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17秋《中国政治制度史》在线作业一二
福师17秋《中国政治制度史》在线作业一一、判断题:【50道,总分:100分】
1.隋代在前代基础上更新厘定中央官制,确立以三省六部为核心的中央行政管理体制。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明代改御史台为都察院,负责纠劾百官,整肃纲纪。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抗日民主政权的基本力量是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主力是工人和农民。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先后出现过奴隶主阶级专政、 封建地主阶级专政、人民民主专政等三种国体形式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尊号是皇帝在世时接受群臣给予的颂扬之号。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迫于政治形势,有时也不得不以所谓“有功于社稷”,已经拥有重大军政实力的皇子为继承人。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御史这一官职,从考古资料来看,可以追溯到商代。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宋代,县的主要长官是知县。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在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是法家思想。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监察制度的主要对象是官吏勋贵。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1937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召开了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汉代,纠弹公卿违失之事,由御史大夫负责,由御史中丞、侍御史、丞相司直和司隶校尉监理。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不是我国现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雏形。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中国仅存在过君主专制和民主共和这两种主要政体形式。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1901年,清政府宣布废除八股文,改以《四书》、《五经》及改论中国历史、政治和西方政治及学术的文章作为取士的标准,这就促使新式学堂迅速发展。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6.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对象是中国历代的国体和政体。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7.明代在省一级设有总督、巡抚,是法定的封疆大吏。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8.西周早期是以“太史寮”和“卿事寮”执管政务全局,称为“两左”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9.在西周,虽然农奴被束缚在土地上,但是有人身自由。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0.宰相辅政制,在清代,实行内阁与军机处双轨辅政制。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1.为加强对学堂的管理,1905年12月中央建立了教育部,作为全国教育行政管理机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2.隋唐时代,监察机关的司法监察权主要体现在御史台对大理寺、刑部的司法活动实行监督。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3.在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是儒家思想。儒家政治理论的核心是“礼治”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4.单一制国家也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中央集权型与地方分权型。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5.西周宗法制度,它既是家族制度,又是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6.南京临时政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专政,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采用总统制。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7.中国赋税制度起源很早,秦统一后,实行“黔首自实田”,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8.清政府于1898年在北京建立了京师大学堂。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9.在春秋战国时期,以铁器和牛耕为代表的农业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0.秦朝地方行政机构,设立郡、县二级。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1.古代国家的主要财政收入是赋税、 徭役、和土贡等。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2.在近代以前,人们没有政治学的知识,对政治制度的研究主要不是在官僚制度的研究上。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3.中国古代御史的主要职责之一是“掌律令”,即制定法律和监督法律的实施。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4.年号是人死后按其生平事迹褒贬给予的称号。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5.汉朝时期,察举制的建立,对于否定世袭制,打破汉初军功地主一统天下的局面有积极作用。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6.清朝开始建立行省,简称为省,是我国省制的开端,当时在全国设立了11个行省。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7.袁世凯的帝制活动得到德国、英国、日本等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于1913年12月12日,宣布实行帝制。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8.秦时期,监察机关弹劾范围十分广泛,上至丞相重臣、王公贵戚,下至一般官吏,都在其纠举的范围之内。但到汉朝时,已经改变。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9.唐代中央司法机关是大理寺、刑部和御史台。刑部为中央专门审判机关,负责审理中央百官犯罪及京师徒刑以上案件。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0.政体研究的主要是国家性质。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1.夏代职官有“六卿”,分别为司空(主土木工程)、士正(主司法)、虞(主山泽)、秩宗(主祭祀)、纳言(主承上宣下)等。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2.苏维埃政权是共产党领导下的政权,在各级苏维埃组织中,都设有共产党团组织。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3.商鞅变法规定,领主贵族的世袭特权被取消。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4.年号是历代帝王纪元所立的名号。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5.清政府于1901年4月成立政务处,是一个总办改革政治的特设机关。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6.1861年,英法联军进攻北京,逼迫清政府签定《北京条约》。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7.皇帝要设立日常的行政事务机构,如三国的九卿,隋唐的六部九寺五监, 明清的部院寺监等中央行政和事务机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8.乾隆帝又实行“摊丁入亩”的地丁合一征赋方法,将丁赋摊入田亩,进而废除延续了两千余年的人头税,成为我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最后形态。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9.民国时期,国家制度则包括立法、行政、司法、监察、考试、政党、选举、军事、财政等制度。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0.辅政制度,一般是指“位列百官之长”的“相”或称“宰相”、“丞相”之职。在君主专制的朝代,辅政体制基本上是贵族辅政制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福师《中国政治制度史》在线作业二
一、判断题:【50道,总分:100分】
