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17秋《旅游资源学》在线作业12题目
福师《旅游资源学》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20道,总分:40分】
1.旅游资源从广义上讲是( ) (满分:2)
A. 待开发的资源 B. 具有吸引力的客体
C. 无限的系统 D. 以上均不对
2.“花中四雅”指的是( ) (满分:2)
A. 菊花、兰花、水仙、菖蒲
B. 兰花、菊花、水仙、牡丹
C. 水仙、菖蒲、桃花、梅花
D. 梅花、兰花、水仙、菊花
3.下列不属于佛教的基本教义中“四谛”的事( ) (满分:2)
A. 苦
B. 集
C. 灭
D. 缘
4.综合自然景观类旅游资源的特质明显,以下不属于该类型资源描述的是( ) (满分:2)
A. 资源类型的综合性
B. 高投资高回报率
C. 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D. 对游客的较强吸引力
5.世界十大名果中有“超级水果”之誉的是( ) (满分:2)
A. 西瓜
B. 中华猕猴桃
C. 荔枝
D. 葡萄
6.“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是哪个民族的民居写照( )。 (满分:2)
A. 白族
B. 傣族
C. 纳西族
D. 彝族
7.西岳华山最能体现的旅游属性是( ) (满分:2)
A. 险峻美
B. 幽静美
C. 奇特美
D. 雄伟美
8.国标《旅游区(点)质量划分等级和评定》划分旅游区为( )级。 (满分:2)
A. 四
B. 三
C. 五
D. 六
9.( )系因山崩、火山熔岩、泥石流等堵塞河道而形成。 (满分:2)
A. 侵蚀湖
B. 火口湖
C. 构造湖
D. 堰塞湖
10.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 ) (满分:2)
A. 四川卧龙
B. 黑龙江扎龙
C. 广东鼎湖山
D. 湖北神农架
11.海拔高度在5000——7000米的山地是( ) (满分:2)
A. 低山
B. 中山
C. 高山
D. 极地高山
12.道教宫观建筑不包括( ) (满分:2)
A. 神殿
B. 膳堂
C. 园林
D. 法堂
13.在五岳中,形态如飞的是( )。 (满分:2)
A. 衡山
B. 嵩山
C. 华山
D. 恒山
14.植物中的“岁寒三友”是指( ) (满分:2)
A. 松、竹、柏
B. 松、兰、菊
C. 梅、竹、松
D. 菊、柏、松
15.以下中草药植物属我国名贵药材的是( ) (满分:2)
A. 当归
B. 天麻
C. 三七
D. 枸杞
16.原始社会文化发现数量最多的是( ) (满分:2)
A. 石器
B. 陶器
C. 青铜器
D. 玉器
17.水温在45——60摄氏度的泉属于( ) (满分:2)
A. 冷泉
B. 温泉
C. 热泉
D. 沸泉
18.秦汉时形成的墓葬建制是( ) (满分:2)
A. 大封大树
B. 覆斗方上
C. 因山为陵
D. 宝城宝顶
19.园林构景手法很多,其中将园林划分为若干空间使之能获得园中有园、景中有景的构景手法称之为( ) (满分:2)
A. 借景
B. 夹景
C. 对景
D. 分景
20.以下汉族节日中吃月饼的节日( ) (满分:2)
A. 中秋节
B. 端午节
C. 元宵节
D. 重阳节
二、多选题:【15道,总分:30分】
1.旅游资源按资源特征和游客体验可以分为( ) (满分:2)
A. 客源导向型
B. 资源导向型
C. 混合型
D. 体验型
2.根据旅游区的开发利用的程度,可将旅游区划分为( ) (满分:2)
A. 自然景观旅游区
B. 人文景观旅游区
C. 深度开发旅游区
D. 轻度开发旅游区
3.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有( ) (满分:2)
A. 定性评价
B. 定量评价
C. 综合评价
D. 分类评价
4.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包括( ) (满分:2)
A. 地质景观旅游资源
B. 地貌景观旅游资源
C. 水域景观旅游资源
D. 生物景观旅游资源
5.旅游资源的“险”美是指( ) (满分:2)
A. 形态陡峭
B. 气势险峻
C. 坡度大
D. 山脊高而窄
6.自然界中的岩石按成因可分为( ) (满分:2)
A. 沙页岩
B. 岩浆岩
C. 变质岩
D. 沉积岩
7.下列山体与其名峰对应正确的是( ) (满分:2)
A. 华山的南峰
B. 九华山的天台峰
C. 黄山的莲花峰
D. 峨眉山的万佛顶
8.旅游承载力包括有( ) (满分:2)
A. 生态旅游承载力
B. 社会旅游承载力
C. 社会心理承载力
D. 经济旅游承载力
9.生物旅游资源具有的功能是( )。 (满分:2)
A. 构景
B. 成景
C. 隔景
D. 分景
10.下列属于堰塞瀑布的是( ) (满分:2)
A. 镜泊湖吊水楼瀑布
B. 黄河壶口瀑布
C. 金华并互动瀑布
D. 四川跌溪瀑布
11.世界三大宗教是( ) (满分:2)
A. 佛教
B. 基督教
C. 道教
D. 伊斯兰教
12.青海湖等旅游景区以电瓶车的往返穿梭,给游人游览的方便,从而明令禁止其他机动车的进入,其目的何在( ) (满分:2)
A. 防止交通阻塞
B. 利于景区的环境保护
C. 给游人更好的游览环境
D. 是崇尚文明旅游的发展趋势
13.有关地质地貌与旅游的关系表述错误的是有( ) (满分:2)
A. 地质地貌条件是自然景观存在的前提
B. 地质地貌可以单独构景
C. 通过地质地貌配景可以增加景区美感
