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第五章 习题
第五章 习题 一 选择题: 41、《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 A、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B、满招损,谦得益 C、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D、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42、下列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 A、李清照 B、辛弃疾 C、王安石 D、杜甫 43、《张中丞传后叙》的作者是()。 A、司马迁 B、韩愈 C、柳宗元 D、侯方域 44、“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一语出自()。 A、李斯《谏逐客书》 B、苏轼《前赤壁赋》 C、李清照《声声慢》 D、曹操《短歌行》 45、“人之将死,引绳而绝之”使用了()的修辞手法说理。 A、比喻 B、比拟 C、夸张 D、对仗 46、柳宗元《永州八记》的第一篇是()。 A、《钴鉧潭西小丘记》 B、《小石城山记》 C、《袁家渴记》 D、《始得西山宴游记》 47、“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警句语出于()。 A、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B、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C、苏轼《前赤壁赋》 D、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48、中唐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是()。 A、韩愈 B、杜甫 C、白居易 D、李贺 49、《前赤壁赋》中,苏轼的乐观态度主要来自于()的观点。 A、“哀吾生,羡长江。挟飞仙,抱明月” B、“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C、“东坡《赤壁》二赋,一洗万古,欲仿佛其一语,毕世不可得也” D、“自其不变者而观之,物与我皆无尽” 50、《前赤壁赋》中“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溺溺,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没有使用以下哪种修辞手法()。 A、比喻 B、对偶 C、拟人D、夸张 选择题答案:41、A 42、C 43、B 44、B 45、A 46、D 47、B 48、C 49、D 50、C 二 填空题: 41、“唐宋八大家” 就是指唐宋两代八位优秀的散文作家,即唐________、________,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苏氏父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韩愈的《原毁》、________、《进学解》、________等,柳宗元的________等,代表着唐代散文的最高成就,成为我国古典文学的瑰宝。 43、《张中丞传后叙》中“后叙”是指写在文章后面的________。 44、《张中丞传》即李翰写的________。韩愈的《张中丞传后叙》对张巡、________和________的故事做了补充。 45、柳宗元,字________,________(朝代)河东(今山西省永济)人,人称________。是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与________同为当时古文运动的领袖,同是________之一。 46、欧阳修,________(朝代)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字________,号________,晚年又号________。谥________。的《五代史伶官传序》即为________中《伶官传》的开头部分。 47、1079年,苏轼因________,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1082年7月和10月,他先后两次泛游黄州赤壁,写了两篇以赤壁为题的赋。一般称第一篇为________。 48、中唐前期一批崇儒复古、谋求革新的作家相继出现,提倡散文,反对________。中唐后期朝愈、柳宗元倡导________,在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使古文到达全盛阶段。 49、赋,是我国古代文体,盛行于________,是________和________的综合体,通常用来写景叙事,也有以较短的篇幅________的。 50、在诗歌方面,韩愈推崇陈子昂、李白和________,是________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填空题答案: 41、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辙、苏轼 42、《师说》《张中丞传后叙》《永州八记》 43、跋文 44、《张巡传》、许远、南霁云 45、子厚、唐代、“柳河东”、韩愈、“唐宋八大家” 46、北宋、永叔、醉翁、六一居士、文忠、《新五代史》 47、 “乌台诗案”、《前赤壁赋》 48、骈文、古文运动 49、汉魏六朝、韵文、散文、抒情说理 50、杜甫、“韩孟” 三 判断题: 33、北宋继唐代古文运动而起的文学革新运动,主要反对以“西昆体”为代表的浮靡文风。() 34、《张中丞传后叙》热情歌颂抗击安史叛军的英雄,有力驳斥了对英雄的造谣中伤,显示相互作者反对藩镇割据,维护祖国统一的坚定立场,表达了他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 35、“三代两汉”之文就是“古文”,是唐宋古文家心仪的写作模范文本。() 36、从《始得西山宴游记》的首句“自余为戮人,居是州,恒惴栗”我们得知,柳宗元因杀人而被贬。() 37、《始得西山宴游记》以简劲凝练的语言绘景壮物,运用比喻、排比、对偶、夸张等多种手法以动态写静景。() 38、欧阳修参与撰写的史书有两部。一部是他写的《五代史》。另一部是他与宋祁合著的《新唐书》。() 39、《五代史伶官传序 》总结了后蜀庄宗李存勖速兴速亡的历史教训,意在告诫当朝统治者不可穷奢极欲,不要耽于淫乐,否则,将败国害政,自取灭亡,进而阐述了防微杜渐的道理。() 40、《前赤壁赋》所表达的“冯虚御风,遗世独立,羽化登仙”的感受,实质上反映了苏拭在贬滴初期寻求超脱现实的强烈愿望。() 判断题答案: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四 简单及名词解释题: 31、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有两条警句:“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和“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答:(1)启示我们要奋发努力,不可耽于享乐。 (2)启示我们要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3)启示我们要大公无私。 32、解释“三苏”。 答:苏氏父子苏洵、苏轼、苏辙,均是宋代诗文运动的杰出代表,世称“三苏”。其中,首推苏轼,他的作品代表了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高度成就。苏轼是继欧阳修之后宋代文坛的领袖。他进一步巩固并发展了欧阳修开创的局面,元、明、清三代文风都极大地受到他的影响。 33、简述《始得西山宴游记》的写作背景。此文表现作者什么表现心境? 答:处境:贬谪之人、罪人。心境:恐惧、忧谗畏讥。见出他对此州的陌生感,排斥感,即一种外来客的心态。“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这句乃焦虑心态的写照,带一颗受伤的心灵来此僻壤,急切要寻找安慰。 34、韩愈《张中丞传后叙》的写作特点 答:此文在写作上最大的特点是议论和叙述并重,而以议论为主。 文章的前半部分侧重议论,针对污蔑许远的错误论调展开驳斥。 文章的后半部分以叙事为主,补叙逸事。在侧重记叙张巡、许远、南霁云逸事时,成功地运用细节描写和侧面烘托渲染等手法,将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35、柳宗元的《永州八记》是哪八记? 答:《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钴鉧潭西小丘记》是《永州八记》中最为著名。) 36、《始得西山宴游记》的艺术特点 答:(1)善于绘景状物。作者能抓住自然景物的个性特征,加以精确传神的表现,从而使读者犹如置身其中。有形象的比喻(读者犹如身历其景)、有生动传神的动词连用(如“攒蹙累积”这些动词的连用,写出了众山的整体景观给人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真切感受);有用最简单的色彩和线条,传达出自然山水浩淼的气象,雄浑的意境,很能启发读者的想象;有用作者自己的视觉感受(如“苍茫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数句),写出由于时间的逐步推移而引起的视像变化,更是体验入微的笔触,令人叹为观止。 (2)采用侧面衬托的表现手法。文章里没有一句从西山本身着墨,但正是从西山与众山的高下对比中,把西山的异态着力表现出来了。这种侧面衬托的手法,可以取得最佳的艺术效果。 (3)写景和抒情相结合,所见与所感相交融。作者并没有纯客观地再现自然山水之美,而是在写景中融注进了自己的感情态度。 五 问答及分析部分: 32、韩愈在《张中丞传后叙》中铺叙南霁云、张巡等人轶事有什么特点?对塑造英雄人物形象在方法上有什么启发? 33、本文题目以“始得”二字开篇,读完全文,你觉得作者用“始得”二字,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情感? 34、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如何运用对比手法逐层深入论证的? 35、分析苏轼在《前赤壁赋》一文中景、情、理有机结合的写法。 问答及分析部分 参考答案 32、韩愈在《张中丞传后叙》中铺叙南霁云、张巡等人轶事有什么特点?对塑造英雄人物形象在方法上有什么启发? 答:全文后部分铺叙南霁云、张巡等人轶事,通过若干精彩场面的描写,刻画了英雄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南霁云乞师贺兰进明的描写最脍炙人口。文中精心描写了南霁云慷慨陈词、拔刀断指和抽矢射塔三个场面,歌颂其凛然正气,赞美其忠肝义胆,场面生动,形象传神。作者重视对人物语言和行动的刻画。南霁云“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的动作描写,体现出霁云刚烈无比的气概和激愤难抑的感情,令人触目惊心。而在义愤填膺地抽出箭来奋力射向佛塔之后更是掷地有声:“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栩栩如生的英雄形象呼之欲出. 本文中,关于张巡就义时的场面描写也很动人,“及城陷,贼缚巡等数十人坐,且将戳,巡起旋,其众见巡起,或起或泣。巡曰:‘汝勿怖,死,命也。’众泣不能仰视。巡就戳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通过对张巡言语、神态的描写和以众人的动作、表情相衬托,睢阳保卫战的领导者在群众中所享有的崇高威望、从容镇定的气度和视死如归的可贵品质,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补写人物轶事,真实亲切,丰满了英雄人物形象,感人至深,值得学习借鉴。 33、本文题目以“始得”二字开篇,读完全文,你觉得作者用“始得”二字,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作者用“始得”二字贯穿全文,文中五次强调“始得”:“未始知”、“始指异之”、“然后知”、“未始游”、“游于是始”。为了突出“始得”,作者采用曲折入题的手法,先写自己以前游览众山的情形,为后游西山作铺垫,同时将西山与众山的高下作对比,通过则面烘托和对比突出了西山的与众不同,进一步强调了“始得”,表现了作者的感悟。作者之所以特别强调“始得”,目的在于突出西山之景是永州最美的,游览永州胜景是从“始得”西山开始的,更主要的是作者在革新失败、贬官永州后带着抑郁 不平的心态,在欣赏大自然美景过程中,去寻求精神上的解脱。 34、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如何运用对比手法逐层深入论证的? 答:首先作者在盛衰的强烈对比中概括的叙述了庄宗的一生,先叙述他父亲的遗恨,再写他继承父亲遗志雪恨成功的“意气之盛”,感叹其“可谓壮哉”!这是衰与盛的对比;接着一转,写其“泣下沾襟”的悲凉,叹其“何其衰也!”这是盛与衰的对比。这样兴亡、盛衰正反对比,抑扬跌宕,逐层深入,使中心论点不断明确。 其次,在课文后半部分使用对比手法更多,如作为论据的引文“满招损,谦受益”就是鲜明的对比;阐述引文的话(“忧劳”句)也是鲜明的对比:忧劳——逸豫;兴国——亡身。接着,“举天下之豪杰”与“数十伶人困之”对比;“莫能与之争”与“身死国灭”对比,强调“人事”的作用,更深入地论证了“成败由人”的中心论点。 35、分析苏轼在《前赤壁赋》一文中景、情、理有机结合的写法。 答:这篇文赋在表现手法上最大的特点是融景、情、理于一体。 文章以记游写起,首段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月夜江景图,秋江浩阔,月夜泛舟,举酒诵诗,流露出作者欣愉的畅游之情,激发了其阔大的胸襟,寓情于景,景中含情。 第二段通过“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箫声的描绘,渲染了箫声的悲凉,为下文怀古伤今的悲情作了铺垫。 第三段,通过客人对水、月的触景生情,引发出对历史人物的凭吊,表达现实人生的苦闷,即景抒情,缘情生议。 第四段,作者关于水和月变与不变的议论,使文章由直接抒情自然过渡到说理上来。由情入理,以理达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