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答案网 首页 离线作业 查看内容

大学语文第1章-第8章 习题

2018-6-11 23:55| 发布者: 青青| 查看: 7086| 评论: 0

摘要: 大学语文第一章 习题一 选择题:1、在文学史上,以诗的形式反映饮食文化暨饮食美学的是《诗经》中()。A、徭役诗 B、农业诗C、爱情诗 D、燕飨诗2、《离骚》和屈原的《九歌》、《天问》、《九章》、《招魂》等优秀作 ...
大学语文第一章 习题
一 选择题:
1、在文学史上,以诗的形式反映饮食文化暨饮食美学的是《诗经》中()。 
A、徭役诗 B、农业诗
C、爱情诗 D、燕飨诗
2、《离骚》和屈原的《九歌》、《天问》、《九章》、《招魂》等优秀作品,共同开创了我国古代文学的“()”文学范式,成为中国文学与《诗经》同等重要的又一源头。 
A、骚体 B、汉赋 
C、诸子 D、散文
3、屈原短篇抒情诗集《九章》中的()一篇记叙了屈原晚年被流放江南的凄苦经历.其开头就说:“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表达了诗人矢志不渝地执着于理想的精神。 
A、《橘颂》 B、《哀郢》
C、《涉江》 D、《少司命》
4、《蒹葭》是()中的一篇,也是《诗经》中抒情的名篇。 
A、《诗经·卫风》 B、《诗经·邶风》
C、《诗经·豳风》 D、《诗经·秦风》
5、以下哪一项不是楚辞的特点()。 
A、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和浓厚的地方文化色彩。 
B、诗歌显示了丰富的想象力,采取了铺陈的手法。 
C、辞藻缤纷富丽。 
D、其“劝一讽百”的写作手法被后来汉赋所继承。
6、汉乐府民歌在西汉语言形式多杂言,在东汉基本为()。 
A、四言 B、五言 C、六言 D、七言
7、《诗经》诗体的独特章法结构是()。 
A、兴 B、回环复沓 C、比 D、赋
8、下列属于曹操的作品是()。 
A、《陌上桑》 B、《短歌行》 C、《饮酒》 D、《兵车行》
9、一般认为,《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的依据是()。 
A、内容 B、地区 C、音乐 D、作者
10、比喻在外的游子宁不思家,隐含着思妇对游子的抱怨之情的诗句是()。 
A、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B、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C、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D、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选择题答案: 1.D  2.A  3.C  4.D  5.D  6.B 7.B 8.B 9.A 10. C
二 填空题:
1、________大约公元前六世纪中叶编写成书,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共收入自________初年(公元前十一世纪)至________中叶(公元前六世纪)约五百多年的诗歌________篇。《诗经》又称________。
2、中国文学史上往往将代表《诗经》的________和代表《楚辞》的________并称为“风”“骚”。
3、唐代的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提出“六义”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者指的是诗的内容体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者指的是诗歌的表现方法。
4、“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是《诗经·秦风》________中的句子,诗中表达了因意中人可望而不可及而产生的怅惘忧伤。
5、《陌上桑》选自________。本篇最早见于《宋书·乐志》,题为________;徐陵________收载本诗,题作《日出东南隅行》。
6、《涉江》全诗五章,是一篇纪实性的作品,用________叙述,反复抒发了自己心系祖国,实现理想的热切情怀,充分表达了其________的执著追求精神。
