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17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线作业参考
华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线作业一、单选题:【50道,总分:100分】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现阶段我国人民各族人民的( ) (满分:2)
A. 共同理想 B. 最高纲领
C. 最高理想 D. 个人理想
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这样做的目的是( ) (满分:2)
A. 反对一切形式的个人利益
B. 维护个人所属的小团体或单位的特殊利益
C. 达到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和谐发展
D. 在任何情况下,只要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就必然要个人做出牺牲
3.理想的核心内容是( ) (满分:2)
A. 生活理想
B. 道德理想
C. 社会理想
D. 个人理想
4.宪法是一个国家法律体系的( ) (满分:2)
A. 保障
B. 中心
C. 关键
D. 基础和核心
5.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 (满分:2)
A. 国有经济
B. 集体经济
C. 公有制经济
D. 个体、私营和外资经济
6.理想的预见性表现为( ) (满分:2)
A. 一定社会的历史条件的产物
B. 同一定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联系
C. 能为社会大多数人谋利益
D. 来源于社会现实,又高于社会现实
7.“我们由于从事建筑而变成建筑师,由于奏竖琴而变成为竖琴演奏者。同样,由于实行公正,而变成为公正的人,由于实行节制和勇敢而变成为节制的、勇敢的人。”这深刻地说明了( ) (满分:2)
A. 处处留心皆学问
B.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C. “慎独”是中国传统道德的修养方法
D. 只有通过躬行实践、持续地去做,才可能形成高尚的品德,做一个合乎道德的人
8.我国刑法的首项具体任务是( ) (满分:2)
A. 保卫国家安全、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
B. 保卫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
C. 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
D. 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9.人生观的核心内容是( ) (满分:2)
A. 人生态度
B. 人生目的
C. 人生价值
D. 人生体验
10.理想是人生的指路明灯。把理想变为现实,要靠( ) (满分:2)
A. 实实在在的实践
B. 随心所欲的想象
C. 坐而论道的空谈
D. 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11.下列关于爱情的说法正确的是( ) (满分:2)
A. 爱情是一种动物和人都具有的很自然的现象
B. 爱情是人的一种自然属性,满足人的自然需要
C. 爱情完全是一种社会属性,与人的自然需要无关
D. 爱情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属性,但有一定的自然基础
12.道德评价的标准是( ) (满分:2)
A. 善与恶
B. 我与你
C. 情与法
D. 知与行
13.下列所举,属于社会主义家庭美德的基本要求的是( ) (满分:2)
A. 文明礼貌
B. 爱岗敬业
C. 男女平等
D. 服务群众
14.爱劳动是指( ) (满分:2)
A. 以主人翁态度发挥劳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B. 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C. 人类特有的属性
D. 具有健康人格心态,人的一种创造性需要
15.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理论主张或思想见解及理想坚信无疑,并要努力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这指的就是( ) (满分:2)
A. 理想
B. 信念
C. 道德
D. 友谊
16.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 (满分:2)
A. 为人民服务
B. 集体主义
C. 爱国主义
D. 人道主义
17.我国职业道德的核心和基础是( ) (满分:2)
A. 诚实守信
B. 办事公道
C. 爱岗敬业
D. 服务群众
18.在交往过程中要尊重别人的合法权益、尊重别人的感情,切不能以权压人、以势压人、我行我素、横行无忌。这体现了交往原则中的( ) (满分:2)
A. 平等原则
B. 真诚原则
C. 信用原则
D. 相容原则
19.我国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 ) (满分:2)
A. 为人民服务
B. 集体主义
C. 爱国主义
D. 人道主义
20.社会理想是指( ) (满分:2)
A. 对未来工作部门、工作种类及业绩的向往和追求
B. 对未来社会制度和政治结构的追求、向往和设想
C. 对未来的物质、精神、文化方面消费性生活的向往
D. 对未来道德关系、道德标准和道德人格的向往
21.“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体现人际交往中的( ) (满分:2)
A. 平等原则
B. 真诚原则
C. 友爱原则
D. 互助原则
22.最早产生的宪法是( ) (满分:2)
A. 英国宪法
B. 法国宪法
C. 美国宪法
D. 苏俄宪法
23.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是( ) (满分:2)
A. 中国宪法
B. 苏俄宪法
C. 朝鲜宪法
D. 罗马尼亚宪法
24.我国刑法规定的刑事责任年龄的起点是( ) (满分:2)
A. 18周岁
B. 14周岁
C. 16周岁
D. 10周岁
25.划分部门法的首要标准是( ) (满分:2)
A. 法的阶级属性
B. 法所调整社会关系的种类
C. 法的制定程序
D. 法的历史传统
26.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 ) (满分:2)
A. 社会公德
B. 集体主义
C. 为人民服务
D. 爱祖国
27.保持心理健康的最根本的方法是( ) (满分:2)
