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与心理学》模拟自测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7-17 09:39: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楼主| 发表于 2019-7-17 09:3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儿童发展与心理学》模拟自测题2
一.选择题
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C)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A.0—8.9岁  B.0—3岁  C.0—6岁 D.0—13.14岁
2.以时间为标准,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研究的方法属于(A)
A.横向研究  B.纵向研究  C.平行研究  D.实证研究
3.对一组或一个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特点的方法称为(B) A.横向研究B.纵向研究C.平行研究D.实证研究 4.下列属于新生儿无条件反射的是(A)。
A.抓握反射B.吮吸反射C.转向反射D.张嘴                                   5.大脑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是 (A)
A.大脑皮层抑制机能的发展B.大脑皮层兴奋机能的发展C.神经兴奋过程的发展D.条件反射的出现。
6.第二信号系统的出现是在(A)
A.出生后的下半年起  B.出生后一年  C.出生起  D.出生后两年 7.一般认为,婴儿从(D)起开始对颜色有分化反应。
A.生后1个月  B.生后2个月   C.生后3个月  D.生后4个月 8.设置视崖装置以检查儿童深度知觉的心理学家是(A) A.吉布森和福克 B. 皮亚杰   C.维果斯基   D.福禄贝尔 9.幼儿的记忆以(B)为主。
A.有意记忆  B.无意识记忆 C.再认记忆 D. 重复记忆
10.儿童通过多次尝试,通过拉桌布取得放在桌布中央的球,下次在看到床单上的球就会通过拉床单来拿到手。此阶段孩子的思维处于(B)。
A.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B.直觉行动思维阶段  C.抽象思维阶段  D.具体思维阶段   11.直觉行动思维直到学龄时期,也仍然是“概念智力”的一个基础,这段话出自(A) A.皮亚杰  B.吉布森和福克  C.维果斯基   D.福禄贝尔 12.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儿童依靠(B)进行思考 A.动作  B.表象  C.语言  D.形象
13.婴儿的行为与效果之间还没有分化,行动还没有目的,该阶段的行为模式处于(B) A.反射练习时期  B.习惯动作时期  C.有目的动作形成时期  D.感知行动时期 14.婴儿的动作与目的与手段已经分化,智慧动作出现,该阶段的行为模式处于(D)  A.反射练习时期B.习惯动作时期C.有目的动作形成时期D.手段与目的分化并协调期。 15.在(A)阶段,儿童形成物体永久性意识,并有了最早期的内化动作。 A.感知运算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6.在(B)阶段,儿童开始认识事物的属性。
A.直觉运动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形式运算思维 17.获得守恒性和可逆性概念是在(C)阶段?
A.感知运算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8.“三山实验”说明了该阶段儿童思维处于(A)。
A.自我中心  B.他我中心   C.自我—他我中心  D.超越自我中心。                       
19.“三座山试验”的设计者是(B)
A.维果斯基  B.皮亚杰  C.蒙台梭利  D.福禄贝尔
21.(A)是婴儿的第一个社会性行为?
A.微笑  B.哭泣  C.愤怒  D.张嘴
23.(A)是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标准而引起的情感。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D.依恋感
24.在人的各种个性心理特征中,(B)是最早出现的,也是变化最缓慢的。 A.个性    B.气质    C.能力    D.性质
25.孤儿园孩子往往没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行为,也不能建立起对人对已的信任。这是因为他们缺乏(A)。   
A.早期依恋关系  B.正常母爱  C.细心照料  D.必需的营养  
26.随着认知和言语水平的提高,儿童的自我中心减少,能从母亲的角度看问题,这一阶段处于依恋的(D)阶段?
A.无分化阶段  B.低分化阶段  C.依恋形成阶段  D.修正目标的合作阶段
27.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儿童,在与周围人们的交往中,逐渐形成两种不同性质的关系,哈普特称之为(A)
A.垂直关系和水平关系 B.上下关系和水平关系C.垂直关系和横向关系 D.横向关系和水平关系
28.下列不是儿童自我中心语言范畴的有(D)。  
A.重复  B.独白  C.双人或集体独白  D.命令                                    
29.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在同伴群体中评价标准出现前,(B)是对儿童最有影响力的人。 A.年长同伴  B.教师  C.家长  D.其他同伴                                             30.下列(D )不属于亲社会行为?
A.谦让  B. 帮助  C.合作 D.攻击性行为  
31.家庭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的影响主要通过(A)机制起作用。
A.奖励和示范  B.批评  C.教育  D.表扬
32.儿童在评定行为是非时总采取极端的态度,不是好的就是坏的,该阶段是(B)  A.前道德阶段   B.他律道德阶段  C.自律道德阶段  D.道德理想阶段                    33.在(A )阶段儿童的行为不能用简单的道德标准加以评价.  