7、《古诗十九首》是________(朝代)无名文人的作品,其内容大致可以分为表现人际关系和________两类。
8、《诗经·黍离》出自________,历来被视为是悲悼故国的代表作。
9、________是文人五言诗的最早的代表作。其中纷繁复杂的情感可分为三种类型。即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0、补充诗句: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________。
填空题答案:
1、《诗经》、诗歌总集、西周、春秋、305、“诗三百”
2、国风、《离骚》
3、风、雅、颂、赋、比、兴
4、《蒹葭》
5、《乐府诗集》、《艳歌罗敷行》、《玉台新咏》
6、第一人称、九死未悔
7、东汉、探讨人生意义
8、《诗经·王风》
9、《古诗十九首》)(“宦游失意的士子悲哀,困守家园的思妇伤别念远,对年命短暂的悲哀”
10、惟有杜康
三 判断题:
1、《诗经》代表周代诗歌创作的最高水平,作者包括从农奴平民到贵族的社会各个阶层。()
2、“楚辞”最重要的形式标志是“兮”的使用。 ()
3、楚辞产生在战国初期楚地,以屈原《离骚》为代表以。()
4、《古诗十九首》是南朝陈太子萧统在编《文选》时,选取了十九首无主名(无著作权者)的五言古诗,题为《古诗十九首》,从此,《古诗十九首》便成了专门名称。()
5、《蒹葭》中的“伊人”指因深爱而思慕的对象。所指不确定,或指情人、或指贤人、或指理想愿望,意境朦胧,含蕴无尽。()
6、汉代讲习《诗经》的有很多,我们现在读到的《诗经》是“毛诗”。 ()
7、《陌上桑》这首民歌写一个美丽的采桑女子机智拒绝太守无理要求的故事,歌颂劳动妇女不慕权势、不畏强暴。()
8、乐府由官署名称演变为一种诗体的名称,始于六朝。当时人将汉代乐府演唱的歌诗称为“乐府”,并进而将入乐的诗都称为“乐府”。 ( )
判断题答案: 
1、√ 2、√ 3、× 4、× 5、√ 6、√ 7、√ 8、√
四 简答及名词解释题:
1、解释四家诗。
2、解释风雅颂。
3、为什么说《诗经》是中国上古文化一部形象化的历史?它从哪些方面体现了中华民族上古的文化精神?
4、怎样全面认识《诗经》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5、解释“黍离之悲”。
6、曹操《短歌行》一诗的语言特色。
简答题答案:
1、解释四家诗。 
答:汉代传习《诗经》的齐、鲁、韩、毛四家诗中,鲁诗创建最早,影响也最大,它的创始人是鲁人申培。齐诗的创始人是齐人辕固,他采用阴阳五行学说,以《诗》来解说《易》和律历。韩诗的创始人是燕人韩婴。毛诗是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所创,特点是以诗论史。
2、解释风雅颂。 
答:我们今天看到的《诗经》是按照风、雅、颂的体例编排的,其中包括十五国风,二雅.即大雅和小雅,三颂即周颂、鲁颂和商颂。“风”本义是乐调,国风,便是汇集各地的地方土乐,即民俗歌谣等民歌;主要直接来自劳动人民的集体口头创作,以及运用民歌形式进行的创作。雅:是正的意思,即相对于地方土乐的朝廷正乐;余冠英先生认为,雅乐无大小,新产生的雅乐叫小雅,过去产生的雅乐叫大雅。颂:即用于宗庙祭祀的舞曲,是连歌带舞、节奏缓慢的祭祀舞曲。
3、为什么说《诗经》是中国上古文化一部形象化的历史?它从哪些方面体现了中华民族上古的文化精神?
答:《诗经》的诗篇从各个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示了自殷商到春秋中叶社会的历史风貌,社会各个阶层的人物,如创业开国的英雄祖先、辛苦劳作的农人、风尘仆仆的征夫役卒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婚恋等,都以诗的形式形象化展现出来。 
《诗经》从以下四个方面体现了上古的文化精神: 
(1)根植于农业生产的乡土情蕴:如史诗中对创造和平安定的农业生产环境的英雄祖先的赞美,农事诗中对农业生产生活和农业祭祀的描写,徭役诗中对破坏农业生产的战争徭役的怨恨。 
(2)浓厚的宗族伦理情味和宗国情感:如燕飨诗中表现的父兄君臣朋友之间的血肉亲情,祭祖诗中对英雄祖先的尊奉等。 
(3)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平凡人的世俗生活和情感是《诗经》诗篇的最主要内容,如他们的农事、燕飨、战争、徭役、婚姻、恋爱等。 
