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work 发表于 2017-10-25 14:26:35

北语17秋《日本经济》作业1234资料

17秋《日本经济》作业1
一、单选题:【15道,总分:75分】
1.与欧美以为中心的经济社会结构相比,日本重视生产部门,政府的大量公共机构及国有企业实际上也是为生产者服务的。          (满分:5)
    A. 生产者
    B. 制造业
    C. 消费者
2.2006年,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仅占全也数量的(    )。          (满分:5)
    A. 0.03%
    B. 1%
3.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日本的GDP一度超过(    ),成为世界第一。          (满分:5)
    A. 美国
    B. 中国
4.占领军司令部(GHQ)废除了原来的《大日本帝国宪法》,建立了体现的《日本国宪法》。          (满分:5)
    A. 资产阶级民主
    B. 无产阶级民主
5.1985年9月召开的西方发达国家五国会议即(    )上推出了美元兑各主要货币贬值的政策。          (满分:5)
    A. 广场会议
    B. 五国会议
6.日本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特殊的(    )。          (满分:5)
    A. 异质国家
    B. 封建主义国家
7.在产业政策上,日本政府根据1952年的《》,积极推进设备和技术的更新换代与升级,赶超西方先进国家。          (满分:5)
    A. 企业组织法
    B. 企业合理化促进法
    C. 企业振兴法规
    D. 企业产业规划
8.随着日本经济的复苏,中国经济的威胁在日本经济界也慢慢变成(    )。          (满分:5)
    A. “中国特需”
    B. “中国外需”
9.中日两国间存在所谓的(    ):政界缺乏交流,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满分:5)
    A. “政冷经热”
    B. 政经分离
10.1960年,池田内阁提出了,计划到1970年实现实质年率7.2%的经济增长。          (满分:5)
    A. “国民所得倍增计划”
    B. “国民所得翻一番计划”
11.日本出口的对象国以美国为主,从七十年代初开始,日本与美国就爆发了较大规模的。          (满分:5)
    A. 贸易摩擦
    B. 政治摩擦
12.战争的胜利对日本发展经济的信心起了巨大的刺激作用。          (满分:5)
    A. 甲午
    B. 日俄
13.今天,日本政府依然在经济中扮演着直接参与者的角色,而不只是作为维持市场经济秩序的(    )。          (满分:5)
    A. 监督者和执法者
    B. 参与者
14.面对,传统的钢铁等材料、石油依存性较高的产业逐渐向电气电子、精密机械、精密仪器等具有更高附加值的产业转移。          (满分:5)
    A. 石油危机
    B. 政治危机
15.1885年,福泽谕吉在《时事新报》上发表名为《脱亚论》的文章,这就是著名的。          (满分:5)
    A. “脱欧入亚论”
    B. “脱亚入欧论”
二、判断题:【5道,总分:25分】

1.一战期间,日本的出口大增,造船业和钢铁产业得到了空前发展,重工业基础形成,并且以此为基础,全面发展化学工业。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2.虽然单从绝对额来看日本出口对国民生产总值(GNP)的贡献度并不是很大,但是出口政策对日本产业的更新换代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3.战前财阀支配日本的重工业和金融业,推进日本走向侵略战争。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4.战前三井、三菱、住友、安田四大财阀占有了缴纳资本金总额的约一半以上,“财阀(ザイバツ,ZAIBATSU)”和“系列(ケイレツ, KEIRETSU)”主要是指以金融机构为核心的大型企业集团。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5.进入三十年代以后,日本实施了低利率,日元贬值和扩张性财政支出为主干的经济政策,以钢铁等重型化工企业为中心的新型财阀得到全面发展。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17秋《日本经济》作业2
一、单选题:【15道,总分:75分】

