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17秋《社会心理学》在线作业12题目
福师《社会心理学》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12道,总分:24分】
1.社交距离的近范围为( )英尺 (满分:2)
A. 1.5~2.5 . 12~15
C. 2.5~4 D. 4~7
2.( )指对于性意识发展成熟的人,异性有高于同性的特别行为促进作用。 (满分:2)
A. 社会干扰
B. 社会助长
C. 他人助长
D. 性别助长
3.社会心理学试图从人与人之间的( )(包括社会影响)来解释人的社会心理与行为。 (满分:2)
A. 社会关系
B. 相互作用
C. 群体效应
D. 社会和文化属性
4.由于社会压力而发生的个人行为与态度朝社会占优势的方向变化的过程,称作( )。 (满分:2)
A. 个人影响
B. 社会影响
C. 从众
D. 服从
5.( )指机体过度接受某种刺激之后出现的逃避反应。 (满分:2)
A. 禁果逆反
B. 自我价值保护逆反
C. 阈限逆反
D. 超限逆反
6.挫折-侵犯理论最初是由心理学家多拉德等人于( )年提出的。 (满分:2)
A. 1939
B. 1940
C. 1938
D. 1937
7.利他行为是指(? )。 (满分:2)
A. 一种对他人无私帮助行为.
B. 一种自觉自愿、有益于他人的行为.
C. 一种不期望任何形式报答的、有益于他人的行为.
D. 一种不期望任何形式报答的、自觉自愿的有益于他人的行为.
8.( )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满分:2)
A. 社会干扰
B. 社会惰化
C. 他人助长
D. 性别助长
9.平衡理论是( )于1946提出的。 (满分:2)
A. 海德
B. 海默
C. 霍夫兰
D. 卡茨
10.( )指人在最初遇到新的情境时,以自己旧有经验为基础,将情境中的人或事物进行归类所形成的对有关人或事物的概念。 (满分:2)
A. 感觉
B. 意识
C. 印象
D. 归因
11.( )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 (满分:2)
A. 社会干扰
B. 社会助长
C. 他人助长
D. 性别助长
12.人际交往的本质是( ) (满分:2)
A. 增值交换
B. 减值交换
C. 社会交换
D. 个人交换
二、多选题:【16道,总分:32分】
1.社会心理学方法论原则有: (满分:2)
A. 客观原则
B. 分析与综合原则
C. 宏观与微观相统一的原则
D. 伦理性原则
2.人际吸引的条件有( ) (满分:2)
A. 熟悉
B. 个人特征
C. 相似与互补
D. 爱情
3.人们的行为受制约于二个方面因素: (满分:2)
A. 性格
B. 态度
C. 外部情境压力
D. 行动
4.心理学家按照情感融合的相对程度,将人际关系分为( )。 (满分:2)
A. 亲密无间
B. 轻度卷入
C. 中度卷入
D. 深度卷入
5.影响侵犯的因素有( ) (满分:2)
A. 情绪唤起水平
B. 道德发展水平与自我控制
C. 社会角色与群体的影响
D. 大众媒介
6.人际关系从融洽的状态走向终结,通常要经历( )阶段: (满分:2)
A. 分歧
B. 收敛
C. 冷漠
D. 逃避
E. 终止
7.卡内基(1938)曾经总结出多种与别人成功相处的技巧,其中主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满分:2)
A. 避免争论
B. 尊重别人意见,避免直接指责
C. 如果自己错了,就很快坦率承认
D. 真诚地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理解别人
8.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满分:2)
A. 经验的情绪后果
B. 需要的满足
C. 知识
D. 家庭
E. 参照群体
F. 文化因素
9.社会心理学家卡茨(1960)提出态度的心理功能有哪几个方面? (满分:2)
A. 工具性、调整性和功利性功能
B. 自我防御功能
C. 价值表现功能
D. 认识功能
10.影响服从的因素有( ) (满分:2)
A. 他人的支持
B. 行为后果的反馈
C. 个性因素
D. 社会压力
11.不同的印象形成模式包括: (满分:2)
A. 加法模式
B. 平均模式
C. 加权平均模式
D. 中心品质
12.沟通能力自我提高的途径有( ) (满分:2)
A. 评价自己的沟通状况
B. 编制改善沟通的自我计划
C. 提高沟通的准确性
D. 评价他人的沟通状况
13.态度由( )三个成分构成。 (满分:2)
A. 认知
B. 情感
C. 行动
D. 性格
14.侵犯概念的三个要素是: (满分:2)
A. 伤害行为
B. 伤害意图
C. 社会评价
D. 伤害结果
15.沟通的类型包括( ) (满分:2)
A. 语词沟通和非语词沟通
B. 口语沟通与书面沟通
C. 有意沟通与无意沟通
D. 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E. 个人沟通与人际沟通
F. 群体沟通与大众沟通
16.态度的维度 (满分:2)
A. 指向
B. 强度
C. 深度
D. 向中度
E. 外显度
三、判断题:【22道,总分:44分】
1.“逆反心理”是个人心理抗拒反应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人适应外在环境的一种正常心理技能。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群体的凝聚力指群体对其成员的总吸引力水平。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社会角色关系等同于普遍情感联系性质的人际情感关系。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准确是沟通成功的前提。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基本人际关系取向有5种。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态度是个人指向一定对象,有一定观念基础的评价性持久反应倾向。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所谓群体极化,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态度改变是在一定的社会影响下,在既有的态度背景上形成新的态度的过程。其实质是个人的继续社会化。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人在一种行为上的理由不充分时,会有一种自动寻求补充理由,以维持自己的认知协调。