(4)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这表现在:a《诗经》是直面现实的艺术,周人把诗的创作看作对自己现实生活的真实再现。b《诗经》直面现实的情感抒发,周人以个体的抒情表现了周民族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
4、怎样全面认识《诗经》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答:《诗经》的历史地位和影响体现在: 
(1)奠定了中国诗歌艺术创作的民族文化传统,这个传统就是抒情诗的传统、群众艺术的传统、现实主义的传统: 
(2)确立了中国诗歌创作和批评的艺术原则,这一原则就是“风雅”和“比兴”;即淳朴真诚、自然优美和深沉蕴籍、崇高严肃。 
(3)奠定了中国诗歌语言形式的基础,《诗经》的四言形式是后世其他诗歌体裁发生之源,其遣词造句、章法结构、节奏韵律也为后世诗歌奠定了基础。
5、解释“黍离之悲”。www.ap5u.com 
答:根据《毛诗序》的解说,本诗的背景是:周乎王东迁不久,朝中一位大夫行役至西周都城镐京,举目所见,没有了昔日的宫殿城阙和繁华都市,唯见茂盛的黍苗在尽情地生长,诗人不禁悲从中来,对天呼号。由于本诗的流传,“黍离之悲”在中国文化中成了一种深沉的民族心理沉淀,成为亡国遗民借以抒发爱国情愫的一种典型意象。在中国文学中,抒发“黍离之悲”的诗、文、词、赋绵绵不绝,从向秀的《思旧赋》、杜甫《春望》,到刘禹锡的《乌衣巷》、姜夔的《扬州慢》等作品中,都能找到黍离之悲的影响。 
“黍离之悲”含义:怀念故土盛世、感伤国事衰亡、希望天佑东周。
6、曹操《短歌行》一诗的语言特色。 
答:(1)此诗成功地运用了比兴手法。用“朝露”喻人生短暂;用“乌鹊”择枝喻贤士择主;用明月喻贤才;用山海喻志向、胸怀等等, 形象十分生动。 
(2)运用典故。借用《诗经》、周公的典故,立意深远。 
(3)这是一首言志诗,采用《诗经》的四言句式,显得庄重、典雅,加强了作品的力量的表达。
总之,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抑扬顿挫,具有强烈的节奏感。
五 问答及分析部分:
1、结合作品分析《诗经》的语言艺术特征。
2、试析屈原《九章》中的《涉江》一篇。
3、试述《诗经》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4、简析《陌上桑》的写美手法以及罗敷形象。
5、试述《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色。
6、《蒹葭》中的伊人形象。
问答及分析部分? 参考答案
1、结合作品分析《诗经》的语言艺术特征。 
答:《诗经》作品的语言艺术特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名词和动词的丰富多彩和具象化,例如《诗经》中很少使用抽象的“马”这个词,却运用了三十多个具有描述作用的特殊名词来写马。 
第二、擅长运用重言或双声叠韵词来摹声摹形,重言如夭夭、灼灼、霏霏,双声如参差、踟躇,叠韵如辗转、窈窕、玄黄等,这些词的使用大大增强了表现力,收到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第三、二节拍的节奏韵律和语言的音乐美,《诗经》的主体是二节拍的四言诗,带有很强的节奏感;而《诗经》的押韵,即“三不一隔一到底”也为后世诗歌的韵律形式奠定了基础。 
第四、重章复沓的章法和中心词语的多种形式的锤炼。重章复沓是短章民歌常用的形式,一首诗由若干章构成,章与章之间字句基本相同,少数字词在对应位置依次变换,反复咏唱,这种形式使《诗经》中形成了一些套语,也影响了《诗经》的遣词造句。
2、试析屈原《九章》中的《涉江》一篇。 
答:(1)背景:作于《哀郢》创作之后,此时,诗人已流放江南,人生的晚年。 
(2)释题:因诗中着重记述了诗人渡江而南,浮沅水西上的历程和心情,故名《涉江》。 
(3)内容: A、诗的开端采用浪漫主义手法,淋漓尽致的表现了自己的苦闷和欲忍不能的凄楚。幻想自己飞龙在天,天马行空,去寻古帝重华(帝舜)同游于天,以至“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B、接着具体叙述了自己被流放的地区和途径行程:他渡江后,经过鄂渚(湖北武昌),到达洞庭湖地区,然后上沅水西行,经过枉锗(湖北常德)、辰阳(今湖南辰溪),入溆浦(今湖南溆浦),独处于荒僻的深山之中——这是诗人晚年被放逐生活中一段最凄苦的行程。 
