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 发表于 2017-10-16 12:54:49

福师17秋《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在线作业一二

福师17秋《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20道,总分:40分】

1.从1958年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中可得出的教训是          (满分:2)
    A. 经济建设要全面发展
    B. 社会主义必须实行按劳分配
    C.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D. 经济指导方针要符合客观规律
2.1987年党的“十三大”通过了(    )的报告,概述了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九年间取得的历史成就。          (满分:2)
    A. 《论十大关系》
    B. 《要反对保守主义,也要反对急躁情绪》
    C.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D. 《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3..建国后初期,为人民政权的巩固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奠定经济基础的最重要的措施是          (满分:2)
    A. 优先发展重工业
    B. 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C. 实行工商业的公私合营
    D. 没收官僚资本
4.“六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继续贯彻执行(    )的方针,进一步解决过去遗留来下来的阻碍经济发展的各种问题。          (满分:2)
    A.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B. 调整、改革、整顿、提高
    C. 多快好省
    D. 优先发展重工业
5.我党历史上最大冤案的受害者是          (满分:2)
    A. 罗瑞卿
    B. 刘少奇
    C. 彭德怀
    D. 邓小平
6.下列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满分:2)
    A. 1949年新政协的召开标志着民主革命的结束
    B. 一届人大召开后,政协成为统一战线的组织
    C. 政治协商会议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D.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民主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
7.1957年,整风运动转入反右派斗争的原因是          (满分:2)
    A. 知识分子和民主党派提出批评意见
    B. 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向党猖狂进攻
    C. 答案对当时阶级斗争形势估计过于严重
    D. 帝国主义掀起世界性反华浪潮
8.建国初期,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中心任务是          (满分:2)
    A. 继续追歼国民党残余
    B. 进行大规模的土地改革
    C. 为争取国家的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而奋斗
    D. 进行三反五反运动
9.《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在理论上的重大贡献是,突破了把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点,确认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    )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          (满分:2)
    A. 公有制
    B. 私有制
    C. 公私共有
    D. 集体所有
10.1982年新宪法的指导思想是(    ),并贯穿于宪法草案的全部条款中。          (满分:2)
    A. 坚持阶级斗争
    B. 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C. 坚持社会主义
    D.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1.1958年《红旗》杂志转引毛泽东的话:“我们的方向,应该有秩序地把工、农、商、学、兵组成一个大公社,从而构成我国社会的基本单位。”这反映出当时:          (满分:2)
    A. .答案忽视客观规律,经济建设急于求成
    B. 党和国家加快改造步伐,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C. .党和政府急于求成,片面强调生产关系的公有化程度
    D. 为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而急需改革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12.我国国民经济在1959年至1961年发生严重困难,国家和人民遭受重大损失,其主要原因是          (满分:2)
    A. 由于“大跃进”和“反右倾”的错误造成的严重后果
    B. 当时的自然灾害
    C. 苏联背信弃义地撕毁了合同
    D. 肃反扩大化
13.1979年4月,国务院批准广东、(    )两省在对外经济活动方面,实行特殊政策,并批准这两省建设特区。          (满分:2)
    A. 广西
    B. 海南
    C. 浙江
    D. 福建
14.“文革”延续十年之久的主要原因是          (满分:2)
    A. “走资派”层出不穷
    B. “二月逆流”的影响
    C. 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
    D. 后期出现“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
15.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矛盾存在的时间是          (满分:2)
    A. 1919~1949年
    B. 1949~1956年
    C. 1953~1956年
    D. 1953~1978年
16.1949年6月,毛泽东发表(    )这篇重要文章,指出:历史的经验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满分:2)
    A. 《将革命进行到底》
    B. 《论持久战》
    C. 《论人民民主专政》
    D. 《井冈山的斗争》
17.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这是指:          (满分:2)
    A. 资本家由剥削者到劳动者的过渡
    B. .初级国家资本主义到高级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
    C. 企业公私合营到全行业公私合营的过渡
    D. 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过渡
18.我国从1953年开始实行的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满分:2)
    A. .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
    B. 个体手工业者互助合作
    C. .对民族资产阶级的剥削加以限制
    D. 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19.1979年,邓小平在理论务虚会上作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讲话,他旗帜鲜明地指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    )。          (满分:2)
    A. 根本前提
    B. 基本条件
    C. 根本保证
    D. 基本原则
20.过渡时期是指          (满分:2)
    A. 从建国到三大运动胜利
    B. 从建国到国民经济恢复
    C. 从建国到三大改造完成
    D. 从经济恢复到三大改造完成
二、多选题:【15道,总分:30分】