这种心理反应被称为“理由不充分效应”。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对人的内在状态或依据外在行为表现推测行为原因的过程,称为归因,也叫归因过程。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合法权力指社会赋予了卷入社会角色关系的一方更多的影响力,从而使另一方认为自己有服从的义务。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对于高权威的传达者,发出的信息与个人原有态度差异较大时,引发的态度改变量最大。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沟通一般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沟通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联系的最主要的形式。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我们对别人的喜欢仅仅取决于别人喜欢我们的程度。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脑力激励法是由心理学家扎琼克1957提出。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6.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阿希发现,情境的模糊性较大,人们较难作出自信判断时,不容易从众。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7.维纳等人研究发现,外控者倾向于有高成就动机,而内控者倾向于低成就动机。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8.觉察者的情绪状况不会影响印象形成过程中的信息选择与解释。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9.认知不协调理论认为,各认知因素之间出现“非配合性”关系时,认知的主体就会产生认知不协调。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0.洛伦茨的习性学观点认为侵犯是一种本能,但侵犯不一定指向毁灭,而是具有生物保护意义的生的本能的体现。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1.社会交换论者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本质上是一个个人试图尽可能获得最大奖励,同时又尽可能少地付出代价的社会交换过程。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2.过度的从众倾向会使人很容易进入去个性化状态。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福师《社会心理学》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12道,总分:24分】
1.要从态度预测行为,有几个条件,其中一个条件是(? )。 (满分:2)
A. 社会环境
B. 个人的特征
C. 最突出的态度
D. 情感性
2.语义差异量表是由心理学家( )等人于1957年发展起来的。 (满分:2)
A. 维纳
B. 奥斯古德
C. 奥利多斯
D. 李凯特
3.社交距离的近范围为( )英尺 (满分:2)
A. 1.5~2.5
B. 12~15
C. 2.5~4
D. 4~7
4.( )泛指在提出一个较大要求之前,先提出一个小的要求,从而使别人对较大要求的态度发生改变,相应的接受性也增大的现象。 (满分:2)
A. 低球技术
B. 留面子效应
C. 登门槛效应
D. 螺旋效应
5.( )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 (满分:2)
A. 社会干扰
B. 社会助长
C. 他人助长
D. 性别助长
6.( )指每一被试在各种实验条件下的机会是完全均等的。 (满分:2)
A. 随机分配
B. 分组分配
C. 条件分配
D. 随时分配
7.人际交往的本质是( ) (满分:2)
A. 增值交换
B. 减值交换
C. 社会交换
D. 个人交换
8.平衡理论是( )于1946提出的。 (满分:2)
A. 海德
B. 海默
C. 霍夫兰
D. 卡茨
9.( )称为印象管理,是指一个人以一定方式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也就是人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使别人所形成的有关自己的印象符合自己期望的过程。 (满分:2)
A. 印象控制
B. 归因控制
C. 感觉控制
D. 意识控制
10.由于社会压力而发生的个人行为与态度朝社会占优势的方向变化的过程,称作( )。 (满分:2)
A. 个人影响
B. 社会影响
C. 从众
D. 服从
11.( )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满分:2)
A. 社会干扰
B. 社会惰化
C. 他人助长
D. 性别助长
12.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与詹尼斯于( )年提出态度改变情境模型 (满分:2)
A. 1960
B. 1958
C. 1961
D. 1959
二、多选题:【16道,总分:32分】
1.认知不协调通常在四种情况下出现 (满分:2)
A. 逻辑的违背
B. 文化价值的冲突
C. 观念层次的冲突
D. 新旧经验的矛盾
2.琼斯等人1982年总结了人们主要的特殊自我表现策略,包括( )等五种。 (满分:2)
A. 逢迎
B. 恫吓
C. 自我抬高
D. 显示
E. 恳求
3.态度的维度 (满分:2)
A. 指向
B. 强度
C. 深度
D. 向中度
E. 外显度
4.侵犯的社会学观点认为( ) (满分:2)
A. 侵犯可以通过强化培养
B. 侵犯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而获得
C. 去学习与再学习过程可以减少侵权
D. 侵犯是不可改变的
5.人的心理交往需要是通过三条途径形成起来的,他们分别是( )。 (满分:2)
A. 印刻
B. 本能需要
C. 条件作用
D. 社会作用
6.沟通的意义有: (满分:2)
A. 沟通是社会概念形成的途径
B. 沟通提供人身心发展必须的信息