(4)意义:全诗塑造了一个光明正大,执着不阿的“与日月同辉”的爱国者形象;表现了“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的矢志理想,决不屈服的无私无畏精神;这是有关诗人晚年被流放所经历地区的一项重要史料。
3、试述《诗经》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答:作为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具有崇高的历史地位。它是中国上古诗歌艺术的集大成者。它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而且也是中国上古社会生活及文化精神的诗的凝聚和艺术的升华。 
(1)《诗经》奠定了中国诗歌艺术的民族传统 
言志与抒情乃是中国人对诗歌本质很早的和终极的认定,《诗经》的编辑和成书,奠定了中国抒情诗的传统并确立了它的民族文化特征;从《诗经》中可以看到,中国的抒情诗创作一开始就具有普遍性,普及性,是群众性的艺术,即“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从世俗里看社会,从个体中看群体,从际遇中看人生,从现实中看历史,这就是《诗经》所奠定的中国诗歌文化传统;正是这种抒情诗的民族文化传统,使诗歌成为中国人最为喜爱,最为普及,也最具表现力的文学样式,使中国成为一个诗的国度。 
(2)《诗经》确立诗歌创作批评审美原则 
《诗经》确立了中国人诗歌创作所遵循的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原则,即“风雅”和“比兴”: 
“风雅”不是指风雅体裁,而是体现在《诗经》“风”诗和“雅”诗中的艺术创作精神,即淳朴真诚、自然优美和深沉蕴籍、崇高严肃。她引导后代文人在情感抒发上寻求一个健康向上的正确的人生观念,培养良好的审美习惯和道德节操。“风雅”不仅成为后代诗人诗歌创作所遵循的最高准则,也成为那些反对形式主义文风的最好武器。 
“比兴”既指借景抒情,寄情于物,情景交融,也还要同时达到托物以讽,比类切至的艺术目的和艺术效果,是把“风雅”之义艺术化的一条最佳途径。“比兴”作为从《诗经》中总结出来的一条艺术创作和批评原则,一方面是指借外物以抒情,另一方面是指寄托于外物之情的纯。 
“风雅”和“比兴”作为两条艺术原则,给中国诗歌准确的指出了如何作到内容与形式,思想与艺术完美结合的创作道路;她同时也培养了中国人的艺术审美观念,形成了中国古代诗歌既重内容的纯正文雅,又重形象的生动感人,既涵蓄蕴籍又韵味深厚的民族风格和美学特征。 
(3)《诗经》奠定了诗歌语言形式的基础 
《诗经》的基本体裁形式是四言体,这种诗歌艺术形式一经形成,就成为中国古代诗歌基本样式之一;《诗经》四言体还是中国后世其他诗歌体裁的发生之源;在遣词造句,章法结构,节奏韵律等各方面,都为后世奠定了基础。
4、简析《陌上桑》的写美手法以及罗敷形象。 
答:写罗敷的美,作者没有直接写罗敷的容颜,而是通过对环境美、器物美、服饰美的描写来衬托,同时又写了观者的反映,这是通过写美的效果来写美丽的方法,与“荷马史诗”中《伊利亚特》描写海伦美的手法不谋而合。同时,这首诗不仅停留在写罗敷外貌美上,而且还写出了她内心的美好,这就是坚贞,勇敢,机智,不慕权势。外貌的美色和内在的美德完美结合,罗敷的形象丰满而光彩夺目。
5、试述《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色。
答:首先,擅长运用景物描写,由景人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其次,擅长采撷感情最深切、最强烈的瞬间来抒写感情,抒情中带有叙事的意味,从而在抒情诗中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 
再次,语言既生动自然,浅白如话,又含蓄蕴籍,意味深长。《古诗十九首》高度的艺术成就标志着五言诗已经成熟,在此后的建安时期,终于出现了一个“五言腾踊”的局面。
6、《蒹葭》中的伊人形象 
答:这是一个充满了神秘色彩的女子,她若隐若现、不可触摸。你无法看到他的真面目,但是你能感觉到她的冰清玉洁,她的轻灵飘逸,她的娴静安适,她的清纯淡雅,她的温柔可人,她飘飘若仙。也许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伊人”,但是谁也不会否认她的美。而这样美的女子是我们根据诗歌所描绘的景物以及所表达的感情进行合理想象后幻化出来的美妙形象。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