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9-12-12 15:3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外国文学专题》作业评讲(4)
责任教师 阳雯
《外国文学专题》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由于本课涉及到的作家、作品较多,要求大家学习时增加阅读量。在做作业时,多联系相关作品对题目进行说明,更有说服力。另外,外国文学的很多问题是没有定论的,所以大家要尽量培养自己多元思维的能力。蓝色的字,是老师的指导性评讲。
一、简答。
1、《等待戈多》如何体现荒诞派戏剧的特征?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包括:《等待戈多》的特征。
常见错误:此题不是问“荒诞派戏剧”的特征,而是《等待戈多》的艺术特点,这一点有的同学容易搞错。
解题思路:
传统戏剧要求一出戏要有强烈的戏剧冲突,情节要有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戏剧语言要富有动作性,能推动剧情向前发展。但荒诞派戏剧却拒绝遵守上述原则,《等待戈多》充分表现了这一流派在形式上的特点。
全剧没的戏剧冲突,也谈不上情节,只是无聊的闲谈。《等待戈多》因情节结构的这一特点又被称为“静止剧”,这恰恰表现了作品的内容:生活如一潭死水,单调乏味,机械重复,毫无希望。
2、新小说有哪些主要理论?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包括:新小说的理论。
常见错误:本题答案在教材219页,比较简单,错误较少。
解题思路:
首先,反对过分强调小说的思想性、社会性、倾向性。
其次,强调探索新的小说表达方式。如,新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无名的“我”,他是一切,又什么都不是。
3、什么是“黑色幽默”?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包括:“黑色幽默”的定义。
常见错误:教材谈到了“黑色幽默”的特征,有的容易答到那里去。此处是问“黑色幽默”的定义,所以需要答出时间、主要特征,以及代表作品。
解题思路:
“黑色幽默”是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盛行于70年代的一个文学流派。黑色幽默是人们感到自己生存在一个令人绝望的、不可理喻的环境之中,作家对现实社会怀着既沉痛、愤懑又无可奈何的绝望心情。不过,他们的愤懑并没有发展为反抗,而是采取玩世不恭的态度,耸耸肩膀,一笑置之。1961年,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开创了“黑色幽默”的先河,为美国文学当时的发展闯出一条新路。
4、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有哪些基本特征?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包括: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特点。
常见错误:简单地说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就是“魔幻”加“现实”,但这两者是如何结合起来的,是大家要考虑的。此题要答出两者的结合点。
解题思路:
魔幻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就是借魔幻表现现实。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魔幻并不是虚幻,而是以现实为基础,执着于描写拉丁美洲的现实;作家往往负有为现实斗争服务的使命感;作品的基本题材来自现实,其内容富有社会意义。同时它不追求如实地描写现实,作品的题材和内容被魔幻化。
三、论述。
分析《百年孤独》的思想内容。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包括:《百年孤独》的思想内容。
常见错误:阅读中有注意,全书近30万字,内容庞杂,人物众多,情节曲折离奇,再加上神话故事、宗教典故、民间传说以及作家独创的从未来的角度来回忆过去的新颖倒叙手法等等,令人眼花缭乱。但阅毕全书,读者可以领悟,作家是要通过布恩地亚家族7代人充满神秘色彩的坎坷经历来反映哥伦比亚乃至拉丁美洲的历史演变和社会现实,要求读者思考造成马贡多百年孤独的原因,从而去寻找摆脱命运括弄的正确途径。他把读者引入到这个不可思议的奇迹和最纯粹的现实交错的生活之中,不仅让你感受许多血淋淋的现实和荒诞不经的传说,也让你体会到最深刻的人性和最令人震惊的情感。
解题思路:
《百年孤独》的标题非常简练地概括了书中的内容:“百年”指作品中所写的时间跨度,即马孔多的历史;“孤独”指马孔多人的性格,即他们的封闭与落后。
作家虚拟的马孔多是哥伦比亚的乃至全拉丁美洲的缩影。书中从它的建立、发展,一直写到它消亡的百年间的历史,处处暗示着哥伦比亚乃至拉丁美洲历史的影子。
“孤独”,马孔多地处偏僻,四周是一望无际的沼泽,再向外便是大海,它孤独,同时生活在这里的人孤陋寡闻,对外部世界一无所知。作家认为他们生活悲剧的原因,即精神上的“孤独”,他们缺乏受惊,意志薄弱,缺乏理想,缺乏动力,于是遇到挫折便离群索居,失去进取精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