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木老师 发表于 2017-11-4 13:25:25

华师17秋《现代教育技术B》在线作业资料

华师《现代教育技术B》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20道,总分:40分】
1.信息素养最初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Paul Zurkowski)于1974年提出,包括(    )、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三个层面          (满分:2)
    A. 技术素养    B. 信息形态
    C. 信息伦理    D. 文化素养
2.1936年,我国最早的教育技术刊物(    )周刊在上海出版          (满分:2)
    A. 《有声电影教育》
    B. 《现代教育技术》
    C. 《盲童教育》
    D. 《女子体育》
3.关于行动研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满分:2)
    A. “行动研究”的兴起,始于20世纪30、40年代的英国
    B. 行动研究法是一种适合于广大教育技术实际工作者的研究方法
    C. 行动研究是从实际工作需要中寻找课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
    D. 在对“行动研究”的众多定义中,比较明了的当推埃里奥特(1991)的定义
4.信息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以及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促使传统教育发生彻底变革,这种变革的当务之急是改革教育的结构、内容和方式。我们应该(    )          (满分:2)
    A. 树立现代化的教育思想和观念
    B. 改革教育目标和内容
    C. 改革教育形式和方法
    D. 构建新型教学模式
5.(    )是多媒体课件的核心部分          (满分:2)
    A. 信息呈现
    B. 课件导入
    C. 用户控制
    D. 自动控制
6.下列不属于网络教学模式的特点是(    )          (满分:2)
    A. 开放性、协作性
    B. 交互性、共享性
    C. 实时性、个别化
    D. 创新性、时效性
7.信息化学习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上或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可被学习者利用的一切(    )材料          (满分:2)
    A. 技术
    B. 多媒体
    C. 资源
    D. 信息
8.(    )无线电广播、有声电影、录音机先后在教学中获得应用,人们开始在文章中使用视听教育的术语          (满分:2)
    A. 20世纪30年代后期
    B. 20世纪30年代前期
    C. 19世纪末
    D. 19世纪初
9.前端播出平台由主前端播出平台和辅助前端播出平台两部分组成(    )          (满分:2)
    A. 电视栏目
    B. 音频信号编码
    C. 系统软件
    D. 辅助前端播出平台
10.多媒体课件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    )、学习者控制、信息呈现、提供帮助和课件结束          (满分:2)
    A. 课件导入
    B. 课件制作
    C. 课件设计
    D. 课件开发
11.不属于教育信息资源的特点是(    )          (满分:2)
    A. 多样性
    B. 创造性
    C. 便捷性
    D. 时效性
12.(    )是信息化环境下教学设计的首要原则          (满分:2)
    A. 以学为中心
    B. 单元教学目标分析
    C. 信息资源查找与设计
    D. 信息资源查找
13.教育信息资源从狭义上讲主要指(    )          (满分:2)
    A. 人力资源
    B. 教学资源
    C. 物力资源
    D. 信息资源
14.目前,教育技术研究最前沿的两个领域是(    )与课程整合和网络教育          (满分:2)
    A. 教学资源建设
    B. 多媒体技术
    C. 信息技术
    D. 计算机技术
15.通常所说的现代教学媒体是指(    )          (满分:2)
    A. 黑板,教科书,图片等
    B. 教室,校园,周围社区等
    C. 班风,校规,校纪等
    D. 投影,录像,录音,电子计算机等
16.(    )年美国教育协会视觉教学分会正式改名为视听教育分会          (满分:2)
    A. 1947
    B. 1950
    C. 1960
    D. 1966
17.不属于获取多媒体课件的核心部分的搜索工具(    )          (满分:2)
    A. 主题目录
    B. 搜索引擎
    C. 网上数据库
    D. 元搜索引擎
18.关于我国的教育技术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满分:2)
    A. 我国的现代教育技术萌芽于19世纪20年代,起步于30年代,至今已走过70多年的风雨历程
    B. 20世纪20年代起,我国教育界就尝试利用电影、幻灯等媒体作为教学工具
    C.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转型期
    D. 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我国的教育技术几乎没有什么发展
19.下列不属于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的原则的是(    )          (满分:2)
    A. 易操作原则、形象化原则
    B. 模块化原则、小型化原则
    C. 系统化原则、可行性原则
    D. 网络化原则、智能化原则
20.(    )把行动研究定义为:“由社会情境(教育情景)的参与者,为提高对所从事的社会或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为加深对实践活动及其所依赖背景的理解而进行的反思研究。”          (满分:2)
    A. 埃里奥特
    B. 凯米斯
    C. 勒温
    D. 科利尔
二、多选题:【15道,总分:30分】

