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答案网 首页 离线作业 查看内容

江南大学2016年上半年 语言学概论第3阶段测试题

2016-5-31 02:12| 发布者: 黄老师| 查看: 347| 评论: 0

摘要: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第三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语言学概论》第五章至第七章(总分100分) 一、填空题(本题共16个空,每空1分,共16分) 1.广义的语义,包括语言意义和_________。它们的重要区别在于是否依赖 ...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第三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语言学概论》第五章至第七章(总分100分) 

 

一、填空题本题共16个空,每空1分,共16

1.广义的语义,包括语言意义和_________。它们的重要区别在于是否依赖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两个语系。

3.较为成功的国际辅助语是波兰____________创造的_____________

4.词语的组合一方面要受到            的支配,另一方面要受到           的限制。

5.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两种或几种语言互相接触而产生混杂语言,并逐渐成为社会的主要交际工具,这类语言一般被称为         语。

6.在不同民族的接触或融合中,一种语言能够代替其他语言而成为全社会的交际工具,一般是由              因素决定的,政治上的统治不一定能起决定性作用。

7.语言发展的两个基本过程是语言的           和语言的          

8.语言融合过程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情况。

9.语法的发展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规则和____________规则的演变。

 

二、判断题本题共12小题,每题2分,共24

1.我们经常说“‘人’这个概念”,可见词义等同于概念。                     

2.何种方言能够成为某种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主要是由文化的原因决定的。     

3.洋泾浜的发展前途是随着社会制度的改变而消亡。                         

4.语言融合中,胜利的语言必定是政治上占优势地位的民族的语言。            

5.研究方言或亲属语言是探索语音发展的重要途径。                          

6.“镭射”和“激光”都是借词。                                        (   )

7.不同民族的人生活在一起,形成杂居局面,是语言融合必要的客观条件。    (   )

8.语言发展的根本原因是语言中各种因素相互影响。                        (   )

9.分布最广的语系是汉藏语系。                                          (   )

10.推广民族共同语的目的是消灭方言。                                   (   )

11.语言的融合就是两种语言混合为一种语言。                             (   )

12.英语中借词比重大,约占词语总数的一半,所以英语实际上是一种混合语。 (   )

 

三、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题2分,共24

1.语音演变的主要是指_____________

A.音位系统的演变             B.音素的增加

C.浊音清化                   D.词的读音变化

2.以下各种现象,不属于语法演变的是______________

A.从古到今词序有了变化      B.现代汉语中双音词占了优势

C.产生了量词这个词类        D.产生了“着、了、过”这些虚词

3.普通中“吃”的对象限于固体,吴方言中却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这表明它们各自的_________不同

A.指称意义       B.系统意义        C.附加意义      D.色彩意义

4.对“伯伯、叔叔、舅舅”三个词作义素分析,需要的义素是___________

A.[男、父方、兄长、长辈、旁系亲属]   B.[父方、兄长、长辈、旁系亲属]

C.[男、父方、长辈、旁系亲属]     D[男、兄长、长辈、旁系亲属]

5.“在瀑布里划船”词义不能组合,其原因可以解释为_______

A.瀑布里不能划船       B.瀑布水流太急     C.瀑布落差太大

D.“划”这个动词要求与之相配的处所名词必须有“接近水平”这个义素

6.下列属于汉语借词的是_________

A.雷达  足球  芭蕾舞    B.卡车  电话  哈巴狗

C.纳粹  吉他  比萨饼    D.啤酒  沙发  小提琴

7.下列各种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皮钦语就是克里奥耳语     B.混合语就是一个人说话时夹杂着外来词

C.世界语是一种国际辅助语   D.“洋泾浜”原来是中国广州的一个地名

8.古汉语声母中有[b][d][g][p][t][k][p][t][k],现在已经合流了,这条语音规律叫做________

A.清音浊化规律   B.浊音清化规律   C.浊音送气化规律   D.清音送气化规律

9.由于语音变化,汉语中同音词大量增加,解决的办法是________

A.改变词的读音                B.用双音节词的格局代替单音节词的格局

C.增加新的声调调类            D.增加新的元音或辅音

10.南北朝时期鲜卑语被汉语融合,属于_________

A.自愿融合      B.相互融合      C.被迫融合       D.双向融合

11.“报复”原指报答恩和怨,现指“报怨”,这是词义的___________

A.扩大          B.缩小          C.转移           D. 引申

12.古代说“古之人不予欺”,今天说“古代的人不欺骗我”,这是反映了_____

A.词义的演变    B.聚合规则的变化   C.词序的改变   D.语音的演变

 

四、名词解释本题共2小题,每题4分,共8

1.社会方言                                             

2.混合语

 

五、分析操作题本题共1小题,共12

指出下列各例中歧义产生的原因,填写对应的序号

例句                                 原因

①张三连邻居都骂 (            A.词形同而词性不同

②三个报社的编辑 (            B. 词形同而词义不同

③他走了两个小时 (            C.词跟短语同形

④她的鞋做得好               D.层次可作多种切分

⑤这台游戏机开关有问题(       E.施受同形

⑥爸爸正在开刀               F.领属、非领属同形

 

六、问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8分,共16

1.什么叫共同语?什么叫基础方言?基础方言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2.试以中古汉语演变到普通话的过程中,清浊合并问题为例,说明语音演变的规律性。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