D. 地质地貌是自然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14.旅游资源审美因素包括( ) (满分:2)
A. 情感
B. 知觉
C. 思维
D. 情绪
15.“三三六”评价法中所指的三大价值包括( ) (满分:2)
A. 历史文化价值
B. 艺术文化价值
C. 科学考察价值
D. 美术观赏价值
三、判断题:【15道,总分:30分】
1.早期道教的两大派别是天师道和太平道。(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岩浆上升到地壳一定位置停下来,冷凝后形成的岩石称为侵入岩 。(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中国古代雕塑强调“随石附型”、尊重自然、、崇尚自然的雕塑美学观念和原则,其中建于四川大足石刻就是我国历史上唐代雕塑艺术的代表。(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旅游资源价值评价是对旅游资源自身品质和丰优程度的评价。(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人们对气候舒适度的要求, 以舒适指数为主, 风效指数为辅。(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基部相连,呈簇状的石灰岩山峰被称为峰丛。(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用来形容由于垂直地带性所形成的景观特征。(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唐代以后形成了以大雄宝殿为中心的佛寺结构。(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其干流流经我国10个省区市。(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明清以后国内陆续建造了许多以文峰、文昌为名的塔,他们并无宗教意义。而作为山川名胜和园林景观的点缀,或用它来象征本地的人杰地灵。(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旅游资源最核心的功能是吸引功能。(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蜃景是指由于气温在垂直方向上剧烈变化,使空气密度的垂直分布产生显著变化,从而引起光线的折射现象,导致远处的地面景物出现在人们的眼前的一种奇异景观。(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的民间工艺品是瓷器。(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青海省饿青海湖和云南省的滇池都属于堰塞湖。(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风景河段的选择依据是水质和河岸景色。(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福师《旅游资源学》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20道,总分:40分】
1.象征着“高洁”的植物是( ) (满分:2)
A. 梅花
B. 桃李
C. 松柏
D. 竹
2.中国佛教石窟发展的鼎盛时期是( ) (满分:2)
A. 1——3世纪
B. 3——5世纪
C. 5——8世纪
D. 8——12世纪
3.水温在45——60摄氏度的泉属于( ) (满分:2)
A. 冷泉
B. 温泉
C. 热泉
D. 沸泉
4.秦汉时形成的墓葬建制是( ) (满分:2)
A. 大封大树
B. 覆斗方上
C. 因山为陵
D. 宝城宝顶
5.“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是哪个民族的民居写照( )。 (满分:2)
A. 白族
B. 傣族
C. 纳西族
D. 彝族
6.目前我国保存较完整的城墙不包括是( ) (满分:2)
A. 南京城
B. 郑州商城
C. 平遥城
D. 湖北江陵城
7.在五岳中,形态如飞的是( )。 (满分:2)
A. 衡山
B. 嵩山
C. 华山
D. 恒山
8.以下选项中不是中国“四大名镇”的是( ) (满分:2)
A. 开封朱仙镇
B. 湖北汉口镇
C. 江西景德镇
D. 山西运城镇
9.剥蚀作用中最常见最强烈的是( ) (满分:2)
A. 风蚀
B. 水蚀
C. 冰蚀
D. 海蚀
10.世界十大名果中有“超级水果”之誉的是( ) (满分:2)
A. 西瓜
B. 中华猕猴桃
C. 荔枝
D. 葡萄
11.旅游资源评价模型中评价因子的选择应具有的标准不包括( ) (满分:2)
A. 层次性
B. 代表性
C. 兼容性
D. 系统性
12.下列不属于佛教的基本教义中“四谛”的事( ) (满分:2)
A. 苦
B. 集
C. 灭
D. 缘
13.西岳华山最能体现的旅游属性是( ) (满分:2)
A. 险峻美
B. 幽静美
C. 奇特美
D. 雄伟美
14.下列选项中不是苏州四大名园( ) (满分:2)
A. 沧浪亭
B. 狮子林
C. 拙政园
D. 清晖园
15.园林构景手法很多,其中将园林划分为若干空间使之能获得园中有园、景中有景的构景手法称之为( ) (满分:2)
A. 借景
B. 夹景
C. 对景
D. 分景
16.国标《旅游区(点)质量划分等级和评定》划分旅游区为( )级。 (满分:2)
A. 四
B. 三
C. 五
D. 六
17.“花中四雅”指的是( ) (满分:2)