1.微格教学又称微型教学,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利用先进的媒体信息技术,依据(    ),分阶段系统培训教师教学技能的活动。          (满分:2)
    A. 反馈原理
    B. 教学评价理论
    C. 试听原理
    D. 远程操作
2.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包括前端播出平台、(    )、信息管理系统等五部分          (满分:2)
    A. 终端接收站点
    B. 辅助教学网络
    C. 中心教学资源库
    D. 辅助前端播出平台
3.探究性教学有哪些基本特征(    )          (满分:2)
    A. 学习者围绕科学性问题展开探究活动
    B. 学习者获取可以帮助他们解释和评价科学性问题的证据
    C. 学习者要根据事实证据形成解释,对科学性问题做出回答
    D. 学习者要交流和论证他们所提出的解释
4.在教育领域,卫星IP接收系统的基本功能表现为(    )          (满分:2)
    A. 接收卫星数据广播
    B. 播放多媒体教学资源
    C. 教务和教学的办公应用
    D. 连通因特网
5.信息化学习平台与工具主要有以下几种(    )          (满分:2)
    A. 认知工具
    B. 交流工具
    C. 问题解决与决策工具
    D. 效能工具和支持评测工具
6.信息素养包括(    )          (满分:2)
    A. 文化素养
    B. 信息意识
    C. 信息技能
    D. 信息发展
7.关于信息化学习环境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满分:2)
    A. 环境的开放性
    B. 资源的共享性
    C. 学习界面的人本性
    D. 学习过程的协作性
8.下列属于信息化学习环境中的基础设施的是(    )          (满分:2)
    A. 多媒体计算机
    B. 多媒体教室网络
    C. 校园网
    D. 因特网
9.中心教学资源库是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内容中心,主要通过辅助教学网络发布各种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    )          (满分:2)
    A. IP数据节目
    B. 视频节目
    C. 语音广播节目
    D. 电视节目
10.美国教育技术的四个发展阶段(    )          (满分:2)
    A. 视觉教育阶段
    B. 视听教育阶段
    C. 视听传播阶段
    D. 教育技术阶段
11.教育信息资源的特点(    )          (满分:2)
    A. 多样性
    B. 便捷性
    C. 共享性
    D. 时效性
12.行动研究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每一个螺旋发展圈包括四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环节,即(ABCD)四个循环阶段          (满分:2)
    A. 计划
    B. 行动
    C. 观察
    D. 反思
13.校园网由哪些基本结构组成(    )          (满分:2)
    A. 网络布线
    B. 交换设备
    C. 服务器
    D. 工作站和管理服务软件系统
14.信息化学习具有哪些的特点(    )          (满分:2)
    A. 信息化学习使学习内容更具实效性
    B. 信息化学习使学习内容探究具有多层次性
    C. 信息化学习使学习内容和资源的获取具有随意性
    D. 信息化学习使学习内容更具有操作性
15.多媒体网络教室主要由哪两部分组成(    )          (满分:2)
    A. 计算机网络系
    B. 网络教学系统
    C. 信息技术系统
    D. 教学技术系统
三、判断题:【15道,总分:30分】

1.交流工具可以支持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实时和非实时的沟通,除了传递教学信息外,还有支持情感学习目标的意义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学校中各学科的教师是教育技术实践领域的主力军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信息化学习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上或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可被学习者利用的一切多媒体材料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微格教学设施包括主控室、微格教室和多媒体教室三部分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信息化学习环境的基础是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化环境,其最核心功能的是数字化的信息处理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教育技术是涉及教育、心理、信息技术等学科的一个交叉学科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多媒体教室也称多媒体演示室,是根据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将多媒体计算机、投影、录音、录像等现代教学媒体结合在一起而建立起来的综合教学系统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所谓校园网就是把分布在校园不同地点的多台计算机连接,按照网络协议相互通信,以共享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为目标的网络系统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信息化的学习环境,经过数字化信息处理具有信息显示多媒体化、信息网络化、信息处理智能化和教学环境虚拟化的特征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教学设计理论为提高教师素质,发展教师教学设计及实施能力提供了有力的思想和方法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1936年,我国最早的教育技术刊物《现代教育技术》周刊在北京出版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信息素养的概念是从图书馆检索技能发展和演变过来的,最早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Paul Zurkowski)在1974年提出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1969年,美国教育传播和技术协会(AECT)成立,首次提出教育技术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定义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学习者控制是多媒体课件的核心部分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指的是学生在课程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华师17秋《现代教育技术B》在线作业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