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 章节测评(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共1分,每小题0.2分) 1.在魏晋时期,南朝宋文帝建立“四学”即“儒学”、“玄学”、“史学”和“ ”。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 A.文学 B.诗学 C.佛学 D.神学 2.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体验论、语言论以外还有 。 A.文化论 B.信息论 C.意志论 D.反映论 3.文学的原初含义是 。 A.文章和博学 B.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 C.一切语言性符号 D.语言性艺术 4.文艺摹仿说以 为突出代表,他认为艺术摹仿的世界可以达到真理的境界。 A.亚里士多德 B.黑格尔 C.康德 D.德谟克利特 5. 强调文学是作家情感的外在表现的产物。 A.表现论 B.信息论 C.意志论 D.反映论 二、多项选择题(共4分,每小1分) 1.文学一词在中国历史上曾经体现出的含义主要有 。 A.文学即文章 B.文学即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 C.文学即一切语言性符号 D.文学即博学 2. 关于文学观念的诸多认识中,体验论的观点较之于摹仿论、实用论以及表现论而言有其独特性,这就是认识到 。 A.文学主要不是对于世界的摹仿 B.文学主要不是对于一般情感的表现 C.文学创作的主要任务不是忠实地记录客观感受或主观情感 D.读者阅读作品,主要是要理解作者赋予其中的体验 3. 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里提出文学四要素理论。他认为,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宇宙、 、 和观众。 A.作品 B.艺术家 C.语言 D.情感 E.符号 4.文学表现论与文学摹仿论不同,文学摹仿论坚持文学来自对世界的摹仿,文学表现论则 。 A.强调文学是作者情感表现的产物 B.强调文学重视作者情感在作品中的表现 C.强调文学是对宇宙万物的再现 D.主张文学是为愉悦服务的 E.主张文学是为教育而从事的摹仿 “文学概论” 章节测评(第二章) (本次测评覆盖第二章的内容,请在学完第二章后完成本次测评,要求第4周以前完成。本次测评包括:单项选择题5道,每小题0.2分,共计1分;多项选择题4道,每小题1分,共计4分;满分为5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分,每小题0.2分) 1.读者接触文学,往往首先接触具体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的主要特征一般包括语言系统、表意、 、阅读期待、开放。 A.蕴藉 B.象征 C.假设 D.模仿 2.以暗示方式披露隐含的哲理的文本是 文本。 A.象征型 B.表现型 C.再现型 D.创意型 3.文学文本通常包含着这样一些层面:形象层、衍意层、语言层、余意层、意蕴层,彼此之间的层级关系从第一层至第五层的排列顺序依次为 。 A.语言层、形象层、意蕴层、余意层、衍意层 B.形象层、语言层、意蕴层、余意层、衍意层 C.语言层、意蕴层、形象层、余意层、衍意层 D.形象层、衍意层、语言层、意蕴层、余意层 4.高雅文化文本着力书写知识分子的 趣味。 A.个性化 B.情感化 C.理智化 D.知识化 5.语言层是文学文本的具体语言构造,主要包括语音、 、辞格和语体等具体层面。 A.文法 B.情感 C.情绪 D.教义 二、多项选择题(共4分,每小1分) 1.文学文本通常包含这样一些层面 。 A.语言层 B.形象层 C.意蕴层 D.余意层 E.衍意层 2.