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木老师 发表于 2017-10-14 11:49:59

福师17秋《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12题目

福师《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15道,总分:30分】
1.以下四种学习中,(    )是其它三种学习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          (满分:2)
    A. 学会认知    B. 学会做事
    C. 学会共同生活    D. 学会生存
2.(    )提出“教育即生活”。          (满分:2)
    A. 罗素
    B. 陶行知
    C. 杜威
    D. 加涅
3.教师的(    )是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内在动力。          (满分:2)
    A. 教育思想观念
    B. 专业才能
    C. 专业精神
    D. 专业人格
4.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    )。          (满分:2)
    A. 教师
    B. 督促
    C. 问题
    D. 感知
5.课程结构的(    )是针对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而提出的。          (满分:2)
    A. 综合性
    B. 选择性
    C. 理性
    D. 均衡性
6.课程实施中最具有核心意义的变革是(    )。          (满分:2)
    A. 课程内容调整
    B. 课程结构调整
    C. 学习方式转变
    D. 培养目标转变
7.按教学的进程,教学反思可分为(    )个阶段。          (满分:2)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8.学习内容以问题的形式间接呈现的学习方式属于(    )。          (满分:2)
    A. 接受学习
    B. 启发学习
    C. 探究学习
    D. 发现学习
9.学习内容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的学习方式属于(    )。          (满分:2)
    A. 接受学习
    B. 启发学习
    C. 探究学习
    D. 发现学习
10.课程结构的(    )是针对地方、学校与学生的差异而提出的。          (满分:2)
    A. 综合性
    B. 选择性
    C. 理性
    D. 均衡性
11.新课改理念下小学阶段课程以(    )为主。          (满分:2)
    A. 综合课程
    B. 分科课程
    C.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D. 综合实践活动
12.(    )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          (满分:2)
    A. 课程结构的综合性
    B. 课程结构的选择性
    C. 课程结构的理性
    D. 课程结构的均衡性
13.学校文化建设的着力点是(    )。          (满分:2)
    A. 学校功能重建
    B. 学校精神文化重建
    C. 学校制度文化重建
    D. 学校物质文化重建
14.(    )以书本(教师)为中心,强调理解的外在性。          (满分:2)
    A. 创新性学习
    B. 继承性学习
    C. 机械学习
    D. 有意义学习
15.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    )。          (满分:2)
    A. 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B. 知识的传授者
    C. 课堂的管理者
    D. 纪律的保障者
二、多选题:【19道,总分:38分】

1.教育目的的特性包括(    )。          (满分:2)
    A. 终极性
    B. 永恒性
    C. 本体性
    D. 超越性
    E. 未来性
2.创新性学习的基本要素包括(    )。          (满分:2)
    A. 质问
    B. 怀疑
    C. 批评
    D. 求异
    E. 超越
3.新课改的基本特征是(    )。          (满分:2)
    A. 理念是全新的
    B. 遵循传统思路
    C. 重在局部改革
    D. 内容上是整体的
4.行为目标的三个组成部分包括(    )。          (满分:2)
    A. 学生外显出来的行为表现
    B. 能观察到行为表现的条件
    C. 行为表现的程度
    D. 行为表现的公认准则
5.国际21世纪教育质量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重要报告指出,教育应围绕(    )的基本学习加以安排。          (满分:2)
    A. 学会认知
    B. 学会做事
    C. 学会共同生活
    D. 学会生存
6.活课的基本要素有(    )。          (满分:2)
    A. 兴趣
    B. 智慧
    C. 体验
    D. 感受
    E. 欣赏
7.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体现在(    )。          (满分:2)
    A. 校本课程的开发
    B. 加强学科的综合性
    C. 设置综合课程
    D. 增设综合实践活动
8.“以校为本”的体现有(    )。          (满分:2)
    A. 校本研究
    B. 校本培训
    C. 校本课程
    D. 校本管理
9.科学本位突出表现在(    )。          (满分:2)
    A. 重视科学的学术性基础,忽视学生的生活基础
    B. 教学提出大量的假问题,学生缺乏发现真问题的能力
    C. 建构一个虚拟的应用世界,遮蔽了一幅真正的生活图景
    D. 强调面向学生的未来职业生活,却忽视学生现时的日常生活
    E. 突出科学在社会生产中的经济价值,而漠视个人生活中的科学常识
10.当代教育评价发展的主要趋势有(    )。          (满分:2)
    A. 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
    B. 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
    C. 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结合
    D. 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
    E. 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
11.教学的生活性要求(    )。          (满分:2)
    A. 关照和利用学生已有的个人观念和生活经验
    B. 突出科学在社会生产中的经济价值
    C. 联系学生当下的活动世界
    D. 提升学生的生活品质
12.隐性课程的特点是(    )的。          (满分:2)
    A. 非正式
    B. 正式
    C. 非官方
    D. 官方
13.骨干教师的素养包括哪几个向度(    )。          (满分:2)
    A. 哲学向度
    B. 心理向度
    C. 文化向度
    D. 政治向度
    E. 教育向度
14.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突出表现为(    )。          (满分:2)
    A. 关注每一位学生
    B. 关注人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C. 重认知、轻情感
    D. 重教书、轻育人
15.以下属于传统教学观点的是(    )。          (满分:2)
    A. 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
    B. 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
    C. 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
    D. 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
16.教育案例的基本要素为(    )。          (满分:2)
    A. 背景
    B. 主题
    C. 细节
    D. 结果
    E. 评析
17.自主学习的特点是(    )。          (满分:2)
    A. 能动性
    B. 客体性
    C. 独立性
    D. 依赖性
    E. 主体性
18.现时代的教师必须具备的精神包括(    )。          (满分:2)
    A. 敬业精神
    B. 人文精神
    C. 科学精神
    D. 探索精神
19.以下属于新的课程观和教学观的有(    )。          (满分:2)
    A. 教师与学生外在于课程
    B. 课程不仅是预设的,而且是生成的
    C. 教学不只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课程的过程,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D. 教师与学生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判断题:【16道,总分:32分】

