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答案网 首页 离线作业 查看内容

大学语文第1章-第8章 习题

2018-6-11 23:55| 发布者: 青青| 查看: 7089| 评论: 0

摘要: 大学语文第一章 习题一 选择题:1、在文学史上,以诗的形式反映饮食文化暨饮食美学的是《诗经》中()。A、徭役诗 B、农业诗C、爱情诗 D、燕飨诗2、《离骚》和屈原的《九歌》、《天问》、《九章》、《招魂》等优秀作 ...
大学语文第六章 习题

第六章 习题
一 选择题:
51、元代市民文化的代表是()。
A、元曲 B、杂剧 
C、胡乐 D、书画
52、王实甫《西厢记》是一部()。 
A、元杂剧 B、明杂剧 C、说唱文学 D、传奇
53、元代的戏剧之所以叫做杂剧是因为它具有整合的性质,其基本的体制是()。 
A、宾白 B、剧曲 C、科范 D、四折一楔
54、下列作品,没有遵守元杂剧基本体制的是()。 
A、《西厢记》 B、《赵氏孤儿》 C、《曲江池》 D、《倩女离魂》
55、元代不少杂剧都是根据唐传奇小说改编的,其中《西厢记》的素材是()。 
A、《莺莺传》 B、《李娃传》 C、《柳毅传》 D、《霍小玉传》
56、市民娱乐场所—— “瓦舍”和“勾栏”出现于()。 
A、汉代 B、唐代 C、宋及辽金 D、先秦
57、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是()。 
A、参军戏 B、宋元南戏
C、金院本 D、角抵戏
58、戏曲是运用音乐化的对话和舞蹈化的动作去表现现实生活的,即歌舞的手段。也即人们所熟知的“唱、念、做、打”。这是戏曲的()的体现。 
A、综合性 B、写意性
C、技艺性 D、民族性
59、汤显祖的“临川四梦”,亦称“玉茗堂四梦”。其中,《牡丹亭》与()的主题是关于青年男女爱情。 
A、《邯郸记》 B、《南柯记》
C、《枕中记》 D、《紫钗记》
60、孔尚任的《桃花扇·却奁》是一部以南明王朝的兴亡为内容、以复社文人()和秦淮名妓李香君的恋爱故事为线索的历史剧。 
A、柳梦梅 B、侯方域
C、马士英 D、阮大诚
选择题答案:51、B 52、A 53、D 54、A 55、A 56、C 57、B 58、C 59、D 60、B
二 填空题:
51、曲四大家是指元代著名的四位杂剧作家: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52、元杂剧剧本中,________(简称________)是剧中人物的言语,而________(简称________),是指人物的动作表情和音响效果。
53、元杂剧中由女主人公主唱的称为________,男主人公主唱的称为________。
54、汤显祖的“玉茗堂四梦”包括传奇作品《牡丹亭》、《邯郸记》、________和________。
55、清初传奇创作非常繁荣,洪升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桃花扇》代表了这一阶段传奇创作的最高成就。
56、明朝最重要的杂剧作家是________。
57、“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是传奇________中的曲词。
58、白朴的杂剧________描写了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________创作的《汉宫秋》则描写了汉元帝和昭君之间的感情。
59、金代文人________利用当时流行的诸宫调形式,把唐传奇小说________改写成________,简称“董西厢”。增加了许多重要的情节,改变了原小说中张生将崔莺莺视为“尤物”而加以抛弃的结局,使佳人才子终成眷属。
60、折子戏即________,是指相对于整本戏而言,从全本戏中抽出的,具有独立艺术价值的折或出。折子戏演出的鼎盛在________(朝代),但起源头在________(朝代)。
填空题答案:
51、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
52、宾白、白、科范、科
53、旦本、末本
54、《南柯记》、《紫钗记》
55、《长生殿》、孔尚任
56、徐渭
57、《牡丹亭》
58、《梧桐雨》、马致远
59、董解元、《莺莺传》、《西厢记诸宫调》
60、单本戏、清代、明代
三 判断题:
41、中国古代戏剧因以“戏”(文学剧本)和“曲”(戏曲音乐)为主要因素,(还包括舞台美术),所以称做“戏曲”。 ()
