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17秋《文学批评》在线作业参考
华师《文学批评》在线作业一、单选题:【20道,总分:40分】
1.根据作品容量的大小和篇幅的长短,可将戏剧文学区分为下列类别( ) (满分:2)
A. 情节剧与抒情剧 B. 歌剧与话剧
C. 独幕剧与多幕刷 D. 悲剧与喜剧
2.文本时间长度大于故事时间尺度的叙述是( )。 (满分:2)
A. 概略
B. 场景
C. 减缓
D. 省略
3.叙事性作品中情节的基本组成部分(或称情节的基本阶段)是( ) (满分:2)
A. 序幕、发展、高潮、结局
B. 开端、发展、结局、尾声
C. 序幕、高潮、结局、尾声
D.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4.在关于艺术起源问题的探索中,明确提出并系统阐述"游戏说"的理论家是( ) (满分:2)
A. 爱德华?泰勒与弗雷译
B. 席勒与斯宾塞
C. 普列汉诺夫与毕歇尔
D. 荣格与克罗齐
5.在我国文论史上,最先对诗歌中的作家作品风格进行类型研究的是( ) (满分:2)
A. 曹丕
B. 陆机
C. 刘勰
D. 钟嵘
6.自觉提倡“三一律”的文学思潮是( )。 (满分:2)
A. 现实主义
B. 自然主义
C. 现代主义
D. 古典主义
7.作家创作活动的动力是( ) (满分:2)
A. 表象记忆
B. 情绪记忆
C. 情感积累
D. 生活阅历
8.依据不同的艺术手法各自在作品中所表现的内容的不同,可将其区分为以下几种( ) (满分:2)
A. 隐喻、夸张、排比、对偶
B. 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C. 讽刺、反语、婉转、荒诞
D. 写实、浪漫、象征、魔幻
9.清末诗人黄遵宪提出的主张是( )。 (满分:2)
A. “小说界革命”
B. “不讲对仗”
C. “平民文学”
D. “我手写我口”
10.严格说来,文学作品是指( )。 (满分:2)
A. 文学文本
B. 文学语言组织
C. 文学形象系统
D. 经读者解读的文学文本
11.在文学活动中,当情与理不一致的时候,恰当的做法是( ) (满分:2)
A. 牵情就理
B. 存情去理
C. 牵理就情
D. 存理去情
12.被朱自清先生称为中国古代诗歌“开山的纲领”的是( )。 (满分:2)
A. “感物说”
B. “养气说”
C. “诗言志”
D. “诗缘情”
13.17 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文艺思潮的哲学基础是( ) (满分:2)
A. 经验主义
B. 实证主义
C. 唯理主义
D. 感觉主义
14.19世纪法国自然主义文艺思潮的哲学基础是( ) (满分:2)
A. 经验主义
B. 唯理主义
C. 实证主义
D. 实用主义
15.在西方文论史上,第一次对艺术表现说作出完整解释的理论家是( ) (满分:2)
A. 德谟克利特
B. 柏拉图
C. 欧盖尼?弗尔龙
D. 柏格森
16.寓言《守株待兔》中的“守株者”是( )。 (满分:2)
A. 圆形人物
B. 典型人物
C. 表意人物
D. 性格人物
17.直接运用巫术说来解释史前艺术的理论家是( ) (满分:2)
A. 爱德华?泰勒
B. 弗雷泽
C. 苏珊?朗格
D. 萨洛蒙?赖纳许
18.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中的第一个文学流派是( ) (满分:2)
A. 表现主义
B. 黑色幽默
C. 达达主义
D. 象征主义
19.叙事文本中最明显的叙述标记就是它的( ) (满分:2)
A. 情节
B. 主题
C. 标题
D. 题材
20.“每一种民族文化中,都有两种民族文化”的理论的提出者是( ) (满分:2)
A. 马克思
B. 恩格斯
C. 列宁
D. 毛泽东
二、多选题:【20道,总分:60分】
1.在我国文学史上,以作家在创作题材上的共同性来命名的文学流派有( ) (满分:3)
A. 边塞诗派
B. 江西诗派
C. 山水诗派
D. 田园诗派
E. 阳湖诗派
2.从创作动机在创作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来看,我们可以将创作动机区分为( ) (满分:3)
A. 主导动机
B. 积极动机
C. 非主导动机
D. 消极动机
E. 以上四项均对
3.文学作品形式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满分:3)
A. 从创作角度看,相似的内容可用不同的文学样式来表现
B. 从创作角度看,形式的高下优劣将直接影响内容的表达
C. 从发展角度看,一种形式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D. 从发展角度看,形式的变革可有力促进文学的快速发展
