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大17秋学期《公共危机管理》在线作业12资料
吉大17秋学期《公共危机管理》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15道,总分:60分】
1.定期进行信息沟通,提供与危机有关的研究报告,提出为处置的建议和意见等的公共危机预警系统是( )。 (满分:4)
A. 监测系统 B. 组织系统
C. 决策系统 D. 咨询系统
2.建立危机预警机制时,要考虑政府治理能力、民众心里承受能力和大众传播媒介等诸多因素。这是指( )。 (满分:4)
A. 以人为本原则
B. 常抓不懈原则
C. 分级预警原则
D. 讲究方法原则
3.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是( )。 (满分:4)
A. 科技兴安
B. 条块结合,属地为主
C.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D. 应急响应
4.严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和指挥是( )。 (满分:4)
A. 国务院
B.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C. 市(地)级人民政府
D. 县级地方人民政府
5.( )是危机管理的核心环节之一。 (满分:4)
A. 应急预案的制定和管理
B. 突发事件的处理
C. 突发事件的运行
D. 突发事件的善后
6.免于因无力履行约定义务而被监禁的权利属于( )。 (满分:4)
A. 非克减原则
B. 非歧视原则
C. 比例原则
D. 克减原则
7.信息发布形式主要包括授权发布、散发新闻稿、组织报道、接受记者采访、以及( )等。 (满分:4)
A. 布告
B. 广告
C. 举行新闻发布会
D. 电视报道
8.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建设关键是做好( )。 (满分:4)
A. 领导体制
B. 组织体制
C. 一案三制
D. 信息体制
9.根据《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的规定,重大动物疫情在( )内报至农业部。 (满分:4)
A. 8小时
B. 12小时
C. 24小时
D. 4小时
10.考虑政府治理能力、民众心里承受能力和大众传播媒介等诸多因素属于( )危机预警机制的原则。 (满分:4)
A. 以人为本原则
B. 常抓不懈原则
C. 分级预警原则
D. 讲究方法原则
11.应急法律中规定不得克减的人权最低标准。这是体现了公共危机管理法制的( )特点。 (满分:4)
A. 边缘性
B. 临时性
C. 行政紧急性
D. 保障性
12.根据事故报告的规定,对于特大和特别重大事故,省级政府和国务院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须在事故发生后( )之内上报至国务院。 (满分:4)
A. 4小时
B. 6小时
C. 8小时
D. 12小时
13.在危机状态下,由于时间紧迫,不可能有很多时间去搜集大量信息,只能依据不充分的信息作决策,这指的是( )。 (满分:4)
A. 事态的严峻性
B. 时间的紧迫性
C. 信息的不充分性
D. 资源的有限性
14.按照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特大事故一次死亡( )。 (满分:4)
A. 1-2人
B. 3-9人
C. 10-29人
D. 30人以上
15.突发公共卫生应急系统要实现指挥一体化、信息网络化、执行程序化、( )的建设目标。 (满分:4)
A. 决策智能化
B. 检查经常化
C. 处理及时化
D. 责任明确化
二、多选题:【5道,总分:20分】
1.强化公共危机管理的监督与审计主要是指( )。 (满分:4)
A. 加强内部控制
B. 第三方评估
C. 公众与舆论监督
D. 财政预算管理
2.人畜共患病的预防控制措施主要有( )。 (满分:4)
A. 控制传染源
B. 切断传播途径
C. 降低病死率
D. 正确舆论引导
3.公共危机管理的组织体系包括( )。 (满分:4)
A. 领导与决策组织体系
B. 专业救助组织体系
C. 专家咨询组织体系
D. 辅助与支持体系
4.建立突发事件新闻发布机制的意义( )。 (满分:4)
A. 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必然要求
B. 是维护社会稳定,妥善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必然要求
C. 是建立良好国际形象的必然要求
D. 是全球化时代信息传播的必然要求
5.一套完善系统的公共危机管理法律体系应当包括( )。 (满分:4)
A. 宪法中的紧急状态制度条款
B. 突发事件与紧急状态基本法
C. 一般法律法规
D. 国际条约中的突发事件与紧急状态条款
三、判断题:【5道,总分:20分】
1.对生产安全事故要坚持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的原则。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处理应当利用主流媒体做好正面宣传报导,减少和消除不实谣言和传闻的负面影响。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3.建立危机预警机制时,只能设立专门的信息收集节点和网络,这样才能提高信息收集的可靠性,保证信息的全面性和准确度。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4.分类制度是国家危机管理体系建设的首要基础。(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5.迅速从紧急情况转到正常情况的能力是危机管理的核心内容。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吉大17秋学期《公共危机管理》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15道,总分:60分】