42、中国戏剧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爱情戏是《长生殿》。()
43、中国戏曲从发轫到成熟,经过了漫长的历程。元代是一个重要的戏曲发展转折点。()
44、中国古代戏曲具有综合性、写意性、技艺性的艺术特征。 ()
45、白朴的《墙头马上》、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郑光祖的《倩女离魂》,合称元杂剧的“四大爱情剧”。()
46、三大传奇即明中叶李开先的《宝剑记》、梁辰鱼的《鸣凤记》和无名氏的《浣纱记》。()
47、《惊梦》是《牡丹亭》中最富有神韵与表现力的一折,主要描写主人公杜丽娘的美貌与娇羞,描写她对美与爱的发现与拥抱。()
48、《桃花扇》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最为成功的作品。()
判断题答案: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四 简答及名词解释题:
37、解释南戏。
38、解释临川四梦。
39、《长亭送别》语言特色
40、汤先祖《牡丹亭·惊梦》的语言特色。
41、孔尚任《桃花扇·却奁》中的对比衬托手法。
42、默写《西厢记·长亭送别》中的【正宫端正好】一段。
简答题答案:
37、解释南戏。 
答:南戏是中国最早成熟的戏曲形式。它是在北宋末叶到明嘉靖末期(时间),在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各地(地点)由最初的“温州杂剧”繁衍而成的(形成),以南曲演唱的性质相类的民间艺术的总称(性质)。其别名又叫:戏文、南曲戏文、南曲、南戏、温州杂剧、永嘉杂剧等。
38、解释临川四梦。
答:是指汤显祖的四大传奇作品:《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因为汤显祖是江西临川人,他的上述四个剧本又都和梦幻有关,所以就被称为“临川四梦”。“临川四梦”不仅奠定了汤显祖在中国戏曲史上的重要地位,而且也在中国戏曲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
39、《长亭送别》的语言特色。 
答:《长亭送别》最能体现《西厢记》的语言特色。 
1,叙事与抒情相结合。许多曲词,既是叙事,也是抒情的。 
2,情与景相交融,以景写情,借景色渲染离情。 
3,化用前人诗词,开创新意,并能做到自然贴切。
40、汤先祖《牡丹亭·惊梦》的语言特色。 
答:(1)继承了元杂剧语言富有本色的传统,又融入了前代人辞赋、诗词的绮丽风格。自然、真切,但又含蓄空灵,如《皂罗袍》中的“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就是受到谢灵运与王勃诗句的影响。 
(2)情景交融,意蕴含蓄,如《步步娇》曲中的“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既借杜丽娘之口描述了春天晴朗的早晨游丝随风飘荡的景象,又表现了杜丽娘心中情思绵绵却没有着落的淡淡的孤寂。 
(3)《绕地游》、《醉扶归》等曲子,均以写词的手法来写曲,语言优美,生动细腻,浓富诗情画意,加之优雅的韵律,给人以极大的美感享受
41、孔尚任《桃花扇·却奁》中的对比衬托手法。 
答:作者成功地运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 
(1)是李香君与侯方域的对比。 
(2)是李香君与杨文骢的对比。 
(3)是戏中的小旦李贞丽,也对李香君起到了一定的衬托作用。
42、默写《西厢记·长亭送别》中的【正宫端正好】一段。 
答: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五 问答及分析部分:
36、分析《长亭送别》中崔莺莺的心理活动。
37、试以《端正好》、《滚绣球》、《一煞》、《收尾》为例,分析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38、分析杜丽娘的形象及“一生儿爱好是天然”的含义。
39、分析李香君的形象。
问答及分析部分 参考答案
36、分析《长亭送别》中崔莺莺的心理活动。 
答:(1)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她与心爱之人分别的痛苦(莺莺看重的是爱情,不是状元及第)。 