A.前道德阶段  B.道德他律阶段  C.自律道德阶段  D.道德理想阶段 34.道德两难故事法是谁研究时用的?(B)  
A.皮亚杰  B.柯尔伯格  C.维果斯基  D.福禄贝尔
35.下面哪一阶段不是柯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学说提到的?(A)  A.他律道德水平  B.前习俗水平  C.习俗水平  D.后习俗水平 36.判断是非能注意到家庭和社会的期望的儿童处于(B)  A.后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前习俗水平  D.超习俗水平 37.对是非判断取决于行为后果的儿童处于 (C )
A.后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前习俗水平  D.超习俗水平 38.普遍的道德原则定向的儿童处于(A)  
A.后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前习俗水平  D.超习俗水平
39.无论是皮亚杰的理论还是柯尔伯格的理论,他们都强调(A)对道德成熟的影响。 A.认知能力  B.智力  C.成熟   D.教养                                 40.哪个阶段的儿童能对自己所画的图形赋予意义(B)  A.涂鸦期  B.象征期  C.联想期  D.定形期
41.下列哪类游戏随年龄增大而减少(B)  
A.独自游戏  B.平行游戏  C.联合游戏  D.合作游戏
二.判断
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阐明学前儿童心理的特征和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趋势及心理发展变化的机制。(对)                                                      2.儿童心理的发展是数量的各界或直观的位置移动。(错)
3.个体心理的发展不能脱离社会环境反映的是心理发展的社会性特征。(对) 4.发展的连续性重点描述量的增减。(对) 5.发展的阶段性揭示质的变化。(对)
6.遗传具有重要作用,它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对) 7.对于胎儿首先发展起来的是神经系统的高级部位。(错) 8.六七的儿童的脑重已基本接近成人的脑重。(对) 9.明确的条件反射的出现被认为是心理发生的标志。(对)
10.母亲产生的长时间不良情绪对胎儿的身体和精神会产生影响。(对)
三.简答
1、简述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发展的生物性和社会性;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发展的普遍性与差异性;
2、简述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阐明学期儿童心理的特征和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趋势;揭示儿童心理发展变化的机制。
3、简述儿童大脑机能发展的主要表现阶段:条件反射的形成和巩固;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增强;第二信号系统协同活动的发展等几个方面。
4、简述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以无意识记忆为主;机械记忆和意义识记忆是儿童识记的两种方法并较多地运用机械记忆;再认好于回记忆;具有自传体记忆能力;有特殊的记忆恢复现象。
5、简述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直觉行动思维阶段;具体形象思维阶段;抽象逻辑思维阶段。
6、简述儿童产生惧怕的原因:熟悉环境的改变;被他人惧怕情绪感染;后天经验所致。 7、简述儿童的自我中心语言及其表现范畴:儿童不考虑与谁说话,也不在乎对方是否听他说话而自己讲话。分重复、独白、双人或集体独白。
8、简述依恋及其表现:依恋是婴儿与母亲或其他养育者之间形成的亲密持久的情感关系。通常表现为微笑、啼哭、吮吸、喊叫、抓握、依偎和跟随等,以此表达对依恋对象的依恋关系。
9、试述依恋的特征:依恋对象具有选择性;有亲近行为;能从依恋关系中获取慰藉和安全感;依恋关系的破裂会导致分离焦虑和痛苦;双方在情感和行为上有协调性。
10、简述安沃斯提出的儿童依恋的模式类型:焦虑——回避型;安全型;焦虑——反抗型。 11、简述2—6岁儿童语法结构的发展趋势:从浑浊—体到逐步分化;句子结构从简单到复杂;句子结构从不完整到完整;句子长度由短到长。
12、简述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环境因素;认知因素;移情;强化。
13、简述处于他律道德阶段儿童特点:对规则的理解:规则是万能不变的 ;评定行为的态度是极端的;判断行为根据后果大小; 把惩罚看成是天意,赞成严厉的处罚;单方面尊重权威,遵守成人标准和成人规则。
14、以社会性参与程度可将游戏分为几类:独自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
四.论述
1、试述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
     (1)探索学前儿童心理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充实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体系,促进心理科学的发展。(2)为一切有关儿童的实际工作提供科学依据。首先为学前教育提供心理学依据;其次,儿童心理学为儿童心理健康、儿童医疗和保健提供必要的知识。(3)儿童心理学对一切与儿童有关的法律条文的制定、对儿童文学艺术的创作、儿童出版物的策划和装帧、儿童玩具的设计和制作、儿童服装的设计、儿童食品的开发和调配等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
2、试述母亲对胎儿发育的影响及如何做好优生。
胎儿的发展受母亲的年龄、自身营养、药物、辐射、健康状况、情绪和态度等因素影响。在准备怀孕或怀孕过程中要注意这些方面的因素,做到优生优育。(要求列出各因素的影响及如何去做)
3、试论述同伴关系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1)帮助发展社会能力的功能:同伴使儿童获得了支持资源,在儿童与同伴交往中出现的冲突将导致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促进社会交流所需技能的获得;(2)帮助发现自我的功能:儿童在与同伴的交往过程中促进自我概念的形成和人格的发展。(3)提供情感支持的功能:儿童可以从同伴中得到情感的宣泄.宽慰.同情和理解,因而产生安全感和责任感,相互帮助克服情绪上的问题,获得良好的情感发展。
4、试述影响儿童同伴交往的因素。                                          
     (1)教养方式的影响(权威型.专制型.溺爱型和忽视型)对儿童性格的不同影响;(2)儿童自身身体的吸引力:相貌漂亮的儿童更易受其他儿童欢迎;(3)自身不同的行为表现:外向.友好无攻击性行为的儿童较受欢迎;(4)认知能力的高低:智商高的儿童与同伴的接纳程度呈正相关;(5)教师的影响:教师对儿童特征和价值的认可程度影响其他儿童对该儿童的接纳性。
5、试述学前儿童游戏活动中的心理特点。                                   
      对游戏内容有强烈的兴趣;注意力高度集中;有积极的情感体验;自由地参与游戏;有假想与真实的转换;游戏中有人与人(物)的交流;各方面能力得到延伸发展。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