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语17秋《汉字学》作业1234参考
17秋《汉字学》作业1一、单选题:【5道,总分:25分】
1.“爵”在古代属于 。 (满分:5)
A. 水器 B. 乐器
C. 酒器 D. 设食器
2.汉字的总数是( )的。 (满分:5)
A. 不断增多
B. 保持不变
C. 保持稳定
D. 不断减少
3.“尊”在古代属于 。 (满分:5)
A. 水器
B. 乐器
C. 酒器
D. 设食器
4.“盂”在古代属于 。 (满分:5)
A. 水器
B. 乐器
C. 酒器
D. 设食器
5.“豆”在古代属于 。 (满分:5)
A. 水器
B. 乐器
C. 酒器
D. 设食器
二、多选题:【4道,总分:20分】
1.下列汉字属于形声字的有( )。 (满分:5)
A. 字
B. 泪
C. 上
D. 旗
2.汉字字体演变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它们是( )。 (满分:5)
A. 现代汉字阶段
B. 简化字阶段
C. 古文字阶段
D. 隶楷阶段
3.世界上三种古老的文字体系分别是( )。 (满分:5)
A. 古汉字
B. 圣书字
C. 楔形文字
D. 纳西文字
4.下列为汉字起源的说法的是 。 (满分:5)
A. 仓颉造字说
B. 结绳说
C. 书契说
D. 八卦说
三、判断题:【11道,总分:55分】
1.春秋金文中的江淮型一般精巧、纤细、流媚。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2.在春秋、战国之交,中国社会发生了剧烈变化。这对汉字形体的演变产生了巨大影响。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3.甲骨刻辞又可称为甲骨文。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4.商代的金文一般都很简短,只记器主的族氏或名字,有的记所祭先人的称号。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5.鸟篆又可称为鸟虫书、鸟书、虫。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6.在文字形成过程中,存在文字和图画混合在一起使用的原始阶段。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7.殷墟书契又可称为甲骨文。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8.对半坡类型符号的性质存在不同看法,但这种符号所代表的已经是一种完整的文字体系。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9.甲骨文的著录形式主要有拓本、影本、摹本。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10.半坡类型符号绝大部分都刻在同一种陶器的同一个部位桑,规律性很强,这种符号已经比较固定地用来表示某些意义了。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11.由于汉字字形的演变,独体表意字的字形大都丧失了原来的表意作用。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17秋《汉字学》作业2
一、单选题:【18道,总分:90分】
1.“唱”是 。 (满分:5)
A. 形声字
B. 会意字
C. 假借字
D. 象形字
2.《说文解字》关于省声的说法有很多是错误的,这些错误不包括( )。 (满分:5)
A. 把一般的声旁错认作经省略的声旁
B. 把从甲字省声的字说成从乙字省声
C. 错析字形
D. 错析字音
3.“亦”是 。 (满分:5)
A. 形声字
B. 会意字
C. 假借字
D. 指事字
4.《说文解字》所举的例子中,被认为属于会意字的是( )。 (满分:5)
A. “上”、“下”
B. “老”、“考”
C. “江”、“河”
D. “信”、“武”
5.所谓“八分”指的是( )。 (满分:5)
A. 篆书
B. 章草
C. 楷书
D. 汉隶
6.按照“伊斯特林分类法”英文被认为是 文字。 (满分:5)
A. 音节文字
B. 音素文字
C. 表音文字
D. 表词文字
7.在东汉晚期出现了一种新的字体,就是( )。 (满分:5)
A. 隶书
B. 草书
C. 行书
D. 楷书
8.《说文解字·叙》中“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指的是( )。 (满分:5)
A. 会意
B. 指事
C. 象形
D. 假借
9.甲骨文基本上属于 (满分:5)
A. 图画文字
B. 表意文字
C. 表音文字
D. 表词文字
10.行书没有严格的书写规则。草书味道比较浓厚的,称为( )。 (满分:5)
A. 真行
B. 行楷
C. 行草
D. 楷行
11.“河”是 。 (满分:5)
A. 形声字
B. 会意字
C. 假借字
D. 象形字
12.按照“伊斯特林分类法”汉字被认为是 文字。 (满分:5)
A. 图画文字
B. 表意文字
C. 表音文字
D. 表词文字
13.两汉时期通行的主要字体和辅助字体分别是( )。 (满分:5)
A. 隶书和草书
B. 篆书和隶书
C. 楷书和草书
D. 楷书和行书
14.“休”是 。 (满分:5)
A. 形声字
B. 会意字
C. 假借字
D. 象形字
15.以下( )是表意字中的抽象字。 (满分:5)
A. 四
B. 户
C. 刀
D. 面
16.“日”是 。 (满分:5)
A. 形声字
B. 会意字
C. 假借字
D. 象形字
17.汉字自上而下、自右而左的排列方式,沿用了( ),一直到解放后的五十年代中期,才基本上为自左而右、自上而下的横行排列法所取代。 (满分:5)
A. 一千年
B. 两千年
C. 三千年
D. 四千年
18.“秉”是 。 (满分:5)
A. 形声字
B. 会意字
C. 假借字
D. 象形字
二、多选题:【2道,总分:10分】
1.古文字阶段的汉字可以分为( )等类。 (满分:5)
A. 商代文字
B. 西周春秋文字
C. 六国文字
D. 秦系文字
2.不能纳入三书说的文字有( )。 (满分:5)
A. 记号字
B. 半记号字
C. 变体表音字
D. 合音字
17秋《汉字学》作业3
一、单选题:【13道,总分:52分】
1.“鄲”字的组合方式是 。 (满分:4)
A. 左形右声
B. 右形左声
C. 下形上声
D. 上形下声
2.《说文》关于省声的错误说法中不包括( )。 (满分:4)
A. 错析字形
B. 把一般的声旁错认作经省略的声旁
C. 把从甲字省声的字说成从乙字省声
D. 错析字音
3.朱骏声在《说文定声》中把本义之外的字义分为三类,其中( )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同形字。 (满分:4)
A. 转注
B. 假借
C. 别义
D. 指事
4.下面( )加注的意符跟被注的初文的偏旁重复。 (满分:4)
A. 廪
B. 越
C. 燃
D. 網
5.“塞”字除了“宀”和“土”以外的偏旁是 。 (满分:4)
A. 意符
B. 音符
C. 形符
D. 记号
6.“河”字的组合方式是 。 (满分:4)
A. 左形右声
B. 右形左声
C. 下形上声
D. 上形下声
7.有不少形声字的形旁,既可以用甲字充当,也可以用乙字充当,或者先用甲字,后来改用乙字,我们称这种现象为( )。 (满分:4)
A. 形旁的替换
B. 形旁的变迁
C. 形旁的更替
D. 形旁的代换