(2)表现了她对张生深切的关爱之情(莺莺将张生的安全、健康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 
(3)惧怕张生移情别恋(对张生提出忠贞的要求,展现了莺莺丰富的感情世界)。
37、试以《端正好》、《滚绣球》、《一煞》、《收尾》为例,分析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答:《长亭送别》送别一折在情景的抒写上铺张排比,景为情设,情由景生,情景交融,《端正好》一曲是这方面的突出的代表。作者将写景抒情溶成一片,以萧瑟秋风、霜林尽染等暮秋景物来烘托一对情侣的离愁别绪。“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这本是富有诗意的美景,可是莺莺“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的一问一答,却使得大自然的景色带上了离人凄苦的主观色彩。秋景的特征就是萧瑟凄凉,这正和莺莺压抑的心情相一致,她在这种心境下看秋景,就自然而然地给秋景染上了鲜明的感伤色彩,而这充满着强烈的感伤色彩的秋景又更加牵动了她缠绵欲绝的离别之愁。这样,客观的自然环境与主观的感伤情绪天然的交织融汇在一起,鲜明而又形象的展示了人物凄苦的内心世界,真正做到了情景交融,堪称曲中之绝唱。 
《端正好》主要采用了因景生情的手法,用凄凉的暮秋景象引出莺莺的离愁别恨 ,而《滚绣球》却主要是采用了由情及景的手法。别离在即,这不能不使她怨恨重重。她看到长长的柳丝,是因为她想有东西能系住张生的马;她望见疏朗的树林,是因为她想有东西能挂住流逝的阳光。她希望张生的马慢点儿走,好让自己能有稍微多一点的时间与张生呆在一块。所有这些景物都是由莺莺悲苦的情感生出来的,反过来,又把人物的情感表现得细腻生动。接下来“的松了金钏,减了玉肌”,则显示是极度的夸张,夸张地表现出了只有他们二人才知道的离别之恨。《滚绣球》虽然难舍难分,可张生毕竟走了。莺莺思绪万端,不忍离去。这里,作者用了和《端正好》同样的因情生景的艺术手法,用“夕阳古道无人语。禾秋风听马嘶”描摹出暮秋景象,渲染了凄凉的气氛。“夕阳古道”本已够凄凉的了,却从远方传来了马的嘶鸣声,这样以动写静,烘托了环境的凄冷,显示了莺莺心情的悲楚。 
《收尾》先用工整的对偶句“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描摹了空阔的环境,接着说“遍人间烦恼填胸臆”,可见她的愁苦有多深!难怪她要担心,她的这么多的愁苦“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了。这末一句显然是直接化用了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胙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词句的意境,表达了莺莺当时的悲恸欲绝的心情。
38、分析杜丽娘的形象及“一生儿爱好是天然”的含义。 
答:她是一位开始挣脱精神枷锁、热切追求自由、美好的封建少女形象。 
此句的意思是:(我)一生以来的爱美本是天性使然。也就是说,对美好(爱情)生活的追求,从不刻意回避,而是任期自然发展。好(hǎo),爱好,即“爱美”“热爱生活”之意。
39、分析李香君的形象。 
答:《桃花扇》是一部“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历史名剧,它取材于近在眼前的史实,作者又取严格的“实录”原则,其政治色彩无法回避,所以这部戏剧实为一部严肃的政治历史剧。 
李香君天生丽质,色艺双全,但却沦落烟花,受人歧视和凌辱。李香君命运不幸,但她又不同于寻欢卖唱的一般青楼女子,她有自己的理想追求和生活目标,她能节操自守,做到出污泥而不染。她对迫害忠良、祸国殃民的阉党深恶痛绝,对于奸党势不两立的复社人士由衷地敬佩,这正是她与侯方域结合的思想基础。
在关键时刻,李香君头脑清醒,态度坚决,不畏权势,不怕利诱。尤其是李香君“拔簪脱衣”,不把“这几件钗钏衣裙”放在眼里,唱出了“脱裙衫,穷不妨;布荆人,名自香”,对阮大钺送来的妆奁嗤之以鼻,充分表现了她决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高洁气质和敢于斗争的可贵精神。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