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答案 发表于 2017-10-19 20:35:04

吉大17秋学期《刑法总论》在线作业12

吉大17秋学期《刑法总论》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10道,总分:40分】
1.我国《刑法》关于预备犯、中止犯、未遂犯的处罚规定都体现了(    )原则。          (满分:4)
    A. 罪刑相当    B. 罪刑法定
    C. 罪责自负    D. 主客观相统一
2.甲蓄谋杀害乙。有一天,甲看见乙熬药就偷偷在药中投毒,但乙熬药给牛治病,牛吃药后中毒而死。甲的行为属于(    )。          (满分:4)
    A. 犯罪既遂负刑事责任
    B. 犯罪未遂负刑事责任
    C. 犯罪预备负刑事责任
    D. 意外事件不负刑事责任
3.甲某认为乡公安员乙某办事不公,致其“坐班房”丢脸,因而怀恨在心。某日酒后,妻子责骂甲某是“班房坯”。甲某被激怒,转身操起一把长约1.2米的钢叉,声称要把乙某和其女儿刺死。他携带钢叉去乡里寻找乙某未果,便沿路来到供销社门市部顺手拿走一瓶乐果农药夹在腋下,来到乙某女儿的工作单位,声称:交出乙某的女儿,与其他人无关!该单位的职工说乙某的女儿不在。他不相信,到车间里寻找也未找到,被工厂保安控制住。甲某的行为:(    )          (满分:4)
    A. 故意杀人罪(未遂)
    B. 故意杀人罪(预备)
    C. 故意杀人罪(中止)
    D. 不构成犯罪
4.我国《刑法》第8条规定,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它体现了空间效力原则中的(    )。          (满分:4)
    A. 属地原则
    B. 属人原则
    C. 保护原则
    D. 折衷原则
5.关于减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满分:4)
    A. 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其有期徒刑的刑期,自行为人被羁押之日起计算
    B. 被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主刑减刑的,其缓刑考验期相应缩短
    C. 被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主刑减刑的,其缓刑考验期不受影响
    D. 减刑只适用于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管制不存在减刑
6.下列哪一项违背了罪刑法定原则(    )。          (满分:4)
    A. 禁止习惯法的适用
    B. 禁止类推制度
    C. 重法有溯及既往的效力
    D. 法律的规定必须明确、具体
7.对被判无期徒刑的罪犯,(    )。          (满分:4)
    A. 不能直接适用假释
    B. 只能间接运用假释
    C. 改为有期徒刑后才能适用假释
    D. 符合假释条件的,可以直接适用假释
8.下列属于我国刑法学中犯罪的基本特征的是(    )。          (满分:4)
    A. 罪过性
    B. 刑事违法性
    C. 历史变化性
    D. 阶级性
9.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下列情形属于没收财产刑范围的是:(    )          (满分:4)
    A. 王某买卖伪劣商品,案发后查获的用于生产伪劣商品的进口机器
    B. 邓某犯诈骗罪,案发后被冻结在银行的合法收入10000元
    C. 郭某走私、贩卖、运输无忧答案网,案发后查获的3公斤吗啡
    D. 张某拦路抢劫,将被害人打昏后所得的3万元人民币
10.章某是美国公民,一日我国一艘货船途径美国,章某向船上射击,将日本公民A射死。对章某的行为,我国的刑法(    )管辖权;汪某从日本向我国境内寄炸弹,但在日本就被警方破获。对王某的行为,我国刑法(    )管辖权;杨某与境外黑社会组织3A党勾结,想制造冰毒,杨某负责从我国某省提供制造冰毒的原材料,运送至国外,由3A党制成成品,在境外销售。对杨某的行为,我国刑法(    )管辖权;国际大毒枭老K(哥伦比亚国籍)来我国旅游,老K以前从未在我国进行过任何犯罪活动,但现国际刑警接受哥伦比亚的请求在全球范围内对其发出了通缉令,我国对其(    )管辖权。          (满分:4)
    A. 有,有,有,有
    B. 没有,没有,没有,没有
    C. 有,没有,有,没有
    D. 没有,有,没有,有
二、多选题:【5道,总分:20分】

1.关于刑罚的种类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满分:4)
    A. 管制是限制自由刑,通常适用于较轻的犯罪,是最轻的一种主刑
    B. 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一种刑罚方法
    C. 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必将在监狱中度过终生
    D. 死缓是一种重要的刑罚方法
2.下列哪几种情况的假释犯,应依法撤销假释(    )。          (满分:4)
    A. 假释期内又犯新罪的
    B. 不按规定向监督机关报告自己活动情况的
    C. 擅自迁往外地居住的
    D. 发现还有其他罪行没判决的
3.单位犯罪,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    )判处刑罚。          (满分:4)
    A. 主管人员
    B. 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C. 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D. 责任人员
4.吴某因憎恨自己所在单位的局长将自己开除,意欲夜晚潜入单位将其杀死,后来在情急之中误将局长的秘书当做局长杀死,吴某的行为属于:(    )          (满分:4)
    A. 故意杀人(未遂)与过失杀人数罪并罚
    B. 故意杀人未遂
    C. 故意杀人既遂
    D. 对象认识错误
5.数行为而在处理时作为一罪的情况有(    )。          (满分:4)
    A. 继续犯
    B. 结合犯
    C. 牵连犯
    D. 连续犯
三、判断题:【10道,总分:40分】