1.教学是课程执行、传递和接受的过程,这一表述属于新的课程观和教学观。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课程结构的选择性要求学校课程要以充分的灵活性适应于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以显著的特色性适应于学校的办学宗旨和方向,以选择性适应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他主学习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主导方式,而只能是一种辅助方式。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校本管理的重点在于考评改革。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任何评价都建基于客观描述之上,是应然而非实然。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学习方式较之于学习方法是更为上位的东西,学习方式相对稳定,学习方法相对灵活。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学校教育与社区生活正走向终身教育要求的“一体化”。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在考评中,全面的未必就是公正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教学等同于发展。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在发现学习中采用接受学习的形式。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新课程培养目标的全面性就是要面面俱到。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所谓校本培训,是为了满足学校和教师的发展目标和需求,由学校发起和组织,主要在学校中进行的一种教师在职培训的形式。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显性课程必然伴随着隐形课程。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教学可能妨碍和阻滞发展,成为摧残、贬抑、泯灭学生发展的力量。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过程仅仅具有手段性的价值,不含目的性的价值。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6.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促进学生发展更具有战略性的意义。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福师《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15道,总分:30分】

1.(    )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满分:2)
    A. 教育研究
    B. 教学实践
    C. 教学引导
    D. 教学反思
2.校本培训的基本模式是(    )。          (满分:2)
    A. 行动研究
    B. 制度化建设
    C. 实习
    D. 案例分析
3.课程改革的根本(依托)在于(    )。          (满分:2)
    A. 课程体系重建
    B. 学校文化重建
    C. 教育目标重建
    D. 课程观转变
4.课程实施中最具有核心意义的变革是(    )。          (满分:2)
    A. 课程内容调整
    B. 课程结构调整
    C. 学习方式转变
    D. 培养目标转变
5.新课改理念下高中课程以(    )为主。          (满分:2)
    A. 综合课程
    B. 分科课程
    C.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D. 综合实践活动
6.按教学的进程,教学反思可分为(    )个阶段。          (满分:2)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7.新旧知识建立“人为性”和“字面性”的联系是(    )          (满分:2)
    A. 机械学习
    B. 接受学习
    C. 发现学习
    D. 有意义学习
8.新课改理念下小学阶段课程以(    )为主。          (满分:2)
    A. 综合课程
    B. 分科课程
    C.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D. 综合实践活动
9.每门课程要以(    )为本位。          (满分:2)
    A. 知识传授
    B. 发展
    C. 技能提升
    D. 价值观培养
10.(    )以书本(教师)为中心,强调理解的外在性。          (满分:2)
    A. 创新性学习
    B. 继承性学习
    C. 机械学习
    D. 有意义学习
11.教师的(    )是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内在动力。          (满分:2)
    A. 教育思想观念
    B. 专业才能
    C. 专业精神
    D. 专业人格
12.以下四项中,(    )是其它三项的前提和保障。          (满分:2)
    A. 校本管理
    B. 校本研究
    C. 校本课程
    D. 校本培训
13.以下比喻恰当的是(    )。          (满分:2)
    A. 母乳是直接经验
    B. 母乳是间接经验
    C. 纸币是直接经验
    D. 储备金是间接经验
14.学习内容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的学习方式属于(    )。          (满分:2)
    A. 接受学习
    B. 启发学习
    C. 探究学习
    D. 发现学习
15.(    )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          (满分:2)
    A. 课程结构的综合性
    B. 课程结构的选择性
    C. 课程结构的理性
    D. 课程结构的均衡性
二、多选题:【19道,总分:38分】

