为人类共有的稀缺资源
29.旅游观赏的特点是 ( )。 (满分:2)
A. 目的是获得愉悦
B. 形式是异地性观赏
C. 对象来源比较单一
D. 感官渠道主要是视听感官
30.下列属于旅游资源的有( )。 (满分:2)
A. 黄山
B. 大连圣亚海洋世界
C. 大连城市风貌
D. “民俗文化村”里的社会风情
31.瑞士学者史密德豪哲归纳的旅游动机包括( )。 (满分:2)
A. 弥补日常工作和生活环境带来的种种匮乏
B. 消除紧张,恢复身心健康
C. 自我回报,自我沉溺
D. 增长见闻,满足好奇心,实现自我价值
32.旅游资源的特征表现在( )。 (满分:2)
A. 可观赏性
B. 潜在性
C. 自在性
D. 不可移动性
33.下列属于旅游吸引物的有( )。 (满分:2)
A. 旅游者
B. 旅游标识物
C. 组合旅游产品
D. 旅游资源
34.保护性开发原则( )。 (满分:2)
A. 要求保护绝对化,尽量少开发旅游资源
B. 在开发的工程建设阶段适用
C. 在后期运行阶段适用
D. 开发以不破坏旅游资源的审美和愉悦价值为前提
35.描述旅游流运动规律的几个典型模型有( )。 (满分:2)
A. 马里奥特模型
B. 康贝尔模型
C. 沙罗特模型
D. 兰德格林模型
36.划分旅游效应的标准有很多,包括( )。 (满分:2)
A. 内容结构
B. 社会价值的性质
C. 表现形式
D. 时间特征
E. 作用来源
三、判断题:【3道,总分:6分】
1.旅游学是跨学科的学科性质。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旅游学要以研究旅游现象的基本矛盾为核心。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旅游产生的时间最迟也在自由时间出现的时候。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福师《旅游学概论》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11道,总分:22分】
1.真正意义上的旅游消费等价于( )。 (满分:2)
A. 旅游者对核心旅游产品的消费
B. 旅游者对旅游用品的消费
C. 旅游者对旅游纪念物的消费
D. 旅游者对媒介产品的消费
2.与今人相比,古人类休闲活动的突出特点是( )。 (满分:2)
A. 更贴近生产劳动
B. 只出于寻求体力刺激的目的
C. 只出于寻求精神享受的愿望
D. 追求精神享受和体力刺激的目的兼而有之
3.根据角色参与的程度划分,深恋的情侣属于( )。 (满分:2)
A. 漫不经心的参与
B. 情迷意乱的参与
C. 精神与外物合一的参与
D. 生物性参与
4.测定旅游容量最重要的一步在于( )。 (满分:2)
A. 同旅游地承受的旅游活动对应的适当的基本时间标准
B. 同旅游地承受的旅游活动对应的适当的基本空间标准
C. 同旅游地承受的旅游活动对应的适当的基本时空标准
D. 同旅游地承受的旅游活动对应的适当的基本数量标准
5.国内旅游研究最初阶段的切入点主要是( )。 (满分:2)
A. 经济视角
B. 文化视角
C. 心理学视角
D. 社会学视角
6.狭义旅游业包括( )。 (满分:2)
A. 旅游观赏娱乐业
B. 旅行社业
C. 旅游购物品经营业
D. 餐饮住宿业
7.在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的介绍期,旅游地旅游者的主要类型是( )。 (满分:2)
A. 保守型
B. 中间型
C. 近保守型
D. 开放型
8.以下属于资源依托型旅游产品的是( )。 (满分:2)
A. 大连圣亚海洋世界
B. 大连老虎滩公园
C. 尚未开发的黄山
D. 深圳锦绣中华民俗村
9.在根本上影响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的因素是( )。 (满分:2)
A. 需求因素
B. 供给因素
C. 效应因素
D. 环境因素
10.对应普劳格的个性心理模式,喜欢熟悉目的地旅游,活动项目较少的游客属于( )。 (满分:2)
A. 保守型
B. 中间型
C. 近保守型
D. 开放型
11.下列属于旅游产品核心利益构成的是( )。 (满分:2)
A. 交通
B. 价格
C. 旅游愉悦
D. 声誉
二、多选题:【36道,总分:72分】
1.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宏观意义有( )。 (满分:2)
A. 改变人们对旅游资源可再生性的认识
B. 对于发展中国家加强宏观管理有意义
C. 引发技术、组织和观念上的变革
D. 对于改善企业管理的重要作用
2.旅游流的形成有其内在和外在的原因( )。 (满分:2)
A. 旅游流是市场经济的产物
B. 旅游流受旅游需求的近似性所推动
C. 旅游流受旅游供给的区域集中性所拉动
D. 旅游流古来有之
3.以下富有弹性的旅游产品有( )。 (满分:2)
A. 出行之前的核心旅游产品
B. 出行之前的追加旅游产品
C. 出行之后的核心旅游产品
D. 出行之后的追加旅游产品
4.个体旅游决策过程包括( )。 (满分:2)
A. 旅游需要识别
B. 旅游信息收集
C. 被选方案评估
D. 形成决策
5.旅游观赏的特点是 ( )。 (满分:2)
A. 目的是获得愉悦
B. 形式是异地性观赏
C. 对象来源比较单一
D. 感官渠道主要是视听感官
6.划分旅游效应的标准有很多,包括( )。 (满分:2)
A. 内容结构
B. 社会价值的性质
C. 表现形式
D. 时间特征
E. 作用来源
7.个体旅游决策过程与群体旅游决策过程的主要差异是( )。 (满分:2)
A. 群体旅游决策涉及到群体动机的确认
B. 个体旅游决策是一个可以用流程图描述的过程
C. 个体旅游决策不受社会因素的影响
D. 群体旅游决策过程的结果具有明显的规范意义
8.保护性开发原则( )。 (满分:2)
A. 要求保护绝对化,尽量少开发旅游资源
B. 在开发的工程建设阶段适用
C. 在后期运行阶段适用
