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答案 发表于 2017-11-7 11:22:32

华师17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线作业参考

华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25道,总分:50分】
1.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是(    )          (满分:2)
    A. 物质资料的生产    B. 生产资料所有制以及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结合方式
    C. 社会生产力    D. 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方面的关系
2.生产力自身内在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          (满分:2)
    A. 构成生产力系统的诸要素之间的矛盾和矛盾的不断解决
    B.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巨大作用
    C. 生产关系领域中的不断变革
    D.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3.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根据,是根据资本不同部分(    )          (满分:2)
    A. 在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
    B. 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不同作用
    C. 在使用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
    D. 周转速度的不同
4.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劳动力商品所创造的全部价值包括(    )          (满分:2)
    A. 商品价值
    B. 剩余价值
    C. 劳动力自身的价值
    D. 劳动力自身价值和剩余价值
5.一本书售价18元5角,这里的“元、角”是(    )          (满分:2)
    A. 价格标准
    B. 价值尺度
    C. 观念货币
    D. 货币价值
6.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它是在(    )          (满分:2)
    A. 同类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B. 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C. 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D. 商品的生产者和销售之间的关系中实现的
7.垄断资本国际化和各种形式的国际垄断组织的实质是(    )          (满分:2)
    A. 谋求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B. 谋求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各国共同发展
    C. 谋求经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协调发展
    D. 谋求私人垄断资本或国家垄断资本的共同利益
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满分:2)
    A.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深化与发展
    B. 危机频繁爆发,要求国家干预经济
    C. 经济全球化趋势,要求政策的国际协调
    D. 国内劳资矛盾尖锐化的结果
9.生产资料是(    )          (满分:2)
    A. 人的劳动与劳动资料的总和
    B. 人的劳动与劳动对象的总和
    C. 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的总和
    D. 劳动资料与劳动管理的总和
10.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持有垄断企业的小额股票表明(    )          (满分:2)
    A. 人人都成为有产者
    B. 工人成为企业的主人
    C. 垄断资产阶级失去了生产资料所有权
    D. 工人的雇佣劳动地位并未改变
11.“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领域中产生,但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而产生”这句话的意思是(    )          (满分:2)
    A. 剩余价值可以在流通中产生,也可以在生产中产生
    B. 剩余价值既不在流通中产生,也不在生产中产生
    C. 剩余价值在生产中产生,但要以流通为条件
    D. 剩余价值在流通中产生,但要以生产为条件
12.平均利润率具有下降趋势的原因是(    )          (满分:2)
    A. 剩余价值率的降低
    B. 社会资本平均有机构成提高
    C. 可变资本绝对量的减少
    D. 工人劳动时间缩短
13.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    )          (满分:2)
    A.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B. 劳动力成为商品
    C. 生产资料可以买卖
    D. 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
14.币能够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因为货币(    )          (满分:2)
    A. 有特殊价值尺度的职能
    B. 充当流通手段的职能
    C. 是商品的交换的媒介
    D. 自身也有价值
15.社会生产中的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    )          (满分:2)
    A. 社会生产关系
    B. 社会生产力
    C. 生产工具
    D. 生产资料
16.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          (满分:2)
    A. 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B.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C. 价值形成过程和使用价值生产过程的统一
    D. 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17.商品生产是(    )          (满分:2)
    A. 以消费主目的而进行的生产
    B. 以供自己使用而进行的生产
    C. 无偿供给他人而进行的生产
    D. 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的生产
18.土地价格等于(    )          (满分:2)
    A. 地租与利息率的比率
    B. 地租与土地资本的比率
    C. 地租与借贷资本的比率
    D. 地租与平均利润率的比率
19.在同一劳动时间内,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生产出的商品数量和单位商品价值量都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是(    )          (满分:2)
    A. 商品数量增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
    B. 商品数量减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增大
    C. 商品数量增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减少
    D.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
20.凡是商品一般都是(    )          (满分:2)
    A. 人们劳动的产品
    B. 自然界存在的物品
    C. 属于私人所有的产品
    D. 供生活消费的物品
21.马克思在研究商品时,之所以考察商品的使用价值,因为使用价值是(    )          (满分:2)
    A. 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
    B. 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
    C. 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实体
    D. 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22.政治经学是      (    )          (满分:2)
    A. 既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学科
    B. 研究家庭管理的学科
    C.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专用语
    D. 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
23.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    )          (满分:2)
    A. 工业资本
    B. 银行资本
    C. 金融资本
    D. 产业资本
24.某资本家投入资本100万元,用于购买生产要素(生产资料80万元,劳动力20万元),经过生产过程生产出的商品价值为130万元,其剩余价值率为(    )          (满分:2)
    A. 10%
    B. 150%
    C. 200%
    D. 250%
25.当代资本主义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    )          (满分:2)
    A. 国际卡特尔
    B. 混合联合公司
    C. 国际托拉斯
    D. 跨国公司
二、多选题:【25道,总分:50分】