A. 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
B.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C. 成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D. 出现问题及时求助于心理咨询机构
28.依照集会游行示威法的规定,需要申请的集会、游行、示威,其负责人必须在举行日期的( )之前向主管机关递交书面申请。 (满分:2)
A. 10日
B. 3日
C. 5日
D. 6日
29.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是( ) (满分:2)
A. 社会主义制度
B.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政治协商制度
30.( )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 (满分:2)
A. 依法治国
B. 执法为民
C. 公平正义
D. 服务大局
31.外国人在我国领域以外对我国和我国公民犯罪,按我国刑法规定的最低刑为( )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我国刑法,但按照犯罪地法不受处罚的除外。 (满分:2)
A. 5年
B. 2年
C. 10年
D. 3年
32.爱国义作为人们的一种主观精神和行为状态,表现为爱国情感、爱国觉悟和爱国行为等不同层次并相互联系的发展阶段。其中,爱国主义的理性升华是( ) (满分:2)
A. 爱国情感
B. 爱国觉悟
C. 爱国行为
D. 爱国定义
33.我国对刑法溯及力所采取的原则是( ) (满分:2)
A. 从新原则
B. 从旧原则
C. 从旧兼从重原则
D. 从旧兼从轻原则
34.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是( ) (满分:2)
A. 《共同纲领》
B. 1954年宪法
C. 1975年宪法
D. 1982年宪法
35.人际关系是在社会生活中是( ) (满分:2)
A. 一切关系的总称
B. 两人之间的距离
C. 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往关系
D. 两人之间的距离
36.人们在长期社会生活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为社会公共生活所必需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是( ) (满分:2)
A. 社会公德
B. 职业道德
C. 家庭美德
D. 民法规则
37.被恩格斯称为简单“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是( ) (满分:2)
A. 《乌尔拉姆法典》
B. 《汉穆拉比法典》
C.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D. 《拿破仑法典》
38.宪法的制定与修改都要经过区别于( )的特别程序 (满分:2)
A. 普通法律
B. 一般法律
C. 特别法律
D. 基本法律
39.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 ) (满分:2)
A. 英国宪法
B. 法国宪法
C. 美国宪法
D. 苏俄宪法
40.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爱护公共财物,如对公园里的花木草地、街道两旁的电话邮筒,影剧院里的座位音响,马路上的井盖路标等加以保护,不损坏、不滥用、不浪费、不私占。这是属于( ) (满分:2)
A. 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B. 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
C. 家庭道德的基本要求
D. 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
41.退伍军人李某(男,32岁),在一次外出开会时,得知另一参加会议的代表吴某(男,31岁)也是转业军人,于是两人在整个会议期间,开会时坐在一起,吃饭时走在一起,乃至上街购物时也相约在一起。这主要反映了人际吸引规律中的( ) (满分:2)
A. 人格吸引
B. 邻近吸引
C. 仪表吸引
D. 相似吸引
42.“谁有病,谁吃药。”这一通俗说法生动反映了价值所具有的( ) (满分:2)
A. 个体性
B. 多维性
C. 时效性
D. 持久性
43.犯罪行为所直接作用的对象,刑法上称其为( ) (满分:2)
A. 犯罪客体
B. 犯罪结果
C. 犯罪对象
D. 危害结果
44.心理保健的核心内容是( ) (满分:2)
A. 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
B.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C. 加强自我心理调节
D. 求助于心理咨询机构
45.关于道德品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满分:2)
A. 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好坏由他对道德的认识所决定
B. 如果一个人做了一件好事就说明他是有道德的
C. “人之初,性本善”
D. 道德品质是在道德行为的基础上形成的
46.一人有难,众人相帮;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交往应遵循的( ) (满分:2)
A. 平等原则
B. 宽容原则
C. 互助原则
D. 真诚原则
47.思想道德修养的基础内容是( ) (满分:2)
A. 思想修养
B. 道德修养
C. 心理素质修养
D. 学习成才修养
48.欧洲大陆最早制定成文宪法是( ) (满分:2)
A. 英国宪法
B. 法国宪法
C. 美国宪法
D. 苏俄宪法
49.下列所举,不属于我国法的制定的基本原则是( ) (满分:2)
A. 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B. 法制统一,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C. 维护法的严肃性、稳定性和连续性的原则
D. 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原则
50.理想以其内容的不同为标准,可分为( ) (满分:2)
A. 科学理想和非科学理想
B. 长远理想和近期理想
C. 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
D. 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