D. 开发以不破坏旅游资源的审美和愉悦价值为前提
9.瑞士学者史密德豪哲归纳的旅游动机包括( )。 (满分:2)
A. 弥补日常工作和生活环境带来的种种匮乏
B. 消除紧张,恢复身心健康
C. 自我回报,自我沉溺
D. 增长见闻,满足好奇心,实现自我价值
10.下列属于旅游产品展现利益构成的有( )。 (满分:2)
A. 交通
B. 价格
C. 旅游愉悦
D. 区位
11.旅游资源开发原则包括( )。 (满分:2)
A. 保护性开发原则
B. 市场导向原则
C. 社会营销导向原则
D. 总体规划原则
12.用于对旅游环境效应进行评估的物质平衡模型包含以下模块( )。 (满分:2)
A. 经济模块
B. 环境模块
C. 交界模块
D. 地区特征模块
13.旅游观赏对象中的美的存在形态有( )。 (满分:2)
A. 自然美
B. 社会美
C. 道德美
D. 艺术美
14.影响旅游流运动的因素有( )。 (满分:2)
A. 空间距离
B. 国际关系
C. 旅游供给与旅游需求的关系
D. 旅游地经济条件
15.国外旅游研究的特点可以概括为( )。 (满分:2)
A. 从单科独进到综合研究
B. 从跨学科研究到多学科研究
C. 重应用而轻理论研究
D. 集中于对发达国家旅游的研究
16.兰德格林的描述旅游流空间分层规律的模型勾勒了这样几个旅游目的地类型( )。 (满分:2)
A. 中心城市型
B. 周边小城市型
C. 周边乡村型
D. 自然环境型
17.主要的旅游容量测定方法有( )。 (满分:2)
A. 旅游资源容量测定
B. 旅游心理感知容量测定
C. 旅游生态容量测定
D. 旅游经济发展容量的测定
18.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和旅游吸引物之间的关系可以描述为( )。 (满分:2)
A. 旅游吸引物是一个比较宽泛的范畴
B. 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没有根本的区别
C. 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D. 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有交叉关系
19.用来衡量旅游乘数效应的几种乘数模型是( )。 (满分:2)
A. 产出乘数
B. 漏损乘数
C. 收入乘数
D. 就业乘数
20.影响旅游环境效应的因素包括( )。 (满分:2)
A. 生态系统的恢复能力
B. 景区的使用强度
C. 开发的动机
D. 景区的变化速度
21.测量某一地域的旅游流的特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满分:2)
A. 旅游流量
B. 旅游流向
C. 旅游流的持续时间
D. 旅游信息流
22.以下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的有( )。 (满分:2)
A. 冰川旅游资源
B. 社会风情
C. 园林类
D. 遗址类
E. 建筑与居落类
23.旅游审美愉悦的特点包括( )。 (满分:2)
A. 借助的主要是视听感官
B. 感官越灵敏效果就越强烈
C. 意志会暂时中断
D. 与动物具有类似的感觉过程
24.影响旅游经济效应的因素有( )。 (满分:2)
A. 旅游目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
B. 旅游设施的性质及其吸引力
C. 外国(地)人对旅游设施的拥有程度
D. 对非本土劳动力的雇佣情况
25.评价旅游经济效应的方法主要有( )。 (满分:2)
A. 盘存预算法
B. 投入产出法
C. 经济流量法
D. 费用效益分析法
26.国外对旅游动机的研究,著名的作者有( )。 (满分:2)
A. 麦金托什
B. 格雷
C. 弗洛伊德
D. 戴恩
27.下列属于旅游吸引物的有( )。 (满分:2)
A. 旅游者
B. 旅游标识物
C. 组合旅游产品
D. 旅游资源
28.旅游产品的特征表现在( )。 (满分:2)
A. 愉悦性
B. 不可转移性
C. 生产与消费不可分割性
D. 产品的价值不可储存性
29.旅游的基本属性包括( )。 (满分:2)
A. 生产属性
B. 消费属性
C. 社会属性
D. 休闲属性
30.广义旅游业包括( )。 (满分:2)
A. 旅游观赏娱乐业
B. 旅行社业
C. 旅游购物品经营业
D. 餐饮住宿业
31.按照旅游效应的表现形式来划分,旅游效应可以分为( )。 (满分:2)
A. 即时效应
B. 滞后效应
C. 隐形效应
D. 显露效应
32.麦金托什对旅游动机的划分是 (满分:2)
A. 身体健康
B. 文化
C. 人际
D. 地位与声望
33.旅游经济效应的表现( )。 (满分:2)
A. 改变地区的经济结构
B. 平衡国际收支
C. 解决就业人口
D. 吸引外国资本
34.影响旅游需求的因素包括( )。 (满分:2)
A. 竞争品的价格
B. 个人收入
C. 可任意支配收入
D. 替代品价格
E. 储蓄
35.下列属于旅游资源的有( )。 (满分:2)
A. 黄山
B. 大连圣亚海洋世界
C. 大连城市风貌
D. “民俗文化村”里的社会风情
36.马里奥特的两地间旅游流模型提出了连接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之间的三种不同路径( )。 (满分:2)
A. 进入路径
B. 返回路径
C. 拓展路径
D. 休闲路径
三、判断题:【3道,总分:6分】
1.没有旅游资源也照样可以发展旅游业。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旅游学要以研究旅游现象的基本矛盾为核心。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旅游产生的时间最迟也在自由时间出现的时候。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