E. 从欣赏角度看,形式最先为读者所感知并可以单独欣赏
4.20 世纪 20 年代产生的英美新批评派的代表人物有( ) (满分:3)
A. 杰姆逊
B. 休姆
C. 理查兹
D. 兰索姆
E. 热奈特
5.典型和意境虽然都是主客观和谐统一的艺术形象,但各自统一的基点是不同的。典型与意境的统一基点分别是( )。 (满分:3)
A. 性格
B. 情节
C. 情感
D. 场景
E. 环境
6.在阶级社会里,文学之所以有阶级性,是因为( )。 (满分:3)
A. 文学反映的对象--社会生活存在阶级关系
B. 文学造型的材料--语言文字具有阶级特性
C. 文学表现的手段--艺术手法具有阶级色彩
D. 文学创作的主体--作家头脑具有阶级意识
E. 文学存在的方式--作品体裁具有阶级性质
7.典型人物性格的丰富性,通常有以下几种表现形态( )。 (满分:3)
A. 性格内容浑然如圆的多侧面性
B. 性格内容由表及里的多层次性
C. 性格上两种内容的相反相成性
D. 性格上两种内容的矛盾对立性
E. 性格上多种内容的杂然无序性
8.依据塑造艺术形象的不同方式来给文学作品进行类的划分,可将其区分为以下几个类别( )。 (满分:3)
A. 叙事类文学
B. 诗体类文学
C. 抒情类文学
D. 戏剧类文学
E. 影视类文学
9.属于现代主义创作方法的是( )。 (满分:3)
A. 象征主义
B. 田园诗歌
C. 古典主义
D. 荒诞派戏剧
10.以审美的方式掌握世界的特点是( ) (满分:3)
A. 以抽象的理性形式反映对象
B. 以具体的感性形式描绘对象
C. 以冷静的客观态度说明对象
D. 以浓烈的主观情思观照对象
E. 以观念性的图式去图解对象
11.一定的政治体制与政治观点及其变化,对文学的重要影响体现在( ) (满分:3)
A. 处于社会变革时期的政治以及激烈的阶级斗争,影响文学的方向和性质
B. 统治阶级的政策制度以及个人好恶,影响文学的内容与风格
C. 处于社会变革时期的政治以及激烈的阶级斗争,影响文学的繁荣或萧条
D. 不同时期的政治,影响文学的内容与风格
E. 统治阶级的政策制度以及个人好恶,影响文学的繁荣或萧条
12.叙事类文学中的典型人物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性格整体,它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 (满分:3)
A. 在生命性的基础上,普遍性与个性的统一
B. 在哲理化的基础上,抽象性与象征性的统一
C. 在形象性的基础上,理念性与经验性的统一
D. 在整体性的基础上,丰富性与特征性的统一
E. 在审美性的基础上,独创性与深刻性的统一
13.王增祺说“小说的语言是浸透了内容的”,这句话包含的意思有( )。 (满分:3)
A. 内容决定语言
B. 语言与内容相互渗透
C. 语言与内容同样重要
D. 语言与内容不可分割
E. 语言是独立于内容表达工具
14.文学的倾向性受制于作家的( )。 (满分:3)
A. 创作目的
B. 审美理想
C. 表现手法
D. 语言运用
15.在20世纪发展起来的各种文学批评方法中,具有普遍适应性的方法是( )。 (满分:3)
A. 心理学的方法
B. 系统论的方法
C. 人类学的方法
D. 控制论的方法
E. 信息论的方法
16.文学的文化意义包括( ) (满分:3)
A. 文学可以揭示人的生存境遇
B. 文学可以叩问人的生存意义
C. 文学可以沟通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
D. 文学可以揭示人的生存状况
E. 文学可以憧憬人类的未来
17.清代刘锡才将意境分为( )。 (满分:3)
A. 云雷奋发
B. 花鸟缠绵
C. 雪月空明
D. 大漠孤烟
E. 弦泉幽咽
18.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之所以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在于( ) (满分:3)
A. 没有典型环境,典型人物就不能形成
B. 典型环境是形成典型人物性格的基础
C. 典型环境也以典型人物的存在而存在
D. 典型环境制约着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
E. 典型人物对环境具有反作用
19.下列文学流派中属于西方现代主义范畴的是( ) (满分:3)
A. 自然主义
B. 表现主义
C. 象征主义
D. 存在主义
E. 超现实主义
20.形象思维的基本特征是( )。 (满分:3)
A. 直感性
B. 理念性
C. 蕴情性
D. 想象性
E. 审美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