1.与夏朝不同,由于有殷墟甲骨文的发现,使我们对商朝社会有较为明确的认识。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汉景帝分全国为十三部(州)监察区,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秦以后,郡县或州县两级制; 有州、郡、县或路、府(州)、 县、府(州)县三级制;有省、路、府(州)县或省、道、府(州)、县(州)四级制。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元代的省设有丞相、平章、左右丞、参知政事等为正副长官。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在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是儒家思想。儒家政治理论的核心是“礼治”。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三公是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谥号是人死后按其生平事迹褒贬给予的称号。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在政治组织形式上采取参议会制度。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1861年,英法联军进攻北京,逼迫清政府签定《北京条约》。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隋唐时代,监察机构的主要职能仍为弹纠百僚。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一条鞭法其主要内容是:以县为单位,将所有田赋、劳役、贡纳、杂差等一律折合成银两,分摊在本县田额之中。在法定意义上废除力役,所雇之役,均有所征款之内支付。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从中国国家诞生以来到1949年,中国国体经历了两大发展阶段,即奴隶制国体阶段与封建制国体阶段。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苏维埃政权的性质是工农民主专政,组织形式是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东汉末年,曹操推行计亩而税,计户而征的赋税制度。魏晋南北朝基本上沿循此制。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1901年,清政府宣布废除八股文,改以《四书》、《五经》及改论中国历史、政治和西方政治及学术的文章作为取士的标准,这就促使新式学堂迅速发展。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6.西周时,太史之下有太史、太祝、太卜,号称“三左”;卿事寮之下有司士、司马、司空,号称“三右”。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7.隋代给事中职掌陪侍皇帝左右、判门下省事。政府诸司的奏抄,均由给事中读审,驳正违失;皇帝的制敕可以实行者,也由给事中署而颁之。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8.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下属机构有同文馆、海关总税务司署,还管辖南、北洋通大臣,选派出国公使等。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9.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不是一个资本阶级的政权。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0.清政府的海军官制分为北洋舰队和南洋舰队。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1.单一制国家也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中央集权型与地方分权型。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2.1902年,清政府设立了商部,主管农、工、商等事务,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将商业纳入国家的“正业”。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3.照“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传统原则和本民族的风俗习惯来择立皇位继承人。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4.庙号是皇帝死后受到后世祭祀的庙宇称号。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5.“三司推事”是明代的一个首创,御史台通过“三司推事”,将刑部的一部分司法权和大理寺的一部分审判权给分割过来。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6.汉武帝时,中央官吏分为中朝(内朝)官与外朝官。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7.战国时期,文武分职明显,文官有相,武官有将,将相之下各有分职。武官有国尉(中央武官)、都尉(地方武官)、廷尉(刑罚)、司马(军事和军事行政)等。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8.秦汉御史大夫为最高监察长官,有权对百官实行监察,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9.单一制类型国家的特点是国家整体与部分之间的额关系主要表现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中央政府行使国家权力。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0.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先后出现过 封建地主阶级专政、地主买办阶级专政、人民民主专政等四种国体形式;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1.在君主专制的朝代,辅政体制基本上是贵族辅政制。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2.所谓三公,是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太尉,协助皇帝总领全国军事;御史大夫,掌监察并帮助丞相处理政务。三公分别领导九卿,名义上是宰相之职,他们总隶于皇帝。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3.九品官人法制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选拨与任用制度的综合。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4.中国赋税制度起源很早,秦统一后,实行“黔首自实田”,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5.相同的国体可以有不同的政体,相同的政体也可以有不同的国体。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6.所谓分封制度,就是周天子分别授予自己的子弟、亲属、功臣或古代先王圣贤的后裔等一定范围的土地和人民,去建立统治的据点,以拱卫周王室,即所谓“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7.中国古代长期以法家思想作为设官分治的指导原则。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8.至宋朝时,已经基本上形成了以监察军、政、法等方面为主而旁及国家其他事务的,有明确分工和权限规定的,从中央到地方的单线垂直型的监察体系。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9.商代的国家机构有 “内外服” 之分,在商王直接统治区域以外的地方诸侯、伯、甸等地方官吏称为“外服”。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0.陵寝号是对每一皇帝死后坟墓的专用称呼。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1.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度。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2.御史这一官职,从考古资料来看,可以追溯到商代。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3.总理衙门是清朝末期中央管理对外事务的机关,仅次于军机处的最重要部门。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4.“三司推事”是唐代的一个首创,御史台通过“三司推事”,将刑部的一部分司法权和大理寺的一部分审判权给分割过来。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5.两税法是唐代根据张居正的建议, 于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在全国推行。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6.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撤销中书省,废除丞相制度,六部一度成为直接对皇帝负责的最高行政机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7.晚清时期随着洋务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败,出现了大量的“军功”地主。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8.郡县制度起源于春秋战国, 至秦统一中国而最后完成。 秦朝地方行政机构,设立郡、县二级。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9.政体研究的主要是国家性质。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0.在政体上,中国仅存在过君主专制和民主共和这两种主要政体形式。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