1.中共八大肯定了我国经济发展要实行(    )的方针。          (满分:2)
    A. 既反保守
    B. 又反冒进
    C. 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D. 多快好省
2.《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定》肯定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步确定的,适合我国情况的把我国建设成为(    )社会主义国家的正确道路。          (满分:2)
    A. 无产阶级的
    B. 现代化的
    C. 高度民主的
    D. 高度文明的
3.1983年,中共十二届二中全会,一致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规定整党的任务是(    )。          (满分:2)
    A. 统一思想
    B. 整顿作风
    C. 加强纪律
    D. 纯洁组织
4.(    )和(    )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满分:2)
    A. 社会主义改造
    B. “大跃进”
    C. “三反”“五反”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    )。          (满分:2)
    A.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 互不侵犯
    C. 互不干涉内政
    D. 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6.1961年中共八届九中全会确定的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是(    )          (满分:2)
    A. 调整
    B. 改革
    C. 巩固
    D. 充实
    E. 提高
7.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确定(    )的方针,对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应该遵循的原则和方向,提出了基本构想。          (满分:2)
    A. 调整
    B. 改革
    C. 整顿
    D. 提高
8.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经验是采取(    )的政策,用和平赎买的方法,进行和平改造。          (满分:2)
    A. 没收
    B. 利用
    C. 限制
    D. 改造
9.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    )          (满分:2)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 以改革经济体制为中心
    D. 坚持改革开放
    E. 坚持反对和平演变
10.1987年党的“十三大”通过了的报告中,进一步提出了(    )的基本方针,为我国今后一个时期的建设和改革规划了基本蓝图。          (满分:2)
    A. 经济建设
    B. 经济体制改革
    C. 政治体制改革
    D. 党的建设
11.建国后的头三年,新民主主义的主要任务是(    )。          (满分:2)
    A. 继续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
    B. 迅速恢复国民经济
    C. 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新民主主义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
    D. 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创造条件
12.建国初期惩处的两个大贪污犯是(    )。          (满分:2)
    A. 刘青山
    B. 张子善
    C. 高岗
    D. 饶漱石
13.1959年,中共中央于在庐山召开的八届八中全会通过的《关于以彭德怀同志为首的反党集团的错误的决议》认定(    )组成了“反党集团”。          (满分:2)
    A. 彭德怀
    B. 黄克诚
    C. 张闻天
    D. 周小舟
14.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成功的经验是:遵循(    )的原则。          (满分:2)
    A. 自愿互利
    B. 典型示范
    C. 国家补偿
    D. 国家帮助
15.1957年开始的整风运动中发出的《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要求运动达到(    )的目的。          (满分:2)
    A. 杀一儆百
    B. 惩前毖后
    C. 治病救人
    D. 清楚异己
三、判断题:【15道,总分:30分】

1.1987年,我国对外开放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对外开放格局。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党的“十四大”的一个新的贡献是,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1982年9月,邓小平在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在关于香港前途问题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一国两制”的概念。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1949年10月1日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是以工人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参加的人民民主专政。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1971年10月第28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了恢复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正式建立,但我国的社会主义仍然处在它的初级阶段。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我国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一五”时期形成的经济体制,是以市场体制为中心的集中统一的经济体制。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我国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必须实行对外开放。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1959年7月,中共中央庐山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八中全会的议题是反右倾问题,所以对彭德怀进行了批判。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发展农村商品生产,搞活农村经济的重大措施,包括建立各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恢复和扩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经营自主权等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党的“十四大”的一个新的贡献是,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定》指出,毛泽东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1981年和1982年,国务院分别批准湖北沙市和江苏常州进行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福师《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20道,总分:40分】

1.著名的支援西藏的好干部是          (满分:2)
    A. 焦裕禄
    B. 孔繁森
    C. 李顺达
    D. 徐虎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    ),这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满分:2)
    A. 无产阶级专政
    B. 两个基本点
    C. 四项基本原则
    D. 阶级斗争
3.中共“八大”确定了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其直接原因是:          (满分:2)
    A. 破除了对斯大林模式和苏联经验的迷信
    B. 中央领导人的调查研究
    C. 中国经济建设中的经验和教训
    D. 《论十大关系》的理论指导
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其根本点是          (满分:2)
    A. 确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B. 果断地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C. 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D. 决定纠正重大冤假错案
5.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          (满分:2)
    A. 毛泽东思想
    B. 邓小平理论
    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 和谐社会
6.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一五”计划的起至时间是:          (满分:2)
    A. 1949-1953年
    B. 1950-1954年
    C. 1953-1957年
    D. 1951-1956年
7.建国初期我国的战略方针是          (满分:2)
    A. 不要四面出击
    B. 消灭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
    C. 消灭一切敢于来犯之敌
    D. 进行土地革命
8.在我党历史上组成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          (满分:2)
    A. 革命统一战线
    B. 抗日民族统一路线
    C.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D. 爱国统一战线
9.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做法从根本上表明:          (满分:2)
    A. 市场经济一定要取代计划经济
    B. 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不能并存
    C. 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
    D. 市场经济体制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
10.1956年到1966年,我国经济建设呈现的趋势是          (满分:2)
    A. 经济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B. .初期和中期较好
    C. .初期和后期较好,中期有问题
    D. 初期有问题,后期逐渐纠正
11.1979年4月,国务院批准广东、(    )两省在对外经济活动方面,实行特殊政策,并批准这两省建设特区。          (满分:2)
    A. 广西
    B. 海南
    C. 浙江
    D. 福建
12.中共十五大提出了          (满分:2)
    A.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B.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C.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
    D.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3.中共十六大提出了          (满分:2)
    A.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B.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C.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
    D.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14.中共八大确定的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针是          (满分:2)
    A. 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B.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
    C.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D. 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
15.1980年通过的《国务院关于老干部离职休养的暂行规定》,在推进国家领导体制改革和废除干部领导职务实际存在的(    )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满分:2)
    A. 终身制
    B. 选举制
    C. 继承制
    D. 选任制
16.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满分:2)
    A.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B.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
    B.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
    C. .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D. 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
17.20世纪50年代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主要有:          (满分:2)
    A. 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 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C. 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中日友好条约》签订
18.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是          (满分:2)
    A. 土地国有
    B. 集体农庄
    C. 合作组
    D. 农业合作化
19.1961年,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的方针是          (满分:2)
    A.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B. 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
    C. 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D. 力争上游、多快好省
20.过渡时期是指          (满分:2)
    A. 从建国到三大运动胜利
    B. 从建国到国民经济恢复
    C. 从建国到三大改造完成
    D. 从经济恢复到三大改造完成
二、多选题:【15道,总分:30分】

