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大17秋学期《机电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在线作业12
吉大17秋学期《机电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10道,总分:40分】
1.若系统传递函数G(s)的所有零点和极点均在S平面的( )时,则该系统称为最小相位系统。 (满分:4)
A. 上半平面 B. 下半平面
C. 左半平面 D. 右半平面
2.当系统已定,并且输入已知时,求出系统的输出并通过输出来研究系统本身的有关问题称为( )。 (满分:4)
A. 最优控制
B. 系统辨识
C. 系统分析
D. 自适应控制
3.对于二阶系统的超调量Mp,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满分:4)
A. 只与阻尼比有关
B. 只与自然频率有关
C. 与阻尼比无关
D. 是一个定值
4.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00/S2(0.1S+1)(5S+4),则系统的开环增益以及型次为( )。 (满分:4)
A. 25,Ⅱ型
B. 100,Ⅱ型
C. 100,Ⅰ型
D. 25,O型
5.当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已知时,求系统结构与参数的问题,称为( )。 (满分:4)
A. 最优控制
B. 系统辨识
C. 系统校正
D. 正适应控制
6.如果被调量随着给定量的变化而变化,这种控制系统叫( )。 (满分:4)
A. 恒值调节系统
B. 随动系统
C. 连续控制系统
D. 数字控制系统
7.某一系统的稳态加速度偏差为一常数,则此系统是( )系统。 (满分:4)
A. O型
B. 有一积分环节的
C. Ⅱ型
D. 没有积分环节的
8.某环节的传递函数为G(s)=Ts+1,它是( )。 (满分:4)
A. 积分环节
B. 微分环节
C. 一阶积分环节
D. 一阶微分环节
9.在系统对输入信号的时域响应中,其调整时间的长短是与( )指标密切相关的。 (满分:4)
A. 允许的峰值时间
B. 允许的超调量
C. 允许的上升时间
D. 允许的稳态误差
10.一阶系统的传递函数为15/(4s+5),则系统的增益K和时间常数T依次为( )。 (满分:4)
A. 3.75,1.25
B. 3,0.8
C. 0.8,3
D. 1.25,3.75
二、多选题:【10道,总分:40分】
1.下列可以消除齿轮间隙引起的误差措施( )。 (满分:4)
A. 偏心轴套调整法
B. 双片薄齿轮错齿调整法
C. 垫片调整法
D. 轴向压簧调整法
2.机电一体化系统各要素之间必须遵循的四大原则是( )。 (满分:4)
A. 接口耦合
B. 物质流动
C. 信息控制
D. 能量转换
3.机电一体化对机械系统的要求( ) (满分:4)
A. 高精度
B. 快速响应
C. 稳定性
D. 结构轻巧
4.机电一体化机械系统的主要机构有( ) (满分:4)
A. 传动机构
B. 导向机构
C. 执行机构
D. 机座
5.超前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如将它用于串联校正,可以( )。 (满分:4)
A. 增加相位裕度
B. 调整频带宽度
C. 减小相位裕度
D. 调速频率
6.在闭环控制系统中,通过增大开环增益K可使( )。 (满分:4)
A. 系统的精度提高
B. 系统稳定性提高
C. 系统的精度下降
D. 系统稳定性下降
7.二阶系统在阶跃信号作用下,其调整时间ts与( )有关。 (满分:4)
A. 阻尼比
B. 误差带
C. 分贝线
D. 无阻尼固有频率
8.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K/s(7s+1),则该系统有( )。 (满分:4)
A. Ⅰ型系统
B. Ⅱ型系统
C. 系统单位阶跃响应稳态值为1
D. 以上均正确
9.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有( )。 (满分:4)
A. 准确性
B. 快速性
C. 随机性
D. 稳定性
10.某系统的传递函数为G(s)=(s+7)(s-2)/(4s+1)(s-3),其零、极点是( )。 (满分:4)
A. 零点s=-7
B. 零点s=2
C. 极点s=-0.25
D. 极点s=3
三、判断题:【5道,总分:20分】
1.系统在扰动作用下的稳态误差,反映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研究系统的动态品质与特性时,通常用末端描述法和内部描述法。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3.机电一体化系统中机械传动设计往往采用“负载角加速度最大原则”。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4.机电一体化目的使系统或产品高附加值化。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5.传递函数表示系统本身的动态特性,与外界输入无关。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吉大17秋学期《机电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10道,总分:40分】
