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老师 发表于 2017-11-5 10:14:58

地大17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12

地大《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
1.有人认为世界上各种生物物种是永恒不变的。这是一种()          (满分:4)
    A.形而上学观点    B.相对主义观点
    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2.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          (满分:4)
    A.最高标准
    B.唯一标准
    C.必要标准
    D.价值标准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上的根本变革,这表明()。          (满分:4)
    A.马克思主义哲学已成为“科学之科学”
    B.马克思主义哲学穷尽了一切真理
    C.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思想继续向前推进的新起点
    D.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思想发展的顶峰
4.判断某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主要标志是()。          (满分:4)
    A.劳动产品分配是否平等
    B.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
    C.是否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状况
    D.公有化程度的高低
5.“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个观点是()。          (满分:4)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形而上学的观点
    C.取消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观点
    D.夸大了客观条件作用的观点
6.有些同志在工作中单纯凭自己的经验办事,轻视理论的指导作用。他们在认识论上犯了()。          (满分:4)
    A.类似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B.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C.类似客观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D.类似经验论的错误
7.下列现象属于因果联系的是()。          (满分:4)
    A.昼夜交替
    B.寒来暑往
    C.磨擦发热
    D.电闪雷鸣
8.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          (满分:4)
    A.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是否承认社会发展有规律性
    D.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
9.唯物史观认为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表现在他们是()。          (满分:4)
    A.历史进程的决定者
    B.历史任务的发起者.参与者和组织
    C.历史活动的主体力量
    D.历史规律的制定者
10.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要掌握分寸,适可而止,防止“过”和“不及”。这在哲学上符合()          (满分:4)
    A.内因和外因关系的原理
    B.度是质和量的统一的原理
    C.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
    D.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
11.主观唯心主义者贝克莱认为:“物是感觉的复合”,本质是一种“虚无”。这种看法的错误在于()。          (满分:4)
    A.只承认现象的客观性,否认了本质的客观性
    B.只承认本质的客观性,否认了现象的客观性
    C.既否认了现象的客观性,又否认了本质的客观性
    D.既肯定了感觉的客观性,又肯定了物的客观性
12.自由王国作为历史观的范畴,是指()。          (满分:4)
    A.人们摆脱了盲目必然性的奴役,成为社会.自然及自身的主人
    B.人们摆脱了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的制约,从而实现了自由
    C.人们完全认识了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从而获得了自由
    D.人们实现了绝对自由
13.质变中量的扩张是指()。          (满分:4)
    A.事物质变前的量变
    B.事物质变过程中的量变特征
    C.质变边疆不断地发生
    D.量变过程中局部的质变
14.社会形态是()。          (满分:4)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
    C.自然和社会的统一
    D.地理环境和政治制度的统一
15.“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是一种()。          (满分:4)
    A.不可知论的观点
    B.相对主义的观点
    C.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D.形而上学的观点
16.真理多元论的错误实质在于()。          (满分:4)
    A.承认真理的相对性
    B.否认真理的客观性
    C.曲解真理的具体性
    D.强调真理的全面性
17.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社会发展的()。          (满分:4)
    A.两种不同的道路
    B.两种不同的状态
    C.两种不同的方式
    D.两种不同的结果
18.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          (满分:4)
    A.深入实际,了解情况
    B..认真思考,形成理论
    C.精心安排,制定计划
    D.执行计划,付诸实践
19.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          (满分:4)
    A.物质性
    B.存在性
    C.可知性
    D.运动性
20.在社会历史领域中,区别新生事物与旧事物只能()。          (满分:4)
    A.以出现时间先后顺序为依据
    B.以外在形式和现象上是否新奇为依据
    C.以是否符合历史前进方向为依据
    D.以暂时的力量强弱为依据
二、多选题:
21.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待唯心学主义哲学的正确态度的有()。          (满分:4)
    A.全盘否定,划清界限
    B.具体分析,批判继承
    C.认清其本质,揭露其错误
    D.剖析其根源,指出其危害
2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          (满分:4)
    A.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B.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C.多数和少数的关系
    D.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23.下列命题中属于揭示事物本质的有()。          (满分:4)
    A.水往低处流
    B.日出于东落于西
    C.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D.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24.割裂形式和内容的关系会导致()。          (满分:4)
    A.形式主义
    B.形式虚无主义
    C.相对主义
    D.诡辩论
25.个人和集体的辩证关系表现为()。          (满分:4)
    A.个人依赖集体,无集体即无个人
    B.个人代表集体,有个人就不必有集体
    C.集体依赖个人,无个人即无集体
    D.集体代表个人,有集体就不必有个人
地大《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
1.区别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满分:4)
    A.事物变化持续时间的长短
    B.事物量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C.事物的质变是否引起了新的量变