高雅文化文本是体现知识分子的个体理性沉思、社会批判或美学探索旨趣的文学文本。它往往具有如下特征 。 A.语言形式创新 B.社会关怀 C.个性化趣味 D.观赏的日常性 E.文体的模式化 3.大众文化文本与高雅文化文本不同,它的主要特征有 。 A.信息和受众的大量性 B.故事的类型化 C.文体的流行性 D.观赏的日常性 E.文体的模式化 4.文学文本在呈现艺术形象时所采取的语言模式,主要有再现型文本、 及多元呈现方式。 A.表现型文本 B.象征型文本 C.高雅型文化文本 D.大众化文化文本 E.民间文化文本 “文学概论” 章节测评(第三章) (本次测评覆盖第三章的内容,请在学完第三章后完成本次测评,要求第5周以前完成。本次测评包括:单项选择题5道,每小题0.2分,共计1分;多项选择题4道,每小题1分,共计4分;满分为5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分,每小题0.2分) 1.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 系统,是语言的最重要的辅助工具。 A.标识 B.符号 C.象征 D.记忆 2.可以说,印刷媒介的发明和发展,为宋代至清代文学的发展创造了新的 条件。 A.印行 B.媒介 C.流通 D.阅读 3. 美因茨的普通金工古登堡在15世纪40年代做出了在世界传媒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情: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印刷机。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俄国 4.电影是在 由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的,不久后传入中国。 A.1895年 B.1896年 C.1897年 D.1898年 5.正由于在整个社会系统中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大众媒介才会对同样处于这一系统中的 产生深远的影响。 A.文化 B.文学 C.文论 D.艺术 二、多项选择题(共4分,每小1分) 1.文学媒介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过程,单就中国文学发展的特殊历程而言,主要经历了 。 A.口语媒介 B.文字媒介 C.印刷媒介 D.大众媒介 E.网络媒介 2.文学媒介可以分成 。 A.书写媒介 B.承载媒介 C.印刷媒介 D.传达媒介 3.借助汉字媒介,中国古典汉诗经历了 等多种形态的发展与演化历程。 A.四言 B.五言 C.六言 D.七言 4.由于有了印刷机,比手工印刷远为快捷和大量的复制成为可能,这就大大促进了书籍的 能力。 A.生产 B.传送 C.发行 D.阅读 “文学概论” 章节测评(第四章) (本次测评覆盖第四章的内容,请在学完第四章后完成本次测评,要求第6周以前完成。本次测评包括:单项选择题5道,每小题0.2分,共计1分;多项选择题4道,每小题1分,共计4分;满分为5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分,每小题0.2分) 1.文学文本中的语言与 是相互维系不可分割的。 A.情感 B.思想 C.意义 D.形式 2.正如 所言:“艺术家必须利用自己本土语言的美的资源。” A.刘易斯 B.海德格尔 C.巴赫金 D.萨丕尔 3.所谓陌生化,也就是蕴涵或说创生了特定 体验的文学语言形式。 A.情感 B.生命 C.审美 D.现实 4.文学语言不是以信息的传达为重要目标,而是要显现自身的 。 A.形象 B.情感 C.意义 D.意蕴 5.“互文性”也是语言之间的一种关联关系,是和其他 中的语言产生关系。 A.文学 B.文本 C.语境 D.情景 二、多项选择题(共4分,每小1分) 1.语言学上的“文学语言”,指的是加工过的、规范化了的书面语。