C. 人凭借沟通交换信息并建立与维持相互联系
D. 沟通是自我概念形成的途径
7.根据外显行为是否从众,及行为与内在的自我判断是否一致,可以将从众行为分为( )三类。 (满分:2)
A. 真从众
B. 权宜从众
C. 不从众
D. 假从众
8.社会心理学研究类型有(? )。 (满分:2)
A. 现象描述性研究
B. 相关研究
C. 比较研究
D. 验证性研究
9.卡内基(1938)曾经总结出多种与别人成功相处的技巧,其中主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满分:2)
A. 避免争论
B. 尊重别人意见,避免直接指责
C. 如果自己错了,就很快坦率承认
D. 真诚地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理解别人
10.爱情有哪些因素构成? (满分:2)
A. 依恋
B. 关怀
C. 奉献
D. 亲密
11.人们通常运用的自我防卫策略主要有: (满分:2)
A. 笼统拒绝
B. 贬损来源
C. 歪曲信息
D. 论点辩驳
E. 合理化作用及其它防御方式
12.身体语言的特点包括( ) (满分:2)
A. 广泛性
B. 连续性
C. 不受环境的限制
D. 跨文化沟通
E. 简约性
13.个人特征包括( ) (满分:2)
A. 才能
B. 外貌吸引力
C. 个性品质
D. 口才
14.影响侵犯的因素有( ) (满分:2)
A. 情绪唤起水平
B. 道德发展水平与自我控制
C. 社会角色与群体的影响
D. 大众媒介
15.有效沟通的特点是(? )。 (满分:2)
A. 沟通的发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 沟通信息必须内容与关系相统一
C. 沟通并不需要及时
D. 沟通是一个过程?
16.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满分:2)
A. 经验的情绪后果
B. 需要的满足
C. 知识
D. 家庭
E. 参照群体
F. 文化因素
三、判断题:【22道,总分:44分】
1.社会心理学可界定为:是研究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中人的文化属性及其心理根据的科学。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我们对别人的喜欢仅仅取决于别人喜欢我们的程度。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人们的自我概念是相对不稳定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群体的凝聚力指群体对其成员的总吸引力水平。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沟通一般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沟通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联系的最主要的形式。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外控者相信自己可以发挥作用,所以其态度与行为方式是积极。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维纳等人研究发现,外控者倾向于有高成就动机,而内控者倾向于低成就动机。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自我价值定向理论的基本命题是:行为与性格选择决定于有关行为和态度对于个人的价值。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认知不协调理论认为,各认知因素之间出现“非配合性”关系时,认知的主体就会产生认知不协调。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信息的重复可以增加人们的好感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人的自我空间只允许已经在心理上建立起了安全感、情感上已经接纳的人来分享。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社会增加对侵犯行为惩罚的强度,不能实现侵犯行为的外部控制。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基本人际关系取向有5种。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准确是沟通成功的前提。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沟通过程的要素包括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接受人四部分。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6.觉察者的情绪状况不会影响印象形成过程中的信息选择与解释。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7.社会心理学的目标是科学地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人的社会行为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8.沟通中空间位置的不同不会影响沟通的效果。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9.社会交换论者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本质上是一个个人试图尽可能获得最大奖励,同时又尽可能少地付出代价的社会交换过程。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0.态度改变是在一定的社会影响下,在既有的态度背景上形成新的态度的过程。其实质是个人的继续社会化。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1.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人们自我暴露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2.过度的从众倾向会使人很容易进入去个性化状态。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