1.盲人犯罪,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具有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处罚或者减轻处罚。(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3.没收财产是将犯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分或全部强制、无偿的收归国有。(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4.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三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5.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但可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6.间歇性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7.杨某利用自己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将某客户网上银行的10万元资金转移到自己账户上,后来怕出事又将资金转回。由于杨某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所以杨某成立犯罪中止。(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8.特赦是对于受罪刑宣告的特定犯罪分子免除其刑罚的全部或部分的执行,所以,特赦后再犯罪的,不构成累犯。(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9.甲教唆乙去抢夺丙的提包,乙在接近丙时一拳将丙打倒,然后才抢走了丙的提包。对甲应按抢夺罪既遂论处,对乙应按抢劫罪既遂论处。(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0.甲得知乙、丙二人要去打丁,就找了两根棍棒交给乙、丙,并嘱咐乙、丙,只把丁的腿打断,不要把丁打死。但乙丙因用力过重,丁两天后死亡。甲只应负故意伤害的刑事责任,不应负故意伤害致死的刑事责任。(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吉大17秋学期《刑法总论》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10道,总分:40分】

1.下列属于我国刑法学中犯罪的基本特征的是(    )。          (满分:4)
    A. 罪过性
    B. 刑事违法性
    C. 历史变化性
    D. 阶级性
2.一艘悬挂我国国旗的客轮停泊在英国某港口时,在轮船上的一美国乘客甲某遭到在岸上的英国公民乙某枪击身亡。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满分:4)
    A. 对乙某根据属地原则,适用我国刑法
    B. 对乙某根据保护原则,适用我国刑法
    C. 后对乙某根据普遍管辖原则,适用我国刑法
    D. 对乙某谋杀案我国刑法管辖权
3.刑法是关于(    )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满分:4)
    A. 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
    B. 犯罪和刑罚
    C. 总则和分则
    D. 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
4.出于一个故意或者过失,实施一个犯罪行为,触犯数个罪名,这种行为在刑法上称为(    )。          (满分:4)
    A. 吸收犯
    B. 牵连犯
    C. 想象竞合犯
    D. 惯犯
5.甲犯某项罪行的法定最高刑为5年有期徒刑的,对该罪行的追诉时效期限为:(    )          (满分:4)
    A. 5年
    B. 10年
    C. 15年
    D. 20年
6.我国《刑法》规定,对于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    )。          (满分:4)
    A. 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B. 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C. 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D. 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7.下列哪种说法符合对“事后防卫”行为的评价:(    )          (满分:4)
    A. 可认定为防卫过当
    B. 可认定具有犯罪故意,成立故意犯罪
    C. 可认定为具有犯罪过失
    D. 可认定为一种事实认识错误
8.章某是美国公民,一日我国一艘货船途径美国,章某向船上射击,将日本公民A射死。对章某的行为,我国的刑法(    )管辖权;汪某从日本向我国境内寄炸弹,但在日本就被警方破获。对王某的行为,我国刑法(    )管辖权;杨某与境外黑社会组织3A党勾结,想制造冰毒,杨某负责从我国某省提供制造冰毒的原材料,运送至国外,由3A党制成成品,在境外销售。对杨某的行为,我国刑法(    )管辖权;国际大毒枭老K(哥伦比亚国籍)来我国旅游,老K以前从未在我国进行过任何犯罪活动,但现国际刑警接受哥伦比亚的请求在全球范围内对其发出了通缉令,我国对其(    )管辖权。          (满分:4)
    A. 有,有,有,有
    B. 没有,没有,没有,没有
    C. 有,没有,有,没有
    D. 没有,有,没有,有
9.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我国《刑法》应当负刑事责任且已在外国受过刑罚处罚的,(    )。          (满分:4)
    A. 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B. 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C. 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
    D. 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10.我国《刑法》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盲人犯罪的处罚原则是(    )。          (满分:4)
    A. 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B. 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 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D. 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二、多选题:【5道,总分:20分】

1.数行为而在处理时作为一罪的情况有(    )。          (满分:4)
    A. 继续犯
    B. 结合犯
    C. 牵连犯
    D. 连续犯
2.犯罪构成的要件有(    )。          (满分:4)
    A. 犯罪客体
    B. 犯罪主体
    C. 犯罪客观方面
    D. 犯罪主观方面
3.关于牵连犯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满分:4)
    A. 刑法理论一般认为对牵连犯一般不实行数罪并罚,而是择一重罪处罚或者择一重罪从重处罚的
    B. 刑法分则也有规定对牵连犯不实行数罪并罚,而是择一重罪处罚或者择一重罪从重处罚的
    C. 分则条文也有规定对牵连犯实行数罪并罚的
    D. 分则条文也有对牵连犯规定了独立的法定刑的
4.我国《刑法》规定,追究犯罪分子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的计算方法是(    )。          (满分:4)
    A. 从犯罪之日起计算
    B. 从犯罪既逐之日起计算
    C. 犯罪行为有连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D. 从犯罪结果发生之日起计算
5.我国刑罚同其他法律强制方法相比较,有以下显著特点(    )。          (满分:4)
    A. 法律后果不同
    B. 严厉程度不同
    C. 适用对象不同
    D. 适用机关不同
三、判断题:【10道,总分:40分】

1.犯罪客体是一切犯罪构成的必要条件。(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盲人犯罪,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3.单位犯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4.特赦是对于受罪刑宣告的特定犯罪分子免除其刑罚的全部或部分的执行,所以,特赦后再犯罪的,不构成累犯。(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5.犯罪构成是指依照刑法规定,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主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6.对单位犯罪主体的处罚,我国立法一律采取双罚制。(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7.间歇性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8.我国《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采取了从旧兼从轻的原则。(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9.罪责自负、主观与客观相统一、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是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的三项基本原则。(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0.犯罪行为和结果都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才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吉大17秋学期《刑法总论》在线作业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