它通常与 相对,是一定社会和教学情境中的标准语言形态。 A.俗语 B.方言 C.口语 D.土语 2.文学语言塑造审美现实的功能,造就了它在 方面的独特之处。 A.形式安排 B.写作程序 C.意义生成 D.阅读效果 3.正如萨丕尔所言:“每一个语言本身都是一种集体的表达艺术。其中隐藏着一些审美因素—— ——是不能和任何别的语言全部共有的。” A.语音的 B.节奏的 C.象征 D.形态 E.隐喻 4.文学语言比普通语言更依赖 。 A.文学语境 B.文本语境 C.文化语境 D.现实语境 “文学概论” 章节测评(第五章) (本次测评覆盖第五章的内容,请在学完第五章后完成本次测评,要求第8周以前完成。本次测评包括:单项选择题5道,每小题0.2分,共计1分;多项选择题4道,每小题1分,共计4分;满分为5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分,每小题0.2分) 1.文学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具有表意性功能的文学形象,其特征主要有指意性、暗示性、 。 A.朦胧性 B.独创性 C.感染性 D.历史性 2.文学典型是一种以独特的个别去显现普遍性的人物或事物的形象。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历史性、感染性、多义性、 。 A.独创性 B.指意性 C.随意性 D.特殊性 3.作为中国艺术的一种理想境界,意境往往和 的追求紧密联系在一起。 A.空灵 B.真实 C.情感 D.理性 4.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中,文学意象呈现出不同的审美风貌。相对于古代的意象,今天的意象偏于 。 A.含混 B.含蓄 C.深沉 D.深邃 5.作为一种表意的形象,意象的基本内涵是 。 A.象征的 B.写实的 C.虚拟的 D.现实的 二、多项选择题(共4分,每小1分) 1.关于“意象”的概念,我们教材所指的是 。 A.“表意之象”的含义 B.具有象征意蕴的文学形象 C.虚实相生的场景 D.一种典型性格 2.从意象的表达方式看,一个意象往往通过 等等方式,暗示其内在的意义。 A.隐喻 B.转义 C.明喻 D.借喻 3.西方文学文本的典型塑造,具有这样一些审美特点,即 。 A.在细节中塑造典型 B.追求细腻感 C.追求真实感 D.强调以虚写实 4.文学意境所追寻的意境效果,其意境往往被分为“实境”和“虚境”,而意境的塑造,应该做到 。 A.虚中求实 B.虚实相生 C.虚无缥缈 D.实实在在 “文学概论” 章节测评(第六章) (本次测评覆盖第六章的内容,请在学完第六章后完成本次测评,要求第10周以前完成。本次测评包括:单项选择题5道,每小题0.2分,共计1分;多项选择题4道,每小题1分,共计4分;满分为5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分,每小题0.2分) 1.小说的故事情节是按照 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 A.时间顺序 B.人物行动 C.叙述视角 D.因果逻辑 2.影视文学要将语言艺术的静态描写转化为视听艺术中的动态描写,影视剧本必须由一个个流动的___________构成。 A.结构 B.场景 C.画面 D.状态 3.诗的结构不是遵循自然的时空顺序,而是遵循___________和想象的逻辑。 A.跳跃 B.视野 C.心理 D.情感 4.散文又称“美文”,其美质是以___________做作为载体的。 A.语言 B.文字 C.色彩 D.音韵 5.尖锐的戏剧冲突总是在特定的戏剧___________中产生和展开。 A.矛盾 B.情境 C.场景 D.人物 二、多项选择题(共4分,每小1分) 1.由彼德拉克创立的十四行诗(商籁体,sonnet)是西方典型的一种格律诗,十四行诗句通常为 。 A.起首八行 B.末尾六行 C.英语中是五音步诗 D.法语中是七音步诗 2.西方散文的界说与中国散文一样,至今仍然存在着一定的 。 