1.金融风险预警系统通过( )来实现对风险的识别与评估。 (满分:4)
A. 预警指标体系
B. 政府监管
C. 金融机构内部控制
D. 行业自律
2.根据事故报告的规定,对于特大和特别重大事故,省级政府和国务院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须在事故发生后( )之内上报至国务院。 (满分:4)
A. 4小时
B. 6小时
C. 8小时
D. 12小时
3.经济安全危机中的主要内容包括金融风险、财政风险和( )。 (满分:4)
A. 流动性风险
B. 资金风险
C. 房地产风险
D. 经济战略资源危机
4.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的基础是( )。 (满分:4)
A. 现场调查
B. 开展重大危险源普查
C. 事故等级和类型的划分
D. 应急响应机制
5.《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这是国家层面的总体应急预案,总体预案共分( )。 (满分:4)
A. 5章
B. 6章
C. 8章
D. 10章
6.在紧急状态下对人权的克减的程度以紧急情势所严格需要者为限。这一原则一般被称为( )。 (满分:4)
A. 比例原则
B. 非克减原则
C. 非歧视原则
D. 克减原则
7.在非常规状态下,即便没有针对某种特殊情况的具体法律规定,行政机关也可进行紧急处置,以防止公共利益和公民权利受到更大损失。这是指( )。 (满分:4)
A. 权力优先性
B. 紧急处置性
C. 程序特殊性
D. 社会配合性
8.发生火灾时,如果有人提一桶水来救火,大家就会冷静下来,跟着去提水救火;相反,如果有人第一个逃走,大家同样会效仿,争先恐后地逃跑。这个行为就成为( )。 (满分:4)
A. 紧急规范
B. 模范作用
C. 带头作用
D. 群体作用
9.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建设关键是做好( )。 (满分:4)
A. 领导体制
B. 组织体制
C. 一案三制
D. 信息体制
10.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是( )。 (满分:4)
A. 科技兴安
B. 条块结合,属地为主
C.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D. 应急响应
11.免于因无力履行约定义务而被监禁的权利属于( )。 (满分:4)
A. 非克减原则
B. 非歧视原则
C. 比例原则
D. 克减原则
12.根据《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的规定,重大动物疫情在( )内报至农业部。 (满分:4)
A. 8小时
B. 12小时
C. 24小时
D. 4小时
13.下列事件中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有( )。 (满分:4)
A. 高速列车碰撞
B. 南方雪灾
C. 煤矿瓦斯爆炸
D. 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引发的健康问题
14.按照“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由组织( )负责制定,按照有关规定重大活动应急预案,报公安机关批准后实施,并报当地人民政府备案。 (满分:4)
A. 投资单位
B. 协办单位
C. 主办单位
D. 承办单位
15.应急法律中规定不得克减的人权最低标准。这是体现了公共危机管理法制的( )特点。 (满分:4)
A. 边缘性
B. 临时性
C. 行政紧急性
D. 保障性
二、多选题:【5道,总分:20分】
1.建立突发事件新闻发布机制的意义( )。 (满分:4)
A. 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必然要求
B. 是维护社会稳定,妥善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必然要求
C. 是建立良好国际形象的必然要求
D. 是全球化时代信息传播的必然要求
2.公共危机管理的组织体系包括( )。 (满分:4)
A. 领导与决策组织体系
B. 专业救助组织体系
C. 专家咨询组织体系
D. 辅助与支持体系
3.人畜共患病的预防控制措施主要有( )。 (满分:4)
A. 控制传染源
B. 切断传播途径
C. 降低病死率
D. 正确舆论引导
4.政府应急处理的次级职能有( )。 (满分:4)
A. 决策
B. 指挥与协调
C. 危机监测
D. 应急预测
5.应急处置包括( )。 (满分:4)
A. 信息报告
B. 先期处置
C. 应急响应
D. 应急总结
三、判断题:【5道,总分:20分】
1.突发公共事件是否最终演化为公共危机,其关键的影响因素之一是领导者的决策和管理能力。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对生产安全事故要坚持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的原则。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3.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处理应当利用主流媒体做好正面宣传报导,减少和消除不实谣言和传闻的负面影响。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4.迅速从紧急情况转到正常情况的能力是危机管理的核心内容。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5.建立危机预警机制时,只能设立专门的信息收集节点和网络,这样才能提高信息收集的可靠性,保证信息的全面性和准确度。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