1.设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K/s(s+1)(s+2),则系统稳定时的开环增益K值的范围是( )。 (满分:4)
A. 0<K<2
B. K>6
C. 1<K<2
D. 0<K<6
2.在系统对输入信号的时域响应中,其调整时间的长短是与( )指标密切相关的。 (满分:4)
A. 允许的峰值时间
B. 允许的超调量
C. 允许的上升时间
D. 允许的稳态误差
3.设ωc为幅值穿越(交界)频率,φ(ωc)为开环频率特性幅值为1时的相位角,则相位裕度为( )。 (满分:4)
A. 180°-φ(ωc)
B. φ(ωc)
C. 180°+φ(ωc)
D. 90°+φ(ωc)
4.最小相位的开环增益越大,其( )。 (满分:4)
A. 振荡次数越多
B. 稳定裕量越大
C. 相位变化越小
D. 稳态误差越小
5.若系统传递函数G(s)的所有零点和极点均在S平面的( )时,则该系统称为最小相位系统。 (满分:4)
A. 上半平面
B. 下半平面
C. 左半平面
D. 右半平面
6.某环节的传递函数为G(s)=Ts+1,它是( )。 (满分:4)
A. 积分环节
B. 微分环节
C. 一阶积分环节
D. 一阶微分环节
7.一阶系统的传递函数为15/(4s+5),则系统的增益K和时间常数T依次为( )。 (满分:4)
A. 3.75,1.25
B. 3,0.8
C. 0.8,3
D. 1.25,3.75
8.随动系统对( )要求较高。 (满分:4)
A. 快速性
B. 稳定性
C. 准确性
D. 振荡次数
9.二阶振荡环节乃奎斯特图中与虚轴交点的频率为( )。 (满分:4)
A. 谐振频率
B. 截止频率
C. 最大相位频率
D. 固有频率
10.系统对单位斜坡函数输入R(s)=1/s2的稳态误差为( )。 (满分:4)
A. 位置误差
B. 速度误差
C. 加速度误差
D. 系统误差
二、多选题:【10道,总分:40分】
1.自动控制系统的两种基本控制方式为( )。 (满分:4)
A. 开环控制
B. 闭环控制
C. 比例控制
D. 积分控制
2.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 (满分:4)
A. 模块化
B. 智能化
C. 绿色化
D. 微型化
3.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伺服电机通常用于控制系统的( )。 (满分:4)
A. 开环控制
B. 全闭环控制
C. 半闭环控制
D. 以上都正确
4.机电一体化的高性能包括( )。 (满分:4)
A. 高速度
B. 高精度
C. 高效率
D. 高可靠性
5.在闭环控制系统中,通过增大开环增益K可使( )。 (满分:4)
A. 系统的精度提高
B. 系统稳定性提高
C. 系统的精度下降
D. 系统稳定性下降
6.机电控制系统一般由( )组成。 (满分:4)
A. 控制电机
B. 电液控制机构
C. 电-启动机构
D. 执行元件
7.工程系统中常用的校正方案有( )。 (满分:4)
A. 串联校正
B. 并联校正
C. PID校正
D. 系统校正
8.一般对机械工程系统有三方面的性能要求,即( )。 (满分:4)
A. 最简性
B. 稳定性
C. 准确性
D. 灵敏性
9.下列可以消除齿轮间隙引起的误差措施( )。 (满分:4)
A. 偏心轴套调整法
B. 双片薄齿轮错齿调整法
C. 垫片调整法
D. 轴向压簧调整法
10.超前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如将它用于串联校正,可以( )。 (满分:4)
A. 增加相位裕度
B. 调整频带宽度
C. 减小相位裕度
D. 调速频率
三、判断题:【5道,总分:20分】
1.顺馈校正的特点是在干扰引起误差之后对它进行近似补偿。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系统在扰动作用下的稳态误差,反映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3.同一产品不同的规格型号不属于变参数设计。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4.机电一体化技术其实就是自动控制技术。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5.系统的稳态响应反映了系统的动态性能,而瞬态响应反映了系统的精确程度。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