A.抒情性 B.严肃 C.模糊性 D.边缘性 3.西方小说更直接的来源是中世纪的 。 A.英雄史诗 B.骑士传奇 C.神话 D.寓言 E.民间故事 4.小说中的空间是叙述空间,是由作家选择的 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而构成的。 A.情节结构 B.地域范围 C.景致器物 D.社会环境 E.文化氛围 “文学概论” 章节测评(第七章) (本次测评覆盖第七章的内容,请在学完第七章后完成本次测评,要求第11周以前完成。本次测评包括:单项选择题5道,每小题1分,共计5分;满分为5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5分,每小题1分) 1.作者的语境条件包括历史情境、 、文学资源场及文学创新需要等几个重要方面。 A.意识形态氛围 B.个体体验 C.拟想读者 D.创作过程 2.在相同或类似的作者语境条件下,作者的创作却大不相同,这主要取决于作者个体的主体条件,作者的主体条件主要包括 、想象力、语言敏感和拟想读者等四个方面。 A.个体体验 B.历史情境 C.文学资源场 D.创作过程 3.文学写作的双重属性是指文学写作兼具 与机构制作特点。 A.个人创造 B.商业运作 C.集体行为 D.历史演绎 4.文学写作召唤着和而不同的文化“全球化”,这本身就说明,文学写作具有 。 A.世界意义 B.个体意义 C.社会意义 D.民族意义 5. 构思是文学写作过程的重要阶段,它构成了文学写作的 环节。 A.核心 B.初始 C.最终 D.中间 “文学概论” 章节测评(第八章) (本次测评覆盖第八章的内容,请在学完第八章后完成本次测评,要求第13周以前完成。本次测评包括:单项选择题5道,每小题0.2分,共计1分;多项选择题4道,每小题1分,共计4分;满分为5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分,每小题0.2分) 1.文学文本是文学阅读的对象要素,其价值的实现必须通过 。 A.文学阅读 B.商业炒作 C.媒体宣传 D.消费导引 2.文学阅读中跨越不同语言与民族生活界限而产生的共通意义,这是文学阅读的 。 A.个体意义 B. 世界意义 C.社会意义 D.民族意义 3.文学阅读中的形象感受与语言阅读是有区别的,但又有联系,其联系就在于,感受是在 基础上的情感表达。 A.意蕴体味 B.内容呈现 C.语言阅读 D.情感共鸣 4.隐含的读者这一概念是德国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 提出的。 A.韦勒克 B.泰纳 C.克罗齐 D.伊瑟尔 5.读者在文学阅读中会对文学文本发生审美感动,这说明文学阅读具有 功能。 A.鉴赏 B.消费 C.认知 D.评价 二、多项选择题(共4分,每小1分) 1.文学阅读不仅仅意味着文本阅读与理解,而是同时带有 等功能。 A.消费 B.鉴赏 C.认知 D.批判 2.文学阅读作为消费活动,有其特殊性,与一般物质消费不同的是,它 。 A.不发生损耗 B.不会消失 C.可以继续其生命 D.有排他性 3.文学鉴赏具有鲜明的审美享受性,这是由 决定的。 A.对象的审美价值 B.读者的审美态度 C.读者的审美情感 D.商业市场炒作 4.语境是读者阅读文学文本时所处的具体境遇,包括个体语境和社会语境,下述关联概念 属于个体语境。 A.动机 B.情感 C.想象 D.家庭 “文学概论” 章节测评(第九章) (本次测评覆盖第九章的内容,请在学完第九章后完成本次测评,要求第15周以前完成。本次测评包括:单项选择题5道,每小题0.2分,共计1分;多项选择题4道,每小题1分,共计4分;满分为5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分,每小题0.2分) 1. 指出:“我说的批评,意思当然指的是用文字所表达的对于艺术作品的评论和解释。” A.艾略特 B.泰纳 C.蒂博代 D.菲什 2. 的批评也可称作媒体批评。 A.理性认知型 B.审美欣赏型 C.