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9-8-19 11:3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学数学教学论》模拟自测3
一、选择题:
1.关于重点、难点与关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教材的重点就是教学的重点 B、教材的难点就是教学的难点
C、教材的关键就是教学的关键 D、教材的重点与难点有时可以相同
2.关于教材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教材分析要注意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进行
B、教材分析要注意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进行
C、教材分析要注意避免参考其他版本的教材
D、教材分析要注意中小学数学的衔接
3.在教学公约数与公倍数概念时,要注重渗透的集合思想是( )
A、交集思想 B、并集思想
C、差集思想 D、补集思想
4.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一般先教学9加几,然后再教学8加几,7加几,……,教学时主要渗透的数学思想是 ( )
A、函数思想 B、集合思想 C、化归思想 D、极限思想
5.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任何一个大于4的偶数都是两个奇素数之和)的发现过程主要采用了( )
A、演绎推理 B、论证推理 C、归纳推理 D、类比推理
6.若把概念的同化作为接受学习,那么概念的形成就是( )
A、范例学习 B.接受学习 C、尝试学习 D、发现学习
7.下列数学概念一般采用概念同化的方式学习的是( )
A、分数 B、直角三角形 C、圆 D、自然数
8.下列数学概念一般采用概念形成的方式学习的是-( )
A、直角三角形 B、真分数与假分数 C、正方形 D、分数
9.如果小学生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有关规则的基础上学习矩形的有关规则,则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新规则与原认知结构相互作用的方式是( )
A、同化 B、顺应 C、重组 D、平衡
10.一般说来,“数学问题解决”中的“问题”是指( )
A、常规问题与非常规问题 B、非常规问题与数学应用问题
C、数学应用问题 D、纯数学问题与数学应用问题
11.角谷静夫是日本的一位数学家,他所提出的角谷猜想是这样的:
任意给出一个自然数N,如果它是偶数,则将它除以2(变成N/2);如果它是奇数,则将它乘以3再加上1(变成3N+1),然后重复上述过程。最后都无一例外地得到自然数“1”(确切的说是进入“1→4→2→1”的循环)。这一猜想的获得过程主要采用了( )
A、演绎推理 B、论证推理
C、归纳推理 D、类比推理
12.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的心理学家是( )。
A.布鲁纳 B.桑代克 C.斯金纳 D.奥苏伯尔
13布鲁纳认为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的最好方法是( )
A.建构法 B.发现法 C.顿悟法 D.接受法
14.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特点是( )
A.主观性 B.客观性 C.普遍适用性 D.永恒性
15.有关建构主义和认知主义,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建构主义与认知主义是完全对立的两种学习理论;
B.认知主义者强调知识的主观性,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客观恒久性
C.对于知识的运用,认知主义者强调其应用的普遍性,建构主义强调其情景性
D.对于学习,认知主义强调学生的个体经验,建构主义强调知识本身的权威
1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教学方法就是教师的教法
B、 教学思想是教学方法的反映
C、 讲解法是填鸭式的,发现法是启发式的
D、 一堂好的数学课往往是多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
17.关于备课、上课与说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备课就是编写教案,上课就是实施教案
B、备好一堂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基本前提
C、教案是教学前的一种设想,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反馈信息加以调整
D、说课就是在备课的基础上阐述教学设想或在上课的基础上对实际上课情况进行阐述
18.“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这种概念的定义法是( )
A. 属加种差式定义法 B. 发生式定义法
C. 列举定义法 D. 约定式定义法
19.下列几个引入“角”的实例中,你认为最好的是( )
A.三角板 B.五角星 C.课桌的角 D.钟面的时针和分针
20.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 )。
A.构造一种完形 B.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C.形成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 D.对环境条件的认知
二、填空
1.数学课程目标可以分为( )、( )和 ( )三类。
2.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地位与作用的矛盾主要体现在四方面:依赖性、( )、( )和( )。
3.一般来讲,备课的工作程序是按( )、( )的过程进行的。
4.小学数学作业从时间上可以分为( )和( )。
5. 美国学者古德莱德(Goodlad)等提出五种水平的课程包括( )、( )、( )、( )和( )。
6.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7.“空间与图形”领域分为四个方面内容:( )、( )、( )和( )。
8.小学数学教学手段按教学手段的功能可分为三类:( )、( )、( )。
9.认知准备包括( )和( )两个方面的内容。
10.试题的类型一般可分为( )和( )两大类。
11.启发式谈话法的运行过程由( )、( )和( )三个环节组成。
12.从各国的数学课程标准看,数学交流大体包括这三个方面:( )、( )、( )。
13.( )法是由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的邱学华最早设计和提出的。
14.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本模式有( )、( )、( )、( )、( )、( )和计算机支持合作学习。
15.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总体上分为四个领域的内容:( )、( )、( )( )。
三.名词解释
1. 课程内容
2. 发现法
3. 逻辑块
4. 表现性评价
5. 众数
6. 数学交流
7. 随机现象
8. 几何钉板
9. 开放性问题
10. 复式教学
11. 电化教学手段
12. 成长记录袋
13. 发现法
14. 课堂教学
15. PCI原则
四.简答题
1. 影响数学课程目标的因素有哪些?
2. 近现代的数学教学材料有哪几类?