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          (满分:2)
    A.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 消灭剥削
    C. 消除两极分化
    D.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    )和(    )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满分:2)
    A. 社会主义改造
    B. “大跃进”
    C. “三反”“五反”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3.1959年,中共中央于在庐山召开的八届八中全会通过的《关于以彭德怀同志为首的反党集团的错误的决议》认定(    )组成了“反党集团”。          (满分:2)
    A. 彭德怀
    B. 黄克诚
    C. 张闻天
    D. 周小舟
4.建国初期惩处的两个大贪污犯是(    )。          (满分:2)
    A. 刘青山
    B. 张子善
    C. 高岗
    D. 饶漱石
5.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确定(    )的方针,对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应该遵循的原则和方向,提出了基本构想。          (满分:2)
    A. 调整
    B. 改革
    C. 整顿
    D. 提高
6.1951年开展的“三反”包括:(    )。          (满分:2)
    A. 反宗派主义
    B. 反贪污
    C. 反浪费
    D. 反官僚主义
7.《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定》肯定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步确定的,适合我国情况的把我国建设成为(    )社会主义国家的正确道路。          (满分:2)
    A. 无产阶级的
    B. 现代化的
    C. 高度民主的
    D. 高度文明的
8.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    )。          (满分:2)
    A.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 互不侵犯
    C. 互不干涉内政
    D. 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9.建国后的头三年,新民主主义的主要任务是(    )。          (满分:2)
    A. 继续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
    B. 迅速恢复国民经济
    C. 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新民主主义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
    D. 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创造条件
10.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前三个率先与中央人民政府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是(    )。          (满分:2)
    A. 苏联
    B. 保加利亚
    C. 罗马尼亚
    D.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11.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    );第二,(    )。          (满分:2)
    A. 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B. 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C. 我国已经完成社会主义社会
    D. 我国即将进入共产主义社会
12.中共八大肯定了我国经济发展要实行(    )的方针。          (满分:2)
    A. 既反保守
    B. 又反冒进
    C. 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D. 多快好省
13.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    )          (满分:2)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 以改革经济体制为中心
    D. 坚持改革开放
    E. 坚持反对和平演变
14.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成功的经验是:遵循(    )的原则。          (满分:2)
    A. 自愿互利
    B. 典型示范
    C. 国家补偿
    D. 国家帮助
15.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    )。          (满分:2)
    A. 社会主义道路
    B. 无产阶级专政
    C. 共产党的领导
    D.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三、判断题:【15道,总分:30分】

1.1967年2月14日和16日中南海怀仁堂召开的碰头会上,叶剑英等人围绕着“文化大革命”要不要党的领导、老干部应不应该都打倒、要不要保持军队的稳定等重大原则问题 ,对林彪 、江青、康生、陈伯达一伙诬陷迫害老干部、乱党、乱军的罪恶活动,进行了大义凛然、针锋相对的斗争 ,这就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二月抗争”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我国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基本方面是独立自主与艰苦奋斗。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从1982年10月开始,先后进行22次谈判,两国政府代表团就香港问题全部达成协议。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1965年冬和1966年春,在毛泽东支持下相继开展的对《海瑞罢官》和《四月提纲》的批判,实际上揭开了"文化大革命"的序幕。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就是采取没收的办法,变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这是在中国条件下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必由之路。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一五”时期形成的经济体制,是以市场体制为中心的集中统一的经济体制。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发展农村商品生产,搞活农村经济的重大措施,包括建立各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恢复和扩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经营自主权等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处于初级阶段的基本论断。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实践证明,中共“九大”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在党的历史上没有 任何积极意义。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1949年3月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在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途径的 规划。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就是:“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是一条完全成功的路线。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1949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召开。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改革开放和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时期中,邓小平作出了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两大历史性贡献,一个是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另一个是创立和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制订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师17秋《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在线作业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