消遣娱乐型 D.道德教化型 3.当代西方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属于 模式。 A.心理分析批评 B.语言批评 C.社会历史批评 D.文化批评 4.传记批评的目的是把文学作品的意义和成就归于___________的心灵投射。 A.人物 B.读者 C.作家 D.角色 5.新批评强调对作品的___________和作品本身的美学结构进行分析。 A.人物 B.词语 C.结构 D.情节 二、多项选择题(共4分,每小1分) 1.关于文学批评在历史上的种种学说,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 A.艺术说 B.科学说 C.兼容说 D.表现说 E.意识形态说 2.由于批评家具有较为系统的知识修养与理论背景,其思维更加 。 A.科学化 B.客观化 C.规范化 D.理性化 3.运用语言批评模式的著名理论家有 。 A.雅各布森 B.什克洛夫斯基 C.弗洛伊德 D.艾略特 E.理查兹 4.批评者的主体条件是多方面的,主要应具备以下几方面条件: 。 A.审美感受力 B.理性分析能力 C.语言感受力 D.文学史眼光 E.艺术想象力 “文学概论” 学习活动(第二章) 活动主题 根据 材料1,结合具体实例,比较分析再现型文本与表现型文本的差异。 预备知识 对再现型文本与表现型文本各自的特征表现能够有清晰的描述。 活动要求 1.问题讨论应围绕主题开展,发帖、跟帖内容应观点明确,论证恰切; 2.论述内容中应准确使用2个以上的学科术语,一般有效帖子字数在百字以上; 3.鼓励同学手写相关内容,拍照并上传其图片文件; 4.可以在网上搜寻相关评述内容,但要有自己对搜寻内容的基本评价,评价要符合第1条、第2条相关规定并复制网址。 5.至少发1条主题帖,评价两位同学的帖子,评价也要围绕主题帖是否符合第1条、第2条相关规定展开。 活动评价 辅导教师会检查同学的活动情况,给予学生学习行为及讨论情况的评价意见。 同学们可以阅读 材料2 看看老师是如何进行比较评价的。 活动时间 请在本学期第5周前,去论坛完成本次学习活动。 活动奖励 这是一次计分的讨论活动,被辅导教师认定的有效帖,可获得一次形成性考核成绩。 材料1: 法国的巴尔扎克一向被视为19 世纪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性作家,正是他提供了再现型文本的经典范例。 《高老头》一开始就具体而细致地描写伏盖公寓状况: 公寓侧面靠街,前面靠小花园,屋子跟圣•日内维新组成直角。屋子正面和小园之间有条中间微凹的小石子路,大约宽两公尺;前面有一条平行的砂子铺的小路,两旁有风吕草、夹竹桃和石榴树,种在蓝白二色的大陶盆内。小路靠街的一头有扇小门,上面钉一块招牌,写着:伏盖宿舍;下面还有一行:本店兼包客饭,男女宾客,一律欢迎。临街的栅门上装着一个声音刺耳的门铃。白天你在栅门上张望,可以看到小路那一头的墙上,画着一个模仿青色大理石的神龛,大概是本区画家的手笔。神龛内画着一个爱神像:浑身斑驳的釉彩,一般喜欢象征购鉴赏家可能认做爱情病的标记,那是在邻近的街坊上就可医治的。神像座子上模糊的铭文,令人想起雕像的年代,服尔德在一七七七年上回到巴黎大受欢迎的年代。那两句铭文是: 不论你是谁,她总是你的师傅, 现在是,曾经是,或者将来是。 天快黑的时候,栅门换上板门。小园的宽度正好等于屋子正面的长度。园子两旁,一边是临街的墙,一边是和邻居分界的墙;大片的长春藤把那座界墙统统遮盖了,在巴黎城中格外显得清幽,引人注目。各处墙上都钉着果树和葡萄藤,瘦小而灰土密布的果实成为伏盖太太年年发愁的对象,也是和房客谈天的资料。沿着侧面的两堵墙各有一条狭小的走道,走道尽处是一片菩提树阴。伏盖太太虽是龚弗冷出身,菩提树三字老是念别音的,房客们用文法来纠正她也没用。两条走道之间,一大块方地上种着朝鲜蓟,左右是修成圆锥形的果树,四周又围着些菌筐、旱芹、酸菜。菩提树阴下有一张绿漆圆桌,周围放几个凳子。逢着大暑天,一般有钱喝咖啡的主顾,在热得可以孵化鸡子的天气到这儿来品尝咖啡。 