1.剩余价值的具体转化形式有(    )          (满分:2)
    A. 工资
    B. 成本
    C. 利润
    D. 利息
2.国家集团形式和国际垄断同盟的产生和发展,是(    )          (满分:2)
    A. 资本国际化和生产国际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B.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础上,由政府出面组建的国际垄断联合组织
    C.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关系和经济政策进行国际调节的新形式
    D. 适应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
    E. 对缓解各国面临的共同性问题和矛盾,推动各国经济发展有一定促进作用
3.纺织厂的资本家购买的用于生产的棉花属于(    )          (满分:2)
    A. 不变资本
    B. 固定资本
    C. 可变资本
    D. 流动资本
    E. 商品资本
4.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输出的特点是(    )          (满分:2)
    A. 发达国家之间的资本对流,超过了向落后国家的资本输出
    B. 主要投资领域已从采掘业和农业转向制造业和服务业
    C. 国家资本输出成为资本输出的重要形式
    D. 直接投资成为私人资本输出的重要形式
    E. 资本输出成了发达国家帮助落后国家发展民族经济的重要手段
5.在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时,决定流通客观需要的货币量的因素是(    )          (满分:2)
    A. 商品价格水平
    B. 待售商品数量
    C. 货币发行量
    D. 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
    E. 职工工资水平
6.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    )          (满分:2)
    A. I (c+v+m)= I c+II c
    B. I(c+v+m)= I(c+
7.所有权和使用权发生分离的场合有(    )          (满分:2)
    c)+II(c+
8.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的过程,同时也是(    )          (满分:2)
    c)
    C. I (v+
9.生产工具(    )          (满分:2)
    v+m/x)= II(c+
1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获得了新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主要有(    )          (满分:2)
    c)
    D. II(c+v+m)= I(v+m)+II(v+m)
    E. II(c+v+m)= I(v+
11.商品二因素的关系是(    )。          (满分:2)
    v+m/x)+II(v+
12.提高资本周转速度给资本所有者带来的好处有(    )          (满分:2)
    v+m/x)
13.纺织厂的资本家购买的用于生产的棉花属于(    )          (满分:2)
    A. 资金借贷
    B. 土地租赁
    C. 赊购赊销
    D. 劳动力买卖
    E. 组建股份公司
1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会导致(    )          (满分:2)
    A. 生产要素在不同部门之间流动的过程
    B.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过程
    C. 超额利润消失的过程
    D.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过程
    E. 资本家集团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过程
15.下列属于固定资本无形磨损的有(    )          (满分:2)
    A. 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进的因素
    B. 在生产资料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
    C. 是社会生产力起着最重要的作用
    D. 是划分经济发展时期的主要标志
    E. 在生产中起着最根本的作用
16.流动资本的实物存在形式是(    )          (满分:2)
    A. 混合联合公司成为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
    B. 私人垄断资本普遍采取股份公司的企业组织形式
    C.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成为经济生活强有力的支配者
    D. 跨国公司成为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主要组织形式
    E. 出现了由国家出面组建的国际垄断联合组织
17.垄断价格(    )          (满分:2)
    A. 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
    B. 使用价值的存在不以价值的存在为前提
    C.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D. 价值是使用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E. 二者没有矛盾
18.二次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中,出现即斗争又联合的态势的原因是(    )          (满分:2)
    A. 提高剩余价值率
    B. 增加年剩余价值额
    C. 节省预付资本
    D. 减少固定资本的有形损耗
    E. 减少固定资本的无形损耗
19.在商品经济运行中,价值、价格、供求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          (满分:2)
    A. 不变的资本
    B. 固定资本
    C. 可变资本
    D. 流动资本
    E. 商品资本
20.商品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所以价格的变化(    )          (满分:2)
    A. 相对过剩人口形成
    B. 利润率提高
    C. 可变资本在总资本中比例降低
    D. 资本周转速度减缓
    E. 平均利润率下降
21.资本循环过程中依次采取的资本职能形式有(    )          (满分:2)
    A. 机器设备因使用而造成的老化
    B. 因劳动生产率提高造成的现有设备贬值
    C. 厂房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D. 发明出更便宜更高效的新机器取代老设备
    E. 因自然力作用造成的厂房设备老化
22.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是(    )          (满分:2)
    A. 劳动资料
    B. 劳动对象
    C. 劳动力
    D. 劳动生产品
    E. 计算工具
23.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    )          (满分:2)
    A. 是垄断组织凭借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获得高额垄断利润的市场价格
    B. 由生产成本加垄断利润构成
    C. 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形式
    D. 使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发生变化
    E. 是垄断组织对商品价值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分配的工具
24.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要求,应该建立(    )。          (满分:2)
    A. 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力量对比有了变化
    B. 争夺销售市场、投资场所、原料产地的斗争尖锐化
    C. 资本和生产的国际比,增强了各国利益上的共同性和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性
    D. 通过国际间的对话、谈判和政策协调,消除了彼此间的矛盾
    E. 国际国内竞争,相互交织,更趋激烈
25.股票(    )          (满分:2)
    A. 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B. 价格受价值影响,随供求关系变化而变化
    C. 价格由价值决定,反映价值并反映供求关系
    D. 价格由价值决定,反映价值但不反映供求关系
    E. 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影响又制约供求关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华师17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线作业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