1.战后的经济民主改革并没有彻底改变财阀的组织体系,某些的中心金融机构在改头换面之后重新出现,这是日本主银行制度的原点。          (满分:5)
    A. 财阀
    B. 银行
2.与传统的日本企业不尽相同,欧美型的企业与股东之间形成标准的关系,股东利益成为企业经营的最终原则,          (满分:5)
    A. 委托代理
    B. 银企
3.七十年代初开始,美国在缩小日本进口渠道的同时,向日本提出了的要求。          (满分:5)
    A. 开放市场
    B. 开放汇率
4.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以来波及全世界的技术革命对日本流通业是一个很大的刺激。          (满分:5)
    A. 产业
    B. 信息
5.在雇佣体系里,企业可以仔细观察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员工也会在这种监督下更加勤奋的工作。          (满分:5)
    A. 特殊
    B. 终身
6.邮政公社是从日本总务省的邮政事业厅演变而来的,而邮政事业厅的前母体为日本。          (满分:5)
    A. 邮政省
    B. 邮政厅
7.二战之后,日本政府为了尽快恢复经济,直接参与经济活动,起到了重要作用。          (满分:5)
    A. 大型企业
    B. 国有企业
8.面对石油危机,日本政府转变了,向石油依存度较低的产业结构转换。          (满分:5)
    A. 产业政策
    B. 石油工业政策
9.为了达到的目的,日本的企业经营管理表现出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长期的合作倾向。          (满分:5)
    A. 企业迅速发展
    B. 企业稳定发展
10.产业空洞化在我国也被称为产业空心化,主要是指的的经济现象。          (满分:5)
    A. 国内产业向外转移
    B. 国际产业向内转移
11.往往集中在大企业,而且在高速增长时期得到了充分体现。          (满分:5)
    A. 终身雇佣制
    B. 长期雇佣制
12.日美贸易摩擦也加速了日本的的进程。          (满分:5)
    A. 外贸立国
    B. 出口加工
    C. 产业空洞化
    D. 产业倾斜化
13.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西方发达国家掀起了一股放松管制,实施潮流。          (满分:5)
    A. 国有企业私有化
    B. 国营企业民营化
    C. 国有企业制度化
    D. 国有企业优化
14.面对石油危机,对中东依存度高达左右的日本在实施石油利用合理化的同时,采取积极外交          (满分:5)
    A. 50%
    B. 80%
15.的双方可以是金融机构也可以是一般企业。          (满分:5)
    A. 相互持股
    B. 特别持股
二、判断题:【5道,总分:25分】

1.日本1990财政年度达到了赤字国债发行额为零的目标。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2.成立邮政公社仅是日本邮政改革的第一步,重点在于以民营的形式改善经营提高效率,而不怎么涉及所有权问题,因而没有多大质的变化。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3.除去一般意义上的邮政业务外,日本邮政公社还掌握着大量金融资产,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金融机构,更是最大的国有或共有金融机构。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4.传统的中央财政向地方财政的资金转移有效解决了某些地区非均衡发展的问题。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5.日本的财政管理体系因支出和收入的不同可以分为四大部分:国家的一般会计和特别会计、财政投融资制度以及地方财政。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17秋《日本经济》作业3
一、单选题:【15道,总分:75分】

1.简易保险是邮政公社推行的和年金保险。          (满分:5)
    A. 再保险
    B. 人寿保险
2.银行制度最大的优势就是对投资者与企业之间的非对称信息加以集约分化,能够节约投资者大量的。          (满分:5)
    A. 机会成本
    B. 信息成本
    C. 固定成本
3.一般来说,货币政策目标与一国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一致的。          (满分:5)
    A. 微观经济
    B. 宏观经济
4.邮政储蓄的原则是筹集小额资金。          (满分:5)
    A. 个人
    B. 企业
5.一般来说,日本的政府金融机构可以分为和公库两大部分。          (满分:5)
    A. 政策性银行
    B. 指导性银行
6.日本的工会在年度结束前夕都会和企业交涉工资的增长率,因为是在春天,这种运动一般叫做“”。          (满分:5)
    A. 春番
    B. 春斗
7.的民间持股者只享有分红资格,而没有经营管理权。          (满分:5)
    A. 日本银行
    B. 日本商业银行
8.和主要西方国家相比,缺乏独立性。          (满分:5)
    A. 财务省
    B. 日本银行
9.日本银行的是该行的决策机构。          (满分:5)
    A. 政策委员会
    B. 理事会
    C. 总裁办公会
10.日本的主要财政投融资机构包括日本政策投资银行等和日本道路公团等进行特定商业建设的公团等组织。          (满分:5)
    A. 政府金融机构
    B. 各级政府
11.国际协力银行于1999年11月正式成立。国际协力银行兼顾和国际经济合作。          (满分:5)
    A. 国际金融业务
    B. 国际贸易
12.信用机构主要以发行债券的方式融资。          (满分:5)
    A. 短期
    B. 长期
    C. 中期
13.日本民法规定雇佣合同不能超过年。          (满分:5)
    A. 3
    B. 4
    C. 5
    D. 6
14.日本的政府金融机构资本金为全额出资。          (满分:5)
    A. 各级政府
    B. 中央政府
15.英美以为中心的金融体系不用担心信用期间的错配问题。          (满分:5)
    A. 金融市场
    B. 银行
二、判断题:【5道,总分:25分】

