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17秋《幼儿教育心理学》在线作业
华师《幼儿教育心理学》在线作业一、单选题:【20道,总分:40分】
1.我国( )认为智力技能的形成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 (满分:2)
A. 艾里克森 B. 加里培林
C. 加涅 D. 冯忠良
2.( )的出现标志着幼儿智力技能的形成。 (满分:2)
A. 语言能力
B. 想象能力
C. 运动技能
D. 表征能力
3.( )心理学家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顿悟的过程,并以此来反对桑代克的联结—试误说。 (满分:2)
A. 人文
B. 格式塔
C. 行为
D. 建构
4.( )提出了儿童智力发展阶段论。 (满分:2)
A. 布鲁纳
B. 皮亚杰
C. 马斯洛
D. 罗杰斯
5.( )认为概念学习的过程,就是把事物的各种特征加以重叠的过程。 (满分:2)
A. 联结理论
B. 假设理论
C. 强化理论
D. 认知理论
6.( )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者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满分:2)
A. 迁移
B. 概念的同化
C. 认知发展
D. 变式
7.儿童最初是通过( )感知世界的 (满分:2)
A. 动作
B. 语言
C. 知觉
D. 形象
8.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早由( )提出的 (满分:2)
A. 桑代克
B. 皮亚杰
C. 杜威
D. 奥苏泊尔
9.布鲁纳认为,在人类智慧生长期间,有三种表征系统起作用,其中,( )是指用意象、图形来再现知识经验的一种方式。 (满分:2)
A. 动作表征
B. 肖像表征
C. 符号表征
D. 语言表征
10.反应重复的次数越多,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便越牢固是指( ) (满分:2)
A. 准备律
B. 练习律
C. 效果律
D. 重复律
11.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满分:2)
A. 桑代克
B. 班杜拉
C. 布鲁纳
D. 奥苏泊尔
12.皮亚杰的具体运算阶段指( ) (满分:2)
A. 出生后至1.5岁、2岁
B. 2-6、7岁
C. 6、7岁-11、12岁
D. 11、12岁-15岁
13.关于游戏的理论,补偿说的代表人物是( )。 (满分:2)
A. 弗洛伊德
B. 皮亚杰
C. 怀特
D. 伯莱恩
14.认知同化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满分:2)
A. 桑代克
B. 班杜拉
C. 布鲁纳
D. 奥苏泊尔
15.( )是指通过语言向幼儿介绍社会行为规范、社会认识,以使幼儿获得社会性的过程。 (满分:2)
A. 观察学习法
B. 体验思考法
C. 言语传递法
D. 角色扮演法
16.( )主要借助实物操作,通过动作内化获取知识。 (满分:2)
A. 言语学习
B. 操作学习
C. 观察学习
D. 游戏中的学习
17.关于游戏的理论,觉醒论的代表人物是( ) (满分:2)
A. 弗洛伊德
B. 皮亚杰
C. 怀特
D. 伯莱恩
18.( )是儿童创造性自我表现的一个高峰期。 (满分:2)
A. 2岁~4岁
B. 4岁~6岁
C. 6岁~8岁
D. 8岁~10岁
19.根据游戏的( ),把游戏分为创造性游戏和规则游戏。 (满分:2)
A. 游戏规则的内隐或外显
B. 游戏形式的差异
C. 游戏内容的差异
D. 角色不同
20.( )也就是观察学习,模仿学习,指人通过观察模仿习得新的行为模式。 (满分:2)
A. 替代性学习
B. 体验思考
C. 语言传递法
D. 强化评价法
二、多选题:【15道,总分:30分】
1.游戏的认知特性可以从( )三个方面来考察。 (满分:2)
A. 自我导向
B. 心理主动性
C. 灵活性
D. 活动性
2.游戏的成分包括( )等。 (满分:2)
A. 认知
B. 情感
C. 语言
D. 动作
3.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 )等。 (满分:2)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调查法
D. 测量法
4.华莱士的创造过程包括( )等阶段。 (满分:2)
A. 准备阶段;
B. 酝酿阶段;
C. 明朗阶段;
D. 验证阶段。
5.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 )。 (满分:2)
A. 相似性
B. 原有的认识结构
C. 学习的心向
D. 定势
6.幼儿社会性学习的特点包括( )等。 (满分:2)
A. 随机性和无意性
B. 长期性和反复性
C. 目的性
D. 实践性。
7.埃里克森认为幼儿期阶段儿童要解决的问题有( ) (满分:2)
A. 发展主动性
B. 建立信任
C. 克服羞怯
D. 获得相应的性别角色。
8.布鲁纳认为,在人类智慧生长期间,有三种表征系统起作用,分别是( )。 (满分:2)
A. 动作表征
B. 肖像表征
C. 符号表征
D. 语言表征
9.幼儿创造性测量的方法包括( )。 (满分:2)
A. 主观评定法
B. 作品分析法
C. 测验法
D. 陈述法
10.根据动作的精细程度与肌肉运动强度不同,可以分为( ) (满分:2)
A. 闭合性动作技能
B. 开放性动作技能
C. 细微型动作技能
D. 粗放型动作技能。
11.学习迁移可以分为( )和零迁移。 (满分:2)
A. 正迁移
B. 负迁移
C. 顺向迁移
D. 逆向迁移
12.影响个体社会化的外部因素包括( )等。 (满分:2)
A. 家庭;
B. 学校;
C. 同辈群体;
D. 大众传媒
13.技能分为( )等。 (满分:2)
A. 动作技能
B. 智力技能
C. 知识
D. 情感
14.奥苏伯尔认为概念的关键属性通过( )两种方式获得。 (满分:2)
A. 概念形成
B. 概念同化
C. 概念的练习
D. 概念的异化
15.游戏的表达方式包括( )等 (满分:2)
A. 认知
B. 情感
C. 语言
D. 动作
三、判断题:【15道,总分:30分】
1.操作本身就是一种学习。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认知同化学习理论的代表人是奥苏伯尔。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教育性原则是指把人的心理活动看做一个动态的变化发展过程的研究原则,它表明在对个体进行相关研究的过程中,应取动态的、发展的观点来加以分析。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概念是社会的产物,而语言不是。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发展性原则是指研究者要以有效地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和科学性水平为宗旨,选择富有教育意义的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尽量使研究活动和教育活动达到和谐统一,有益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防止研究工作对他们造成不良影响。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为缺失需求和成长需求。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观察学习的核心是替代性学习和替代性强化。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幼儿道德认识水平较低。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学习的联结说的代表人物是加耶。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自我效能感就是个体对己否够成功完成某一成就行为进行预期客观判断时所产生的体验。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负强化就是惩罚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先行组织者是指先于新学习材料呈现之前的一种在概和包容水平上都高于新学习材料的引导性材料。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原型说认为概念是由定义特征和概念规则有机结合而成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幼儿道德评价活动具有很大的受暗示性和情绪性。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游戏是幼儿学习的基本形式和方法。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