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17秋《中华文化典籍》在线作业参考
华师《中华文化典籍》在线作业一、单选题:【10道,总分:30分】
1.下列不属于先秦史书的有( ) 。 (满分:3)
A. 《尚书》 B. 《春秋》
C. 《左氏春秋》 D. 《汉书》
2.《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史书。 (满分:3)
A. 编年体
B. 纪传体通史
C. 纪传体断代史
D. 纪事本末体
3.首先发现《史记》写人叙事的“互见法”的是( )。 (满分:3)
A. 苏洵
B. 苏轼
C. 司马贞
D. 司马光
4.《孟子》一书现存的最早注解者是( ) 。 (满分:3)
A. 东汉赵岐
B. 宋朱熹
C. 清焦循
D. 今杨伯峻
5.孟子是子思门人的学生,因而后人将儒家这一分支称为( )学派。 (满分:3)
A. 儒家
B. 思孟
C. 孟家
D. 思家
6.《世说新语》的作者是( )。 (满分:3)
A. 刘勰
B. 刘义庆
C. 刘庆义
D. 刘孝标
7.《孟子》的第一个注本是东汉赵岐的( )。 (满分:3)
A. 《孟子注疏》
B. 《孟子正义》
C. 《孟子集注》
D. 《孟子章句》
8.通常认为《庄子》中庄子本人所著的有( )。 (满分:3)
A. 内篇7篇
B. 外篇15篇
C. 杂篇11篇
D. 全书33篇
9.庄子名周,是时期的道家代表人物。 (满分:3)
A. 春秋末期
B. 战国初期
C. 战国中期
D. 战国晚期
10.从文学的角度看,《史记》首创了( )这一体裁。 (满分:3)
A. 纪传体
B. 历史散文
C. 传记文学
D. 文献汇编
二、多选题:【10道,总分:40分】
1.老子的著述被称为( )。 (满分:4)
A. 《道经》
B. 《老子》
C. 《道德经》
D. 《南华经》
2.今存《孟子》七篇中包括( )。 (满分:4)
A. 《梁惠王》
B. 《公孙丑》
C. 《滕文公》
D. 《性善辨》
3.《史记》“五体”中属于人物传记的有( )。 (满分:4)
A. 十二本纪
B. 八书
C. 三十世家
D. 七十列传
4.孟子提出了( )的批评方法。 (满分:4)
A. 以意逆志
B. 知人论世
C. 性格分析
D. 环境分析
5.先秦两汉史家著述的体例有( )。 (满分:4)
A. 文诰体
B. 编年体
C. 国别体
D. 纪传体
6.《周易大传》中分列于各卦之下的内容有( )。 (满分:4)
A. 彖辞
B. 象辞
C. 系辞
D. 文言
7.《史记》和司马迁的思想主要是( )的互补和融洽。 (满分:4)
A. 儒家
B. 法家
C. 道家
D. 墨家
8.庄子的理想人格是( )和( )的双重自由。 (满分:4)
A. 社会人格
B. 个人人格
C. 现实生存
D. 精神状态
9.今存《孟子》七篇中包括( )。 (满分:4)
A. 《梁惠王》
B. 《公孙丑》
C. 《滕文公》
D. 《性善辨》
10.先秦史家著述中不属于儒家经典的有( ) 。 (满分:4)
A. 《尚书》
B. 《左传》
C. 《国语》
D. 《战国策》
三、判断题:【10道,总分:30分】
1.《论语》中“仁”的含义虽是多方面的,但其基本含义是道德标准,是把事亲的亲情之爱,推而广之,推恩而爱人。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2.孟子的哲学观念,认为人类天赋善性,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分别是仁、义、礼、智“四德”的萌芽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3.魏晋时人在社会动荡,皇权削弱,儒学衰微,思想解放背景下的特殊表现,诸如口吐玄言,扪虱而谈,辩才无碍等,表现出内在的智慧,超越的精神,脱俗的言行,高雅的风韵。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4.那些专门从事礼仪工作的人员是最初的“儒”。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5.老子的理想社会是“大同社会”。( )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6.魏晋时期,玄学认为《周易》、《老子》、《庄子》三部著作最为重要,称为“三玄”。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7.孟子的道德修养方法是自我反省,而自省则是通过“反诸求己”,提倡一个人做一切事情如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都应该反躬自省,这样就必然身正。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8.在文艺上,孔子追求的境界是真善美。( )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9.司马迁恪守历史的真实而秉笔直书,既表达了主观爱憎,又尊重客观事实。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10.《世说新语》在虚构的基础上刻画出了一系列生动的历史人物形象。( )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