1.日本制造业劳动者的年劳动时间也居西方国家最高水平,与德国美国相当。。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2.根据现行的日本《专利法》,“专利申请权”归属发明者个人。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3.针对国民经济出现的长期停滞,尤其是通货紧缩,日本政府曾经采用传统的凯恩斯政策,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4.健全的流域水循环系统具有重要的环保功能、环境功能和生态功能。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5.终身雇佣往往集中在大部分企业,而且在高速增长时期得到了充分体现。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17秋《日本经济》作业4
一、单选题:【15道,总分:75分】

1.日本政府主导的经济政策依然以和金融机构为中心          (满分:5)
    A. 产业
    B. 农业
    C. 造船业
2.美国拥有微软等一批在世界上有绝对能力的企业,美国企业已经越来越集中地生产一些高端产品或者是软产品,实现高利润。          (满分:5)
    A. 垄断
    B. 霸权
3.二战结束以后,日本政府在实施(    )方式的同时,设立了复兴金融金库,以保证重点产业部门的资金需求。          (满分:5)
    A. 钢铁生产
    B. 倾斜生产
4.朝鲜战争造成了日本经济的,成为日本战后经济的重大转折点之一。          (满分:5)
    A. “韩国特需”
    B. “朝鲜特需”
5.日本经济的现实问题牵扯到多个方面。既有经济发展阶段的问题,又有国际经济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问题,还有方面的问题。          (满分:5)
    A. 心理
    B. 军事
    C. 人口
6.在宏观环境方面,八十年代后期加速的金融自由化和国际化对日本金融体系形成冲击,国际协调的经济政策刺激了市场的过剩行动,加剧了程度。          (满分:5)
    A. 日元经济
    B. 工业经济
    C. 泡沫经济
    D. 赶超经济
7.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在于供求缺口,加快开发成为经济政策的第一要务。          (满分:5)
    A. 消费能力
    B. 生产能力
8.1989年12月29日,日经平均股价指数达到38915日元的历史。          (满分:5)
    A. 低点
    B. 高点
9.在以银行为中心的金融体制中,占有主导地位,交易方往往是一对一,以借贷交易为主,而市场型国家则是大家一起参与金融市场竞争,交易是多方的。          (满分:5)
    A. 银行中介机构
    B. 金融中介机构
10.日元汇率使不少企业获得了计划外的收入,汽车制造业是最大的受惠行业。          (满分:5)
    A. 上升
    B. 下跌
11.高速经济增长时期的一个特点就是日本国内和国外的金融体系相互隔离,通过贸易管制和使国内市场免受国际经济不稳定因素的负面影响。          (满分:5)
    A. 人员管理
    B. 外汇管理
    C. 长期资金管理
12.日本的金融体系重视交易关系。          (满分:5)
    A. 长期
    B. 信用
13.泡沫经济崩溃后不久,日本的不良债权问题随着资产价值的不断下滑显现出来,引发了等各种问题。          (满分:5)
    A. 惜贷
    B. 企业破产
14.日本在1947年通过了《临时调整法》,从此存款利率被压低到市场利率水平之下。          (满分:5)
    A. 利率
    B. 存款
15.对不良债权及通货紧缩做出的最为权威的理论是费雪的“”理论。          (满分:5)
    A. 负债型通货紧缩
    B. 需求型通货紧缩
二、判断题:【5道,总分:25分】

1.大量不良债权的存在导致了银行业严重的惜贷现象,并对日本宏观经济复苏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2.事实上,日本水循环经济概念得以确立的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市民团体的作用不可小觑,没有当年市民团体等有识之士的推动,日本的水循环经济的建设要落后很多年。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3.长期以来,日元政策只是作为产业政策的附属政策。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4.日本的水循环社会教育得到了蓬勃发展,水循环经济的理念也已经深入人心。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5.1999年1月,三井信托银行和中央信托银行率先宣布于2000年4月1日正式合并,组建三井中央信托银行,拉开了日本金融业大重组的序幕。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语17秋《日本经济》作业1234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