    D.事物的变化是否顺利和显著
2.主观唯心主义者贝克莱认为:“物是感觉的复合”,本质是一种“虚无”。这种看法的错误在于()。          (满分:4)
    A.只承认现象的客观性,否认了本质的客观性
    B.只承认本质的客观性,否认了现象的客观性
    C.既否认了现象的客观性,又否认了本质的客观性
    D.既肯定了感觉的客观性,又肯定了物的客观性
3.在社会意识诸种形式中起核心作用的是()。          (满分:4)
    A.宗教思想
    B.政治思想
    C.艺术
    D.道德
4.“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是一种()。          (满分:4)
    A.不可知论的观点
    B.相对主义的观点
    C.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D.形而上学的观点
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上的根本变革,这表明()。          (满分:4)
    A.马克思主义哲学已成为“科学之科学”
    B.马克思主义哲学穷尽了一切真理
    C.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思想继续向前推进的新起点
    D.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思想发展的顶峰
6.庸俗唯物主义在意识本质问题上的错误是()。          (满分:4)
    A.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
    B.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C.过分强调意识的主观性
    D.抹煞了意识的主观性
7.非意识形态的社会意识形式包括()。          (满分:4)
    A.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
    B.阶级心理和民族心理
    C.自然科学.思维科学以及部分社会科学
    D.艺术.道德.宗教和哲学
8.意识是()。          (满分:4)
    A.一切事物都具有的现象
    B.人类和动物共有的现象
    C.人类独有的现象
    D.植物.动物.人类普遍具有的现象
9.下列选项中,强调外部条件在事物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满分:4)
    A.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
    B.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
    C.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D.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10.质变中量的扩张是指()。          (满分:4)
    A.事物质变前的量变
    B.事物质变过程中的量变特征
    C.质变边疆不断地发生
    D.量变过程中局部的质变
11.判断某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主要标志是()。          (满分:4)
    A.劳动产品分配是否平等
    B.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
    C.是否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状况
    D.公有化程度的高低
12.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          (满分:4)
    A.动力和源泉
    B.现象和本质
    C.状态和形式
    D.方向和道路
13.认识的客体是()          (满分:4)
    A.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
    B.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
    C.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
    D.外部自然界
14.在运动和物质的关系问题上,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是()。          (满分:4)
    A.不可知论的观点
    B.唯心主义的观点
    C.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D.形而上学的观点
15.认识论上两条根本对立的路线是(()。          (满分:4)
    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B.“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
    C.能动的反映论和直观的反映论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16.在人的依赖性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满分:4)
    A.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进行
    B.是在完全自由平等的社会关系中独立进行的
    C.是在等级森严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
    D.是人与人的普遍联系中进行的
17.从动物心理发展为人类意识,起决定作用的是()          (满分:4)
    A.社会性劳动
    B.直立行走
    C.人脑的形成
    D.语言的产生
18.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最基本的前提是()。          (满分:4)
    A.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
    B.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
    C..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D.对保守思想的彻底克服
19.“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个观点是()。          (满分:4)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形而上学的观点
    C.取消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观点
    D.夸大了客观条件作用的观点
20.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这是()。          (满分:4)
    A.相对主义的观点
    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拆衷主义的观点
    D.诡辩论的观点
二、多选题:
21.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其表现有()。          (满分:4)
    A.生产方式直接决定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
    B.生产方式决定整个社会的面貌
    C.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D.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22.人类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满分:4)
    A.精神的
    B.物质的
    C.实践的
    D.自然的
23.在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中()。          (满分:4)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4.下列各项属于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发展作用表现的有()。          (满分:4)
    A.由科学技术因素造成的劳动生产率越来越高
    B.由科学技术因素造成的经济增长率越来越高
    C.自然科学从理论突破到新产品试制成功的周期日益缩短
    D.科学技术的作用使生产力的发展明显地呈现出加速度的趋势
25.割裂形式和内容的关系会导致()。          (满分:4)
    A.形式主义
    B.形式虚无主义
    C.相对主义
    D.诡辩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地大17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