与巴尔扎克同是法国作家、同样描写建筑物的景象,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却呈现出另一番气象: 毫无疑问,巴黎圣母院至今仍然是雄伟壮丽的建筑。然而,尽管它的瑰丽依旧不减当年,但当您看见岁月和人力同时对这令人肃然起敬的丰碑给予无数的损坏和肢解,全然不顾奠定其第一块基石的查理大帝和安放最后一个石块的菲利浦—奥古斯都,您是很难不喟然长叹,很难不愤慨万千。在这个堪称是我们所有大教堂的年迈王后的脸上,每一皱纹的旁边都有一道伤疤。时毁人噬。这句话我情愿这样译为:时间是有眼无珠,人是愚不可及。如若我们有功夫同看官一起,一一察看这座古老教堂所受破坏的痕迹,就不难发现:时间所造成的破坏很小,而人的破坏却极其惨重,尤其是艺术人物的破坏。我之所以非说艺术人物不可,那是因为近二百年来有不少人取得了建筑家的身份。 如要略举几个最严重的例子,首先当然要数圣母院的正面,建筑史上少有的灿烂篇章。正面那三道尖顶拱门,那镂刻着二十八座列王雕像神龛的锯齿状束带层,那正中巨大的花瓣格子窗户,两侧有两扇犹如助祭和副助祭站在祭师两旁的侧窗,那用秀丽小圆柱支撑着厚重平台的又高又削的梅花拱廊,还有两座巍巍、黝黝的钟楼,石板的前檐,上下共六大层,都是那雄伟壮丽整体中的和谐部分,所有这一切,连同强有力依附于这肃穆庄严整体的那无数浮雕、雕塑、镂錾细部,都相继而又同时地,成群而又有条不紊地展现在眼前。可以说,它是一曲用石头谱写成的波澜壮阔的交响乐;是一个人和一个民族的巨大杰作,其整体既复杂又统一,俨如它的姐妹《伊利亚特》和《罗芒斯罗》;是一个时代的一切力量通力合作的非凡产物,每块石头上都可以看到在天才艺术家熏陶下,那些训练有素的工匠迸发出来的百般奇思妙想;总而言之,是人类的一种创造,雄浑,富饶,仿佛是神的创造,似乎窃取了神造的双重特征:多样性和永恒性。 材料2: 巴尔扎克似乎是完全客观地、理智地“再现”外在事物的本来面貌,并且着力于具体细节的逼真性描绘。在他的笔下,公寓的前面与后面、外部与内部、大轮廓与小细部等都获得了照相机般的逼真刻画,即便是一个不怎么起眼的招牌、门铃、画像、铭文、朝鲜蓟等都一一镜子式地再现出来。当然,这种看来客观、理智的描写其实也掺杂进小说家的主观情感态度,只是他竭力掩饰起来罢了。 与《高老头》的冷峻、细致和不动声色的客观描写相比,《巴黎圣母院》的叙述简直就如同作家个人情感的直接倾诉。它与其说是在描摹巴黎圣母院的外在面貌,不如说是在借此抒发叙述人自己的“喟然长叹”和“愤慨万千”。文本中的许多词语如“毫无疑问”“雄伟壮丽”“强有力”“肃穆庄严”等无不透露出明显的主观表现性。叙述人更是按耐不住地跳出来直接说出自我的情感取向:“它是一曲用石头谱写成的波澜壮阔的交响乐;是一个人和一个民族的巨大杰作,其整体既复杂又统一,俨如它的姐妹《伊利亚特》和《罗芒斯罗》;是一个时代的一切力量通力合作的非凡产物,每块石头上都可以看到在天才艺术家熏陶下,那些训练有素的工匠迸发出来的百般奇思妙想;总而言之,是人类的一种创造,雄浑,富饶,仿佛是神的创造,似乎窃取了神造的双重特征:多样性和永恒性。”作者实际上是在巧借巴黎圣母院而赞美人类的“天才”与“创造”。 “文学概论” 学习活动(第八章) 活动主题 讨论阅读莫言作品的体会。 通过前八章的学习,在阅读莫言某代表性作品基础上,从莫言作品的主题选择、语言特征、文化表现、文学表达的社会意义等方面,谈谈你的阅读感受。 预备知识 1.学习课程前八章内容; 2.阅读过如《蛙》《丰乳肥臀》《红高粱》《檀香刑》《生死疲劳》等莫言的某一代表性文学作品; 3.具备相应的文学理论观点基础。 活动要求 1.围绕主题,观点明确; 2.论述内容相对简洁; 3.能够运用本课程的理论要点,参加讨论活动或发帖时,需在文字表述中使用“意象”、“文学形象”、“文学典型”、“蕴藉性”、“陌生化”等专业语汇; 4.列出讨论提纲,至少发布一个主题帖,两个跟帖。 活动时间 请在本学期第13周前,去论坛完成本次学习活动。 活动奖励 这是一次计分的讨论活动,被辅导教师认定的有效帖,可获得一次形成性考核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