1.本次课程改革面临的时代背景的基本特征包括(    )。          (满分:2)
    A. 经济全球化
    B. 信息时代
    C. 可持续发展、终身发展
    D. 综合国力竞争日趋剧烈
    E. 知识经济
2.行为目标的三个组成部分包括(    )。          (满分:2)
    A. 学生外显出来的行为表现
    B. 能观察到行为表现的条件
    C. 行为表现的程度
    D. 行为表现的公认准则
3.合作学习的要素包括(    )。          (满分:2)
    A. 积极互赖
    B. 个体责任
    C. 面对面的积极互动
    D. 社交技能
    E. 小组加工
4.新课程内容的特点有(    )。          (满分:2)
    A. 基础性
    B. 时代性
    C. 实用性
    D. 综合性
5.创新性学习的基本要素包括(    )。          (满分:2)
    A. 质问
    B. 怀疑
    C. 批评
    D. 求异
    E. 超越
6.新课改理念下课程评价的主要功能强调的是(    )。          (满分:2)
    A. 甄别与选拔
    B. 促进学生发展
    C. 教师提高
    D. 改进教学实践
7.以下属于传统教学观点的是(    )。          (满分:2)
    A. 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
    B. 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
    C. 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
    D. 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
8.生命和人性都具有(    )。          (满分:2)
    A. 预设性
    B. 可预测性
    C. 非预设性
    D. 不可预测性
9.新课程要求教师的角色应该是(    )。          (满分:2)
    A. 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B. 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C. 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D. 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10.科学本位突出表现在(    )。          (满分:2)
    A. 重视科学的学术性基础,忽视学生的生活基础
    B. 教学提出大量的假问题,学生缺乏发现真问题的能力
    C. 建构一个虚拟的应用世界,遮蔽了一幅真正的生活图景
    D. 强调面向学生的未来职业生活,却忽视学生现时的日常生活
    E. 突出科学在社会生产中的经济价值,而漠视个人生活中的科学常识
11.以下属于新的课程观和教学观的有(    )。          (满分:2)
    A. 教师与学生外在于课程
    B. 课程不仅是预设的,而且是生成的
    C. 教学不只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课程的过程,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D. 教师与学生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12.自主学习的特点是(    )。          (满分:2)
    A. 能动性
    B. 客体性
    C. 独立性
    D. 依赖性
    E. 主体性
13.操作性学习的特征有(    )。          (满分:2)
    A. 重文字符号
    B. 强调身体性参与
    C. 强调直接经验的作用
    D. 轻实际内容
14.他主学习的特点是(    )。          (满分:2)
    A. 能动性
    B. 客体性
    C. 受动性
    D. 依赖性
    E. 主体性
15.隐形课程具有(    )性质。          (满分:2)
    A. 公开性
    B. 潜在性
    C. 隐蔽性
    D. 明显性
16.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的实质是(    )。          (满分:2)
    A. 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的关系
    B. 学校与家长的关系
    C.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D. 学校领导与教师的关系
17.关注人意味着(    )。          (满分:2)
    A. 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喜怒哀乐、身心健康
    B. 关注人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C. 注人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D. 关注教学和学习
18.我国教学研究的新走向包括(    )。          (满分:2)
    A. 从经验总结到反思性教学
    B. 从实验研究到行动研究
    C. 走向问题解决
    D. 走向叙事研究
    E. 重建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19.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突出表现为(    )。          (满分:2)
    A. 关注每一位学生
    B. 关注人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C. 重认知、轻情感
    D. 重教书、轻育人
三、判断题:【16道,总分:32分】

1.新课改中课程结构的调整仍然难以满足学校课程类型多样化、具体科目比重均衡化的要求。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知识学习过程应成为道德提升和人格养成的过程。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微乎其微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学生考分等效于教学效果。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他主学习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主导方式,而只能是一种辅助方式。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离开了间接经验,人的直接经验会变得非常狭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科学的实质就是量化。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课程结构的选择性要求学校课程要以充分的灵活性适应于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以显著的特色性适应于学校的办学宗旨和方向,以选择性适应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初中阶段设置分科和综合相结合的课程,由地方和学校自主选择,增加选修课程,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这一选修科目。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是尽可能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开发的理念是知识本位。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文化本身也是一种课程、一种教育。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教学等同于发展。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显性课程必然伴随着隐形课程。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任何评价都建基于客观描述之上,是应然而非实然。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在既有的课程框架内是很难在教学上有根本突破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6.传统教学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师17秋《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12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