教学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表现在几个方面?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DCAAC 6-10 DBDAB 11-15 CABAC 16-20 DAADB
二、填空
1.( 实用知识 )、(学科知识 )和 (文化素养 )
2.(制约性 )、( 差异性 )和( 发展性 )
3.( 由大到小 )、( 由粗到细 )
4.( 课内 )和( 课外作业 )
5. (理想课程 )、(文件课程 )、( 理解课程、 )、( 实施课程 )和( 经验课程 )
6.(班级授课 )
7.(图形认识 )、( 测量 )、(图形与变换 )和(图形与位置 )
8.( 常规 )、( 发展 )、( 现代化 )
9.(知识准备 )和(认知发展准备 )
10.( 客观性试题 )和(主观性试题 )
11.( 教师提问 )、( 倾听回答 )和( 作出反应 )
12.( 数学思想的表达 )、(数学思想的接受 )、(数学思想载体的转化 )。
13.( 尝试教学 )
14.( 练习模式 )、( 个别指导模式 )、(咨询模式 )、(发现学习模式 )、(游戏模式 )、( 问题求解模式 )
15.( 数与代数 )、( 图形与空间 )、( 统计与概率 )(实践与综合应用 )。
三、名词解释
1. 课程内容:是指按照一定要求制定的各门学科中特定事实、观点、原理、方法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
2. 发现法:是指教师不直接把现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根据教师和教科书提供的课题与材料,积极主动地思考,独立地发现相应的问题和法则的一种教学方法。
3. 逻辑块:逻辑块是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趣味性强的学具。逻辑块是由颜色、形状和大小各不相同的木块(或塑料块)组成的。每套共32块,分为四种颜色——红、绿、黄、蓝,四种形状——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两种尺寸——大、小。
4. 表现性评价:让学生通过实际任务来表现知识和技能成就的评价.
5. 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值。
6. 数学交流:在数学教育中,数学在当今各学科中的用途急剧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即为数学能简明的表达和交流思想。数学交流大体包括这样三个方面:第一,数学思想的表达,把自己的信息以某种形式(直观的或非直观的、口头的或书面的、普通语言或数学语言)表达出来;第二,数学思想的接受,以某种方式(听、读、看等)接受来自他人的思想;第三,数学思想载体的转换。把数学思想由一种表达方式转换成另一种表达方式。
7. 随机现象:是指在相同的条件下,重复同样的实验或实例,所得的结果不确定,在实验之前无法预测实验结果。
8. 几何钉板:是一种用于学习几何初步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开发学生智力的学具。制作方法是,在一块边长25厘米的正方形木板或胶合板上,等距地钉五排五列共25个小钉,并相应地画出25个正方形。准备若干个彩色橡皮条,以备在钉板上拉出各种图形。 利用几何钉板,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几何图形,学习几何图形的周长、面积,进行益智活动等。此外,还可以在钉板上做一些开发智力的活动和游戏。
9. 开放性问题:从狭义上讲,就是我们通常所认为的所谓解法不唯一、答案不唯一,而从更广义的角度,开放性问题意味着一个较为复杂开放性的问题情境, 解决这样的问题需要经历提出假设、对数学情境作出解释,计划解题的方向,创造一个新的相关的问题或进行概括等等,也就是说在该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可以帮助我们收集到有关学生更多方面的信息,从而说它更具开放性。
10. 复式教学:是指一个教师在同一教室进行的一堂课上给两个以上不同年级的学生上课的教学组织形式。要适合于学生少、教师少、校舍和教学设备条件较差的地区,对于普及农村和山区教育有重要意义。
11. 电化教学手段:是指利用声、光、电原理设计的教学设备,主要包括幻灯、投影、电视、电影、录音、录像、语言实验室、计算器、电子计算机等,是现代科学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
12. 成长记录袋:评价的一种呈现方式,是收集学生作品的档案夹,是收集学生迈向课程目标的、与成长和发展相关的作品样本。是数学学习评价结果的一部分。
13. 发现法是指教师不直接把现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根据教师和教科书提供的课题与材料,积极主动地思考,独立地发现相应的问题和法则的一种教学方法。
14. 课堂教学:又称班级上课、全班上课,是由任课教师按照课程进度表向全班学生提出共同的学习任务,教师以系统讲授为主,以其他方法为辅向学生呈现教材知识结构的教学组织形式。
15. PCI原则:是黛安·蒙哥马利基于有效教学实践的研究提出的认知教学原则。要求教师理解和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和过程。包括:
(1)学生在课堂中完成一项任务时,教师应从质量的角度予以评价,对完成的方法和技巧予以指点,而不是打个勾或表示一下就了事:
(2)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教师应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
(3)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应该要求学生用有意义的方式来思考和选用学习材料。
(4)教师应多提出一些值得争论的问题,这更加容易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给学生提问的机会,让学生从各种角度提出问题和作出解答,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讨论。
三.简答题
1.影响数学课程目标的因素有哪些?
1)社会发展因素的影响2)儿童发展因素的影响 3)数学科学发展的影响
2.近现代的数学教学材料有哪几类?
答:一是结合有关内容设计的教具、学具。如学习认数和四则计算的小棒、插板等,几何形体模型等。
二是有结构的、适用性强的教具和学具,如奎逊耐彩棒、逻辑块、几何拼板等。
三是现代化教学手段,如投影、计算机、录像等。
3. 教学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表现在几个方面?
答:(一)教学手段是学生认识活动的必不可少的媒体。
儿童认识数学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他们需要借助各种直观的材料,形成必要的感性认识,才能逐步抽象、概括出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在这个过程中,直观的教学手段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学习乘法概念时,为使学生准确地理解乘法的意义,就必须通过摆实物、看图片等手段,使学生建立起感性的认识,再抽象出乘法的意义
(二)教学手段是教师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工具。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组织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方法都需要考虑教学手段这一因素。深刻地揭示教学内容,有效地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都需要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手段。只有教师熟悉、掌握各种教学手段的结构及其功能,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才能在教学中更好地发挥组织者的主导作用。
(三)教学手段的改革与更新是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