A. 菊花、兰花、水仙、菖蒲
B. 兰花、菊花、水仙、牡丹
C. 水仙、菖蒲、桃花、梅花
D. 梅花、兰花、水仙、菊花
18.海拔高度在5000——7000米的山地是( ) (满分:2)
A. 低山
B. 中山
C. 高山
D. 极地高山
19.以丹霞地貌为代表的地质公园为( )。 (满分:2)
A. 江西龙虎山
B. 江西庐山
C. 云南石林
D. 四川龙门山
20.相对于旅游资源,旅游项目的经济特征更具有( )。 (满分:2)
A. 潜在性
B. 现实性
C. 暂时性
D. 永久性
二、多选题:【15道,总分:30分】
1.下列属于堰塞瀑布的是( ) (满分:2)
A. 镜泊湖吊水楼瀑布
B. 黄河壶口瀑布
C. 金华并互动瀑布
D. 四川跌溪瀑布
2.旅游承载力包括有( ) (满分:2)
A. 生态旅游承载力
B. 社会旅游承载力
C. 社会心理承载力
D. 经济旅游承载力
3.旅游资源调查的主要原则有( ) (满分:2)
A. 双重身份原则
B. 真实可靠原则
C. 创造性原则
D. 筛选性原则
4.旅游资源的“险”美是指( ) (满分:2)
A. 形态陡峭
B. 气势险峻
C. 坡度大
D. 山脊高而窄
5.生物旅游资源具有的功能是( )。 (满分:2)
A. 构景
B. 成景
C. 隔景
D. 分景
6.佛教建筑主要包括( ) (满分:2)
A. 寺院
B. 佛塔
C. 石窟
D. 大雄宝殿
7.旅游资源按资源特征和游客体验可以分为( ) (满分:2)
A. 客源导向型
B. 资源导向型
C. 混合型
D. 体验型
8.按照功能划分,旅游资源的类型有( ) (满分:2)
A. 观光游览型
B. 参与型
C. 购物型
D. 保健休疗型
9.根据旅游区的开发利用的程度,可将旅游区划分为( ) (满分:2)
A. 自然景观旅游区
B. 人文景观旅游区
C. 深度开发旅游区
D. 轻度开发旅游区
10.可持续性旅游发展的实质是( )。 (满分:2)
A. 旅游与自然,人类生存环境协调
B. 旅游发展不能破坏这种平衡性
C. 以旅游促发展
D. 以发展促旅游
11.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有( ) (满分:2)
A. 定性评价
B. 定量评价
C. 综合评价
D. 分类评价
12.旅游开发从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应解决( )问题。 (满分:2)
A. 保护改善生态环境
B. 合理开发旅游资源
C. 保护文化的独特性
D. 实现经济的可持续性
13.以下属于民俗旅游文化的特征是( ) (满分:2)
A. 地域性
B. 时代性
C. 不可继承性
D. 传承性
14.旅游资源审美因素包括( ) (满分:2)
A. 情感
B. 知觉
C. 思维
D. 情绪
15.下列山体与其名峰对应正确的是( ) (满分:2)
A. 华山的南峰
B. 九华山的天台峰
C. 黄山的莲花峰
D. 峨眉山的万佛顶
三、判断题:【15道,总分:30分】
1.可园、梁园、余荫山房、宝墨园并称为岭南四大园林。(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侗族村寨的标志性建筑是鼓楼。(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中国七大古都是北京、西安、南京、洛阳、开封、杭州、咸阳。(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包括旅游资源的性质,结构,规模,组会和分布等。(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用来形容由于垂直地带性所形成的景观特征。(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旅游资源价值评价是对旅游资源自身品质和丰优程度的评价。(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唐代以后形成了以大雄宝殿为中心的佛寺结构。(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风景河段的选择依据是水质和河岸景色。(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基部相连,呈簇状的石灰岩山峰被称为峰丛。(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世界遗产是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旅游资源破坏因素主要包括自然衰败和建设性破坏。 (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的民间工艺品是瓷器。(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旅游资源调查基本内容是旅游资源区的环境条件和调查区旅游资源状况。(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人们对气候舒适度的要求, 以舒适指数为主, 风效指数为辅。(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蜃景是指由于气温在垂直方向上剧烈变化,使空气密度的垂直分布产生显著变化,从而引起光线的折射现象,导致远处的地面景物出现在人们的眼前的一种奇异景观。(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