8.和整字在声音上有联系的是 。 (满分:4)
A. 意符
B. 音符
C. 形符
D. 记号
9.和整字在意义和读音上都没有联系的是 。 (满分:4)
A. 意符
B. 音符
C. 形符
D. 记号
10.以下( )不是象物字式的象事字。 (满分:4)
A. 右
B. 左
C. 矢
D. 月
11.下面( )不是形旁代换的原因? (满分:4)
A. 形旁义近
B. 对文字所指的事物着眼点不同
C. 器物质料或性能的改变或多样性
D. 词语义近
12.“诗”字中的“讠”是 。 (满分:4)
A. 意符
B. 音符
C. 形符
D. 记号
13.以下( )是改变方向造成的变体字。 (满分:4)
A. 以
B. 止
C. 用
D. 今
二、判断题:【12道,总分:48分】
1.“朋”是合体字。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础部件组成的部件叫合成部件。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3.就是在形声字大量出现之后,直接用意符和音符组成形声字的情况仍然是不多见的。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4.“囿”字的组合方式是内形外声。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5.汉字里有大量为某个字的引申义而造的形声字,但是它们并不一定都是以那个字为声旁,也就是说,它们的声旁并不一定都有义。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6.有的形声字的声符有所省略,传统文字学把这样的形声字称作省声字。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7.“门”是独体记号字。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8.“蛇”字是半意符半记号字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9.“泉”字是半意符半记号字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0.如果在某个字上加注意符分化出一个字来表示这个字的引申义,分化出来的字一般都是形声兼会意字,有义的声旁主要就是指这种字的声旁。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1.“问”字的组合方式是左形右声。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2.现在汉字的字形大都不能准确表音。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7秋《汉字学》作业4
一、单选题:【4道,总分:16分】
1.指出下列哪些字是属于文字合并中分化字并入母字的例子( )。 (满分:4)
A. 懷和褱
B. 陰和侌
C. 豆和荳
D. 逆和屰
2.由于另一个词的意义跟它相同或相近而借用这个词的文字,是( )。 (满分:4)
A. 形借
B. 假借
C. 同义换读
D. 同形字
3.“强弱”与“勉强”中的“强”是一形多音义,主要是由以下哪种原因造成的。( ) (满分:4)
A. 语义引申
B. 假借
C. 同义换读
D. 异字同形
4.以下( )不属于本无其字的假借字。 (满分:4)
A. 其
B. 之
C. 犹豫
D. 谓
二、判断题:【21道,总分:84分】
1.在历史上,汉字的简化主要是民间自发进行的。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通假字不必读如本字,相通用的字不必读一个音。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3.“尟---尠”是由于结构类型的不同而造成的异体字。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4.“霸---覇”之间是广义异体字。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5.假借时常造成一字异音的现象。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6.汉字向南传播到了广西壮族产生了壮字。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7.习用字跟正字可以是重合的,也可以是两个字。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8.从历史上看,一字多职的现象不断在产生。为了保证文字表达的明确性,分散多义字职务的工作在不断增加。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9.“红(hóng)-红(gōng) ”之间的关系是“同为形声字的同形字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0.造分化字时,偶然有把母字的音符改换成意符的情况,如“华”分化出“花”。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1.有些分化字跟母字没有什么关系。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2.改换意符而成的分化字大部分是表示母字的假借义的,小部分是表示母字的引申义的。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3.有意假借一个跟某个词在意义上也有联系的字来表示这个词(通常是已有本字的情况),应该也是存在的。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4.秦始皇统一全国,成功地进行了“同文字”的工作,废除了六国文字跟秦文不合的议题,实现了人们的愿望。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5.在现代的规范化的汉字里,通用字使用得不多。大部分通用字只是在读古书的时候才会遇到。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6.不同时代的人对正体的看法是不一样的。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7.“匯---滙”是由于结构类型的不同而造成的异体字。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8.古今字指同一个词的书写形式,这些字并非同时通行,时间有先后,在前面的就是古字,后面出现的相对而言是今字。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9.“胃-谓”之间的关系是“古字被借去记录假借义,后来又为假借义造出今字。”。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0.范围最狭的同形字,只包括那些分头为不同的词造的、字形偶然相同的字。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1.“解-懈”之间的关系是“古字由本义发